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數值的意義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數值的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03 11:32:32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數值的意義(監測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

慢性HBV感染的患者,除了要定期複查肝功能、HBV DNA,AFP和彩超等外,也要對乙肝2對半進行監測,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的檢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它直接關乎抗病毒方案的選擇,治療效果的判斷以及停藥時機的把握。

1.抗病毒方案的選擇

對于慢乙肝患者來說,實現乙肝表面抗原轉陰是短期内抗病毒治療的最大目标。幹擾素是目前唯一有可能在短期内降低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的藥物,盡管不良反應多,有效率低,但是一旦有效,治療1年就有可能結束治療。這麼多年更新了多少乙肝指南,幹擾素的選擇一直是抗乙肝病毒治療的一線藥物,就是看中了幹擾素調節免疫控制的巨大作用。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可以影響幹擾素抗病毒治療效果。一般表面抗原定量數值過高,幹擾素治療效果欠佳,所以在抗病毒治療前,檢查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決定了抗病毒方案的選擇。乙肝e抗原陰性的慢乙肝患者,幹擾素抗病毒治療,短期效果較好,但是停藥後很容易複發,我們臨床現在都首選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酯抗病毒。

但是,小三陽患者中,如果治療前的檢測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小于1500IU/ml,選擇幹擾素治療,他的複發率就會大大降低,同時清除乙肝表面抗原的機會也更大,這種情況,我們建議使用幹擾素治療。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數值的意義(監測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

2.判斷抗乙肝病毒的治療效果

抗乙肝病毒治療,都需要每3個月複查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尤其是選擇幹擾素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它是觀察幹擾素抗病毒療效的關鍵指标,這涉及到了療效不佳是否提前終止使用幹擾素。如果幹擾素治療12周時,乙肝表面抗原定量變化不大,甚至沒變化,單用幹擾素治療效果估計也不好,到時需要調整用藥方案。對于我們患者來說,相比選擇核苷類似物,會選擇幹擾素治療,沖的就是乙肝表面抗原轉陰,嘗試提前停藥。這不是個例,是有不少這樣的患者實現了這種目标。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數值的意義(監測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

3.把握停藥的有利時機

對于口服核苷類似物抗病毒的朋友,治療時間較長,什麼時候能停藥都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但是這類群體,停藥需要很謹慎,停藥時機不當,複發率很高。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對于大三陽患者達到了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小于100IU/ml、HBV DNA小于20IU/m,l再适當鞏固治療後,會考慮停藥并繼續觀察。

小三陽患者需要服藥至乙肝表面抗原清除(或轉陰),并且還要再治療1年半以上,才可能考慮停藥。這個時候,監測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能大概預測這類患者的停藥時間。

總之,動态監測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的變化,是貫穿整個抗乙肝病毒治療的重要觀察指标,既能指導抗乙肝病毒的治療,也能評估病情的轉歸和預後,需要大家重視這個檢查指标。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數值的意義(監測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