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綠色低碳轉型的成就

綠色低碳轉型的成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4 16:26:46

“過去十年,我國生态文明建設主旋律是減污和增綠,但同時也實現了降碳。在集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同時,我們也通過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通過提高能源資源效率,調整産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高世楫在接受貝殼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低碳未來,關鍵在能源。

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了“雙碳目标”,做出了新的戰略部署。我國将如何實現雙碳目标?高世楫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作為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重要工作,納入生态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為此,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态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态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低碳轉型的成就(綠色十年高世楫)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高世楫。受訪者供圖

早期的“減排”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為主,但降低碳排放也是政策目标之一

貝殼财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實施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了哪些積極進展?

高世楫:我國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問題,要從我國生态文明建設整體進程來觀察和讨論。

這十年,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時代,按照“五位一體”的現代化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設。建設生态文明,就是要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體而言,就是在工業化、現代化過程中控制污染、保護環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護和修複生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過去十年,我國生态文明主旋律是減污和增綠,但同時也實現了降碳。具體而言,在控制污染排放、保護生态環境保護方面,我們對環境污染宣戰,陸續實施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赢了污染防治攻堅戰,扭轉了環境污染不斷惡化趨勢,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在生态修複保護方面,我們穩步實施重要生态系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創新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複治理,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雙提升”,草原生态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逐步恢複,河湖、濕地保護和恢複取得積極成效,推動生态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高。

在資源效率方面,我國持續建立健全并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耕地保護和土地集約節約制度以及節能減排考核制度,全面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推動單位GDP能耗、水耗、物耗顯著下降。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平均6.6%的經濟增長,綠色發展方式加速形成。人民群衆能夠深切地感受到我國生态環境領域的巨大變化,就是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幹淨。

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通過提高能源資源效率,調整産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過去十年,我國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了34.4%。這也是我們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發展的成果。

貝殼财經:十年間,我國采取了哪些關于“節能減排”的重要政策?從我國“節能減排”十年政策變遷,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

高世楫:過去十年我國生态文明建設的重點在強力治污、保護生态環境,這體現了我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建設生态文明長期戰略的階段性特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國長期基本國策,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發展和完善法律制度、政策體系、領導和管理體制以落實這一基本國策。

從領導和管理體制上看,我國2007年就成立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和協調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工作。十八大後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設立經濟體制和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負責生态文明體制改革領導協調工作。

在政策目标上,雖然早期的“減排”,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為主,但降低碳排放也一直是政策目标之一。我國從“十二五”開始,把水資源效率、污染物排放、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作為約束性指标,還第一次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單位國内生産總值能源消耗降低幅度、單位國内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幅度列入約束性指标。

圍繞這些目标和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國家出台了推動産業結構調整、鼓勵技術創新、強化行政指導、建立市場機制等多項措施,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特别是,通過我國獨特的目标責任制度,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各級政府的責任加以落實,并通過嚴格的評價和考核制度,确保這些政策目标的實現。

過去十年間,我國減排的重點在控制傳統污染物的排放,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自2020年提出雙碳目标後,我國正在制定相關政策推動降碳工作穩步推進。我們生态文明建設工作的重心和政策重點,應時而變、因勢而變,根據不同發展階段面臨的主要矛盾主要問題适時調整。如果說污染防治需要打攻堅戰,碳達峰碳中和就必須打持久戰,戰略路徑和政策工具選擇,也要體現持久戰的要求。

我國能源以煤為主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要穩步推動能源的綠色低碳轉型

貝殼财經:“雙碳目标”提出有近兩年的時間,如何看待我國雙碳目标當前的進展?“雙碳”目标的推進會對我國能源産業帶來哪些影響?又催生出哪些新産業?

高世楫:2020年提出雙碳目标,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内在要求出發,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但“雙碳目标”的達到,并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從長計議、久久為功。2021年中央出台了 《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這是指導我國實現“雙碳目标”的戰略性、綱領性文件,并以此為指導形成1 N政策體系。可以說,自“雙碳目标”提出以來,我國正推動全社會就我國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形成廣泛共識,各級政府和部門也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紮實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由于碳排放主要來自化石能源消耗,所以“雙碳工作”的重點,是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雖然我國能源綠色轉型已經取得巨大成就,但我國能源以煤為主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變,這要求我們立足于我國能源資源禀賦,堅持先立後破,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在保障能源安全前提下,穩步推動能源的綠色低碳轉型。

面向碳中和願景、全面推動經濟社會低碳轉型已經成為世界潮流,綠色低碳的要求将促進工業過程、農業生産、交通工具和交通系統、建築材料和建築方式等領域低碳化系統重構。為此各國都在推動低碳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積極應對低碳時代的全球競争。

2019年,歐洲出台了“綠色政綱”(Green New Deal),圍繞未來低碳社會布局低碳産業發展。美國也連續出台支持其本土新能源技術和産業發展的法案,力圖建立綠色技術和綠色經濟的新優勢。在可再生能源、動力電池、電動車等這些低碳産業中,我們有比較好的基礎,可以在這些新賽道領域,努力建立和維持我們競争新優勢,真正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同題問答:

未來十年,我們如何踐行生态環境保護制度?

高世楫: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着力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體系,努力用制度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按照中央部署,我們初步構建了由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态補償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治理和生态保護市場體系、生态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八項制度構成的産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體系。

我國生态環境領域法治建設紮實推進,不但建立了比較系統的生态文明相關黨内法規體系,而且完善了從《憲法》《民法典》到《環境保護法》等環境保護一般法律和各類特别法律、法規等,并且在強化生态環境司法、行政執法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通過建立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強化了環境監管問責,使環境監管體系更有效率。

未來十年,我們将不斷完善生态文明體系,讓制度發揮生态文明建設的保障作用。特别是在生态環境保護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生态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提高生态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特别是要完善生态環境監管制度建設, 提高監管效能和效率。 要強調監管的法治化,使生态環境監管公正、透明、可問責。需要進一步提高生态環境監管的科學性、精準性, 提高監管工具的協同性,從而提高監管效率。

新京報貝殼記者 趙方園 編輯 陳莉 校對 王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