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易經》,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古老神秘、深奧難懂,事實也的确如此,由于它出現的年代十分久遠,書中的文字堪稱“古文中的古文”,更有甚者,它一度竟還沒有文字,是地地道道的“無字天書”(伏羲八卦),沒有文字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那個時候根本就還沒有文字。
其實,文字隻是我們閱讀上的絆腳石,而其中高深莫測的内容,才是我們理解上的障礙,君不聞,《易經》曆來就被奉為“占蔔之書”,這就更為它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神秘面紗。
曆朝曆代,總有許許多多的人在研究《易經》,參悟《易經》,可時至今日,對《易經》的研究與參悟仍在繼續,别的暫且不說,這至少可以證明一點,那就是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完全“吃透”它。
無數的“易學大師”尚且力有不逮,就更不要說我們普通人了,不過,這絕不代表我們就無法越雷池一步,對于《易經》的一些“皮毛”,我們還是完全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首先,我們可以了解《易經》出現的年代和“作者”。關于這個問題,其實一句話,八個字,就可以說明了,那就是“世曆三古,人更三聖”,意思就是說,《易經》是由三個不同時期的不同聖人聯合完成的,即遠古(上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姬昌和近古(下古)的孔子。
其次,《易經》的内容是什麼。關于《易經》的内容,我們可以這樣來看:《易經》其實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指的是“卦象”、“卦辭”和“爻辭”,而《傳》就是我們常說的《易傳》,由孔子所著,它是對《經》的诠釋和闡述,共七種十篇,所以也被稱為《十翼》。《經》和《傳》共同構成了《易經》,它主要是闡述宇宙萬物萬象的變化的,所謂“易”,就有“變易”,即“變化”之意。
再有,《易經》的定位是什麼。《易經》是闡述萬物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它所蘊含着的,正是樸素而又深刻的自然法則和辯證統一的思維方式,所以,它是一部哲學著作。至于《易經》能不能算卦,呵呵,那就見仁見智了,信則能,不信則不能。
最後,《易經》的關鍵詞是什麼。縱觀整部《易經》,字數并不太多,但有幾個字卻是經常出現的,可稱得上是《易經》的“關鍵詞”,這樣的字大概有這麼八個,即:元、亨、利、貞、吉、兇、悔、吝,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兩個字的詞組,叫作“無咎”,出現的頻率也很高。
至于它們究竟都是什麼意思,其實我們也不必深究,我們隻要知道其中的兩個,那麼《易經》的“皮毛”我們就算是學到了,這兩個字就是“吉”和“兇”。《易經》中的“吉兇”是什麼意思呢?表面上來看,“吉”就是“好”,“兇”就是“壞”,其實,在《易經》中它們有着更深刻的含義,因為《易經》是闡述自然法則的,所以“吉兇”其實就是人類是否能夠遵循自然法則的标準,遵循自然法則就是“吉”,反之,就是“兇”,而并不是簡單的“好”與“壞”。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易經》中的“皮毛”,你是不是都已經知道了,你又是否會認同呢?快來留言發表你的高見吧!
歡迎關注文化新篇,您的關注,我的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