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月下婵娟
我極小的時候,便非常喜歡那些美麗的詩文,常常并不把語文老師布置的抄寫古詩詞當做作業。口裡吟誦那些琳琅的句子,一筆一劃笨拙地寫出來,總是覺得,那些渾然天成的詩文,即有優美動人的旋律,又有形象逼真的畫面,那些詩人,如神筆馬良,将我點入那千年之前的曆史畫卷,同他們一起領略彼時的山川風物,感懷遠古的思緒與衷情。
隐約記得,最初學的古詩叫做《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泛黃古舊的書頁上,有一幅畫,有山有水,鮮花還在盛開,飛鳥停歇于青枝上。這麼直觀,就像說中了我看這幅畫時的第一感覺和心情。我小小的心狂妄地想,這哪裡還需要背誦啊,我隻讀一遍,大師的詩和那些蒼翠的山,潺湲的水,芬芳的花,意态閑适的鳥便永遠烙印在我的腦海裡了。
年幼的孩子是沒有心力去深遠地想象這短短四句詩文裡蘊含的人生哲理的,她隻是天真地覺得,大師簡單的字眼生動地擊中了她。而正是這些如歌唱般的文字,成為了一個孩子審美的初次啟蒙。
還有詩仙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靜夜思》
沒有哪一個中國的孩子不會背誦這首小詩,也沒有哪一個中國的孩子不能夠理解這首小詩。詩仙天縱奇才,那輪皓白的明月,從此是萬千個中國孩子一生不能遺忘也無法遺忘的故鄉。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它們不止出現在一千年前杜甫的門前和視線中,它們同樣出現在我的眼前。黃鹂啾啾婉轉的啼鳴,柳色翠綠,是那麼令人心生歡喜的春天,你擡頭看,頭頂上還有一行白鹭,身姿優美地振翅飛在碧藍的天。
背誦這些詩文從來不會覺得費力是不是?詩聖此時不過是我的知己和親朋,帶着我回到記憶不甚清晰的一個春天,他的窗前還可以望見西嶺不化的積雪,門前還停泊着自萬裡之外東吳遠行而來的客船。而幾度春風,民間的孩子誦讀了幾遍《絕句》,這世上,就已過了千年。
祖父自小教育我愛惜糧食,掉在桌上的飯粒,他總是小心地撿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紳《憫農》
他被太陽曬得紫紅蒼老的面龐,他為耕耘莊稼而累彎的腰身,是《憫農》最貼切最形象地表達。我看着古詩一樣的祖父,讀着祖父一樣的古詩,便一生不敢浪費,珍惜糧食和一切辛勞如珍惜我的生命。
孟浩然是詩仙都心儀的男人,他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而不管過去多少年,我是一個孩童還是一個大人,經曆幾度風雨幾度春秋,他的《春曉》,總是會在那些落紅成陣的夜晚,伴我安眠。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曉》
敢問這世上還有比這首小詩更美麗、更溫柔、更讓人沉醉的夢境嗎?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唐·駱賓王《詠鵝》
我學習《詠鵝》這首古詩時,老師說這是駱賓王7歲時的作品,我知道,天才與凡夫俗子總是有着不同,但并不知道,7歲的駱賓王可以這樣居高臨下地俯視7歲的我。及到我年歲漸長,知道連名震天下的女皇武則天也要歎息“宰相安得失此人!”時,我才坦然與平凡的自己和解。
我不知道杜牧最著名的詩到底是哪一首,也許是他寫的名篇太多,傳世的名句俯拾皆是,細想起來竟不知道更愛哪一篇。但《清明》,想來是所有的孩子都耳熟能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年幼的我并不知道意境為何物,但那些紛紛的細雨,牛背上牧童随手指向的開滿杏花的村落,在無限的悠遠中給了我無限的傷感和美麗。
再來說牧之的一首《山行》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小時候的我,無數次奢望自己生活在詩裡的白雲深處,生活在這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的仙境。
我小小的心靈無數次地思考,如果上學不需要搬着手指算雞兔同籠,隻是要背誦默寫這些美麗的詩篇,那麼我肯定天天不遲到,也甯願沒有暑假和寒假。
而小孩子的想法是多麼的天真,我們每長大一天,就多知道一點,生活遠不止有雞兔同籠的煩惱,還有不時的兵荒馬亂和日複一日的苟且。
牧之也寫過一首《歸家》的童詩。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為誰争歲月,赢得鬓邊絲。
——唐·杜牧《歸家》
天真的孩子牽着衣角問我,你為什麼回來的這麼晚啊?你在同誰争歲月,最後弄得兩鬓霜雪。
後來,人世風霜,江湖夜雨,許多磋磨摧折,我們再不是童年裡溫室中的一缽小小花朵,親人師長的愛“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但總是有哪些詩與歌,一遍遍用美麗洗滌我們蒙塵的心靈,教會我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