1
我真正喜歡的青春劇隻有兩部,一部是《一起同過窗》,一部是《最好的我們》。
《一起同過窗》的導演畢鑫業,曾執導過《再見金華站》《我要進前十》等高點擊量的青春微電影,以他獨有的“畢式幽默”還原普通人的青春。
導演自己寫劇本,好幾年才能拍一部劇,《一起同過窗》目前播完第二季,故事雖然普通,卻能讓觀衆産生強烈的共鳴,笑出腹肌的下一秒便潸然淚下。
也許有人還不知道畢鑫業,但一定聽過他劇裡的那句經典台詞:
“某天,你無端想起一個人,她曾讓你對明天有所期許,但她卻完全沒有出現在你的明天裡。”
《最好的我們》電視劇版,是我目前看過的最有共鳴的青春劇,譚松韻、劉昊然飾演的耿耿、餘淮,将那種高中學生特有的不超綱的小暧昧演繹到極緻,他們身上的少年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
而陳飛宇和何藍逗主演的電影版,拍得就有點糟糕。
劇版的耿耿,敏感膽小卻善良單純,雖然成績不好但一直都很努力,影版演成了隻會犯花癡的學渣,智商從來不拿出來用,成年後也沒看出有多優秀,更像一個歇斯底裡的怨婦。
劇版的餘淮,一次次把命運偏離的軌迹拉回正途,隻要活着便要足夠精彩,影版演成了生活無憂的闊少爺,整天隻知道耍酷撩妹,長得帥就可以目空一切,不努力也能上清華北大。
原著裡,耿耿說:“那時的餘淮是最好的餘淮,這時的我是最好的我,我們之間隔了整個青春。”
耿耿一開始就喜歡餘淮,但是因為成績不好,覺得自己配不上他,所以一直是以同桌的方式互相暧昧。
但其實,真正自卑的是餘淮,他隻有高考這一條路可以走,稍有偏差就萬劫不複,就算遇到喜歡的人也抓不住,這才是這部劇最現實的痛點。
2
耿耿的家境很好,2003年考上振華,她得到的獎勵是一台8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并帶着相機開學報到,和餘淮相遇。
家裡給耿耿買這樣一台相機,在當時大概需要花費8千塊,換算成現在的購買力,相當于4萬左右。
一個十六七歲的高中生帶着4萬的相機去參加開學典禮,她的家底殷實程度可見一斑。
雖然父母離異,但耿耿的父親是市政府研究政策的公務員,母親是當地大銀行的副行長,爺爺奶奶是搞金融的。
為了她上學方便,母親曾說要在重點高中振華附近買房子,甚至打算送她出國留學。
開家長會,耿耿因為餘淮母親要求換座位而傷心,她不想回家,打車的時候就叫出租車師傅先跑個50塊的,03年的50塊并不是一個小數目。
給同學貝塔踐行,貝塔掀翻桌子,班主任張平前來收拾殘局,賠了店家錢,耿耿一個人把責任攬在肩上,說:“錢我明天還你。”
耿耿過生日,一下子邀請六個同學遊玩,加上自己得自掏腰包買七個人的門票,還有吃有喝,可謂财大氣粗。
最後,耿耿上的是藝術類院校,畢業後的工作是攝影師。所謂“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家裡沒錢根本供不起。
3
反觀餘淮,父親在非洲工作,常年不回家。母親全職照顧他,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原生家庭給他幫助很有限,高考是他唯一的出路。
劇版有一集,耿耿、餘淮、貝塔說好在一起互助學習,結果打了一下午撲克。從貝塔家出來下樓時,餘淮對耿耿說:“你别跟着貝塔混,她有北京戶口。”
貝塔是高考移民一族,還移民到北京,所以高考對她不重要,餘淮當時并不知道耿耿的家庭情況,認為耿耿跟自己一樣靠高考出人頭地,才給了警告。
隻是,餘淮認知中唯一出人頭地的高考,隻不過是貝塔、耿耿諸多選擇的一項。
餘淮的人生,似乎永遠逃不過命運的捉弄。
他在初中的時候成績很好,所有人都覺得他一定會上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可是他中考失利,最好的朋友都去了一二班,他卻去了五班。
在五班他依舊出類拔萃,物理自學到高二,模拟考試在年級名列前茅,考上清華指日可待,但是他遇到了耿耿。
耿耿是他生命中的禮物,卻也讓他早已規劃好的人生偏離了軌道。
一直以來,餘淮心裡都是有耿耿的,從那句“老師,我沒聽懂”,他就已經走偏了。後來再到競賽前舍不得洗掉胳膊上的印記,終于徹底淪陷。
物理競賽失利的時候,餘淮變得很慌亂,他的手機被沒收了,非常着急,無心學習,想盡辦法聯系耿耿。
前方明明是火焰,但是作為飛蛾,他隻能撲上去。
4
餘淮這個角色讓我覺得很有共鳴,因為他總能讓我想起,帶的實驗班裡的那些小孩。
每次走進教室,空氣都是凝固的,旁人都說進了實驗班,半隻腳就踏進了重點大學的校門,其實邏輯不通,這些小孩越是知道自己可以通過成績獲得些什麼,内心就越焦慮。
餘淮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小孩,偏偏他非常聰明成績拔尖,有機會通過高考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家人對他過于關注,導緻他壓力過大。
餘淮看似自信,實則自卑,關鍵時刻總掉鍊子,中考失利,物理競賽失利,拼命想抓住想得到,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耿耿是他生命中的一抹亮色,可是他還太年輕,就算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也隻能埋藏在心底。
物理競賽沒拿獎,他失去了保送大學的機會,成績一落千丈。好不容易找回信心,高考卻再度失利,清晰可見的未來,突然變得模糊。
他暗自隐忍,努力拼搏,第二年,終于考上了清華,母親的病讓他放棄了自己的未來。
他暗自隐忍,努力拼搏,第三年,獲得去美國留學的全額獎學金,母親再度病危。
他一次又一次無奈地選擇放棄,命運似乎總在他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捉弄他。像極了我們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執着地為夢想拼搏,卻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年少時,我們鮮衣怒馬,以為未來開闊,隻要足夠優秀,就可以擁有全世界。
長大後,才知道自己渺小,現實殘酷。清華北大學霸,也會遇到人生不如意。
5
每個人的出生不同,家境有好有壞,要不要努力都可以選。
生于有錢人家,大把資源加持,無需過多努力,正常發揮即可。有時他們會覺得生活太無聊,努力是一種消遣。
生于一般人家,行至半途,努力拼搏就有希望抵達終點;生于窮苦人家,還在起跑線,不努力就會衣不遮體,食不果腹。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瑣碎而毫無意義,世俗中有很多東西耀眼而毫無價值。
但這并不是你自甘平庸的說辭和借口,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刻歲月靜好的生活會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
可能是一場大病,可能是一次永别,可能是突然喜歡上一個人,才發現自己的條件夠不到。
隻有不斷變強,才能在命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戲弄折磨中,最大程度保護好自己在乎的人。
要加倍努力,不是為了換取成功,不是為了超越别人,而是一種去體驗和征服更大世界的欲望。
請一定要給自己機會,看一眼自己最好的樣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