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大幕娛
她做主持,幾乎拿遍主持人各類大小獎項;
她拍電影,不聲不響拿到A類國際電影節影後;
她寫書,出人意外拿走權威的全國性散文大獎“冰心散文獎”;
她畫畫,由榮寶齋邀請辦畫展,單幅畫成交價超百萬;
她做母親,硬是将有先天疾病的兒子辛苦養育成人。
那些年,趙本山在春晚的一句:“倪萍是我的夢中情人”,不過是喊出了衆多粉絲的心聲。
那些年,我們隻看到她曾經站在耀目之巅,光芒萬丈,而這背後她所為之付出的心血和坎坷,又有幾人明了呢,今天我們來看看倪萍倔強生長的半生。
1959年,倪萍出生于中國山東省威海市,小時候跟随父親姓劉,那時叫“劉萍”。
這一年,7歲的陳凱歌,在幫家裡打醬油。
6歲的王文瀾,開始寫作業。
4歲的郭達,已經開始搗蛋。
3歲的楊亞洲,正在好奇的探索世界。
2年後,“名門痞女”洪晃出生。
9年後,“傾國傾城”陳紅登場。
衆人的命運不知不覺中,被一張巨大的緣分之網,交織糾葛在一起,演繹了一出出轟轟烈烈又深情款款的愛情往事。
因為父親很早就和母親離婚,倪萍對父親劉世傑沒有什麼印象。
多年後,回憶起來,她說她心裡其實有“三個爸爸”。
媽媽帶着憤恨的描述,姥姥帶着善意的描述,和後來她親眼見到的父親形象,加起來一共是“三個爸爸”。
因為小時候父愛的缺失,她一生沒有喊過“爸爸”。
“倪萍”這個名字真正出現,是在1979年。
這一年,20歲的倪萍考取了山東藝術學院,離家前,她一個人到派出所把名字改成跟媽媽姓倪。
此舉足見當時她内心對父親的怨怼。
在山東學習期間,倪萍首次參加了電影《山菊花》的拍攝,算是她的第一次觸電。
1982年,倪萍從山東藝術學院畢業後,她按部就班的分配到山東話劇院工作,從而正式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
1982年到1987年,這五年間,是倪萍在影視劇行業奮力拼搏的5年。
倪萍蓬勃的生命力,已經顯現無疑,無論什麼工作,隻要她想去做,就一定能做到最好。
這期間她被定為國家二級演員。
她一邊忙着話劇院的工作,一邊抽空拍電影《他們并不陌生》,電視劇《中國姑娘》,忙得不亦樂乎。
這幾年同樣忙着搞事業的還有年紀小小的美女陳紅:
1985年,18歲的陳紅參演個人首部電影《這裡有泉水》,飾演餘多而正式出道。
第二年,她在《聊齋》中飾演連城,嫩得能掐出水來。
在“女孩子必須有自己的事業”這一點上,她們有着相當的默契。
在女孩子們專心拼事業的時候,後來的名導陳凱歌卻在這幾年将“事業愛情雙豐收”做得風生水起:
1984年,32歲的陳凱歌憑借導演處女作《黃土地》獲得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為事業開了個光輝燦爛的好頭。
兩年後的1986年,正處于乏味生活模式中的25歲“名門痞女”洪晃,遇到了文藝帥氣的陳凱歌,驚為天人。
那時的洪晃還是一副清麗模樣,她說,與陳凱歌在一起有一種被解放被解脫的感覺。
而洪晃“名門”身後的廣闊天地,也讓陳凱歌大開眼界。
1987年,陳凱歌一邊與小女友洪晃同居,一邊憑借劇情片《孩子王》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别獎。
真正是春風得意。
1988年,對倪萍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就在這一年,她作為嘉賓主持參加青島電視台春節晚會,被中央電視台的女導演劉瑞琴看中。
劉導認為從鏡頭裡看,這個女子很上鏡,很端莊,很會說話。
就這樣,倪萍成功與央視搭上了線。
那時的她并不知道,她會在那個最光亮的舞台上綻放多年。
1990年,31歲“山東大妞”倪萍正式調入中央電視台任《綜藝大觀》節目主持人。
按倪萍的說法,能一去就主持《綜藝大觀》,真真是占了一個“天時地利與人和”。
《綜藝大觀》的第一個主持是王剛,主持了一段時間,女朋友成方圓就要和他去歐洲,他這一走,《綜藝大觀》主持就沒人了。
台裡主任緊急調來了倪萍接班,然而倪萍的第一次亮相讓同一個辦公室的11個編導大失所望。
本來大家期待的是一個比楊瀾更年輕漂亮的女主持,沒想到調來的居然是“長相難看歲數又大”的倪萍。
怎麼這麼說呢,原來倪萍到央視那天,因為沒有台裡的證件,在11月的北京央視東門口,足足站了兩個鐘頭才進到央視大樓。
這期間,她頭發也吹亂了,人也有點蔫了,各種憔悴。
當主任領她走進辦公室,給大家介紹這是新來的主持倪萍,11個編導沒有一個人站起來,也沒一個人搭理她,吃飯更沒人喊她。
這也算是給了倪萍一個下馬威,與倪萍期待的熱烈歡迎不同,氣氛簡直冷到刺骨。
但倪萍心裡是不服的,她說:
那時我這個話劇演員工資150塊,那些導演工資才70多塊。
而且那時信息閉塞,他們不知道,當時我已經是山東電影家協會副主席,金鷹獎最佳女演員。
也許曾經受過的白眼太傷心,後來辦公室來新人,倪萍都特别熱情,擦桌子倒水外加問有沒有飯票。
趙保樂後來回憶,倪大姐曾經給過我那麼高一疊飯票。
進央視後不久,倪萍靠着深厚的演員功底,對鏡頭的熟悉感和天生與觀衆的親和力,把主持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總算是憑實力證明了自己。
34歲時,她已經拿終身成就獎。
對此,趙忠祥不服的說:“1959年,我已經做新聞主播了,倪萍才出生。現在和我一個級别。”
當時台裡的回複是,倪萍的主持無可取代。
進了央視,倪萍事業閃閃發亮的同時,感情生活卻各種坎坷。
首先,因為“聚少離多”,與山東的丈夫離了婚。
然後,在北京與郭達相戀,卻又因父母反對而黯然分手。
後來,又陷入與陳凱歌長久的感情拉鋸中。
1989年,陳凱歌與洪晃在美國結婚。
婚後兩人各自忙碌,個性脾氣又難以磨合,吵架冷戰不斷。
這一年,21歲的陳紅還在埋頭拍戲,參演電視劇《紅樓夢》,飾演紫鵑。
1991年,洪晃提出與陳凱歌離婚。
要說洪晃真的很酷,在陳凱歌還并不出名的時候,毅然決然的嫁給他。
在他大紅大紫的時候,又決絕的離開他。
洪晃曾說:
“我就是跟陳凱歌好了以後,才知道什麼叫嫉妒。
這真是一個特别特别不好的感覺。你突然間就會發現,怎麼會有這麼多女人都喜歡他?
我就暈菜了,因為我沒有試過搶一個東西。我雖然沒有過潑婦的行為,但是有潑婦的欲望。
我媽也不看好,她料定這段婚姻是樁賠本買賣。
你想呀,他是一個大導演,年輕漂亮的女演員往身上貼,我攔得住?”
洪晃看男人寫男人也都太準确犀利了,她的雜文《男人分兩截》相當有名,文章對男人的剖析更是精彩:
男人的上半截是修養,下半截是本質。
隻可惜,當年的倪萍并沒有與洪晃深入交流過,也沒聽到這段“至理名言”。
她深陷在陳凱歌的愛情理論裡無法自拔。
在陳凱歌與洪晃離婚的當年年底,她就與陳凱歌同居了。
那時的倪萍懷着對愛情天真的向往,無法想象她與陳凱歌的關系僅僅是同居,且會永遠止步于同居。
對于陳凱歌“隻戀愛不結婚”的态度,倪萍不是沒有想法,但是經不住陳凱歌一遍一遍的洗腦:
“我是真情的,我們貌似不正常的生活表現方式,恰恰是正常人的感情在不太正常的生活環境壓迫下,所做出的正常反應,你認為婚姻的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嗎?”
這段話很長,聽起來似乎極有道理,很顯文化修養,把倪萍是唬得一愣一愣的。
不得不感歎,陳大導演真的很擅長給人講戲。
後來當他想和陳紅結婚的時候,那火急火燎的勁頭才是愛情該有的模樣。
1994年到1995年,對倪萍來說,是感情經曆方面異常艱難的兩年。
1994年,有兩件事,多年後回想起來,倪萍都依然覺得屈辱。
第一件事,是陳凱歌開始拍《風月》,遇上了他命定的女人陳紅。
當時《上海電影時報》就爆出他與陳紅的绯聞,正好那段時間倪萍往劇組打電話總找不到愛人。
倪萍心裡亂,馬上請假去了劇組。
陳凱歌看到她隻有一句不鹹不淡的:沒事不要來,影響不好。
為了打消她的疑慮,陳凱歌拉住她的手說:“沒有的事。萍,你得相信我。”
陳導給演員說戲,真的一向很棒。
第二件事,是年底的時候陳凱歌父親去世了。
陳凱歌的父親不行了,倪萍放下工作馬上趕去醫院照顧了幾天,老人就走了。
陳凱歌不能回家奔喪,倪萍衣不解帶地為老人料理後事。
人人看她都俨然一個陳家準兒媳婦的模樣,陳凱歌及其家人和朋友對倪萍都感激有加。
然,也僅僅是感激而已。
姑娘們要牢記:如果一個男人變了心,你做再多都是枉然。
1995年初,陳凱歌就已經完全走出喪父的陰影。
在圈内朋友聚會裡,熟男陳凱歌跟美女陳紅歡天喜地的聊着天。
他問她:“你怎麼一點都不怕我?”
她反問:“幹嘛要怕你?”
陳凱歌說:“我挺喜歡你的性格。”
她答:“喜歡我性格的多了。”
一邊是熟女倪萍的體貼懂事,一邊是熱辣陳紅的任性張揚。
顯然,後者的魅力早已讓陳凱歌舉手投降。
多年後,陳紅說: “首先他很有才,我喜歡他的電影。而且人又高又帥,英文又好,受過西方教育骨子裡又很傳統,我覺得是個很有魅力的人。那時候真的是仰視的。”
看到了嗎,這就是《延禧攻略》裡,魏璎珞最後說出的“奪皇寶典”:
愛他,就不要告訴他。
誰先說出來,誰就輸了。
自從搭上陳紅,陳凱歌就不怎麼搭理倪萍了。
倪萍在《日子》一書中,對這段情感的描述為:
“這是一段沒有自尊、失去自我的日子 。”
1996年,對這些彼此膠着的人們來說,是辭舊迎新的一年,大家的悲歡離合都幾乎做到了無縫連接。
這一年,陳凱歌和倪萍正式分手。
同年,陳凱歌與陳紅在美國注冊結婚。
在《一望無極》裡,陳紅寫道:
陳凱歌求婚沒有戒指,隻有要求——
要求結了之後不能離婚。
也是這一年,倪萍選擇迅速與著名攝影家王文瀾确定了戀愛關系。
1997年,陳凱歌與陳紅的大兒子,現在的新晉流量明星陳飛宇出世。
同年,倪萍與王文瀾結婚。
1996到1998年,這三年對倪萍來說,總算是過了幾年舒心的日子。
一邊事業上依然順遂,一邊感情上迎來新生。
這三年裡,她與王文瀾新婚燕爾,二人世界過得好不惬意。
倪萍想不到的是,這場婚姻,真正的好日子,也就是在這三年而已。
因為從1999年開始,她既要收獲來自命運最珍貴的饋贈,又要面對最心焦的難題。
相比之下,這幾年裡新婚陳凱歌和陳紅的日子卻沒那麼好過。
1998年,陳凱歌拍《荊轲刺秦王》,由于管理上的混亂,造成資金上的浪費,最後劇組超支100多萬美元。
這100多萬美元,最後全落在導演陳凱歌身上。
新娘陳紅把多年拍港台劇的全部積蓄都拿了出來,加上陳凱歌的積蓄,才把賬平了。
多年後,陳紅說:“可以說,為那部戲我們家一分錢都沒有了。”
也正是如此,陳紅開始學習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制片人,堅決要為藝術家老公做好後勤服務工作。
與其他制片人不同,陳紅這個制片人,是絕對以陳凱歌導演為中心來統籌劇組安排的。
這一幹,就是十幾二十年。
最近這些年,陳紅衰老得比較快,大概也是因為每天周旋于各方的協作,操心太多疏于保養導緻的。
1999年,40歲的倪萍生下與王文瀾的兒子虎子。
兒子的到來,令這個二婚家庭更加圓滿,夫妻二人也是對孩子有着諸多期許。
然而春節前1個月,11個月的虎子查出先天白内障。
這對倪萍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一下打亂了她的幸福生活。
那年的春晚,是倪萍主持的第九個春晚,晚會她一派喜氣洋洋,心底裡卻因為虎子的病而慌亂如麻。
晚會結束後,她就迅速帶着小虎子去了美國治病。
去到醫院,醫院首先就讓交13萬美金,倪萍去的時候隻綁了7萬美金在身上。
她趕緊給哥哥打電話,賣房子,要給兒子治病。
當時小虎子太小,在美國治病,但還不能動手術。
這期間,倪萍就一直美國中國兩頭跑,
這一跑就是10年。
這10年裡,2004年又是讓倪萍格外痛苦的一年。
這一年,倪萍與王文瀾感情破裂。
事業上,倪萍也陷入了瓶頸。
按台裡安排,一直由倪萍主持的《綜藝大觀》,加入了年輕貌美業務好的新人周濤。
倪萍不能接受與周濤一人主持一周的安排,回家聽到劉歡唱《從頭再來》,難過得淚流滿面。
這一年,倪萍第13次站在春晚的舞台上,最後一次說出了辭舊迎新的祝福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央視舞台上,屬于倪萍的霸屏時代就這樣悄無聲息的結束了。
最後的歸宿2005年,倪萍與王文瀾離婚。
他們曾在争議中抱緊彼此,卻又在婚姻的平淡中兩看相厭,再加上照顧病孩的身心俱疲,一段曾經虔誠的婚姻,也就此走到了曲終人散。
然而成年人的感情,并沒有青春期那般沖動和不舍。
就在與王文瀾離婚不久,倪萍就與多次合作過的導演楊亞洲喜結連理,低調辦完了婚事。
而這,又是一個貌美女演員和有才男導演的結合。
不知道後來作為影後的倪萍對于曾經陳紅和陳凱歌在片場的相處,是否有了新的理解。
大概是曾經陳凱歌給倪萍的傷害太深,倪萍對于讓感情見光公開,有着強烈的要求。
她與楊亞洲的戀情初始時,有幾次采訪中,記者問到楊亞洲與倪萍的關系,他有點遮遮掩掩。
這讓倪萍很是不滿,好幾次當記者面怼他 ,讓他下不來台。
這時的倪萍,早已不是曾經那個躲在陳凱歌身後默不作聲的小媳婦。
她早已明白,感情的世界裡隻有勢均力敵。
也許正是這樣心态和與楊亞洲靈魂的契合,倪萍在經曆了兩任丈夫兩任前男友之後,終于找到了那個對的人,兩人相伴至今。
尾聲縱觀倪萍這既幸運又不幸的前半生,無不呈現着一種蓬勃的生命力。
有機會絕不放過,掙紮失望後,也能迅速重整自我,往前走。
憑着過人的天份和不懈的努力,先後在主持、演員、寫作、畫畫等多個領域取得驕人成績。
她像壓不彎的雜草,打不敗,推不倒,自有一種生命的盎然生機,盡情搖曳綻放着拼搏之美。
倪萍老師經曆過坎坷,也遭受過非議,面對生活中的難題,雖然也痛苦掙紮過,最後卻都能巧手化解,如今年過六旬依然能夠笑傲江湖,在業界長期屹立不倒。
倪萍老師,自有她的一套。
(最後辟個謠:百科裡面,倪萍老師明明白白是中國國籍。)
END
關于倪萍,你有什麼想聊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關注大幕娛,帶你閑侃影視娛樂,趣聊明星八卦。大幕一開,好戲就來!
(圖源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