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叔同的送别古詩

李叔同的送别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5 03:54:06

李叔同的

《送别》原文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别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

唯有别離多。

李叔同的送别古詩(李叔同的送别歌)1

《送别》背後的故事

李叔同在寫這首歌詞時,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弘一大師在俗時,有個“天涯五好友”叫許幻園,有一年冬天,大雪紛飛,當時舊上海一片凄涼。許幻園站在門口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産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别,連好友家門都沒有進。李叔同站在雪地裡整整一小時,看着昔日好友遠去的背景,連葉子的叫聲,也沒有聽見。随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門一關,讓葉子小姐彈琴,他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旁,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佳作。

《送别》一詞,寫的是人間離别之情,訴的是人間美好之緣。從歌詞的字裡行間,也深刻的感受到世事無常的道理。特别是這些年,更能體會這樣的心情。生死無常、花開花落,何況是離别呢?在這首清詞的麗句中,蘊含着禅意,是一幅感人的畫面,不朽的真情,感動着自己,也感動着陌生的人們。大師的作品,充滿了人生哲理,給人深刻的啟迪。

李叔同的送别古詩(李叔同的送别歌)2

這首歌的第一、二節寫送别的場景和心情。作者選取了“古道”“長亭”“芳草”“晚風”“暮色”“弱柳”“殘笛”“夕陽”,八個典型的意象,着力刻畫和渲染離别的場景。這些意象,都是古詩詞中離别詞中的典型意象。

柳永在《雨霖鈴》一詞中有“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古時候在城外,每隔十裡就設立長亭,供行人休息或餞别親友用的,是典型的送别場景。古人在詩詞中廣泛使用,讀者一看到就會引起離愁别緒。

馬緻遠在《天淨沙.秋思》中有“古道、西風、瘦馬》。“微風”(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夕陽”,(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古道和長亭,這些景物疊加在一塊,配合音樂在讀者心頭不斷詠歎,突顯出送别的凄清和悲涼,也表達了依依不舍的心情。

李叔同的送别古詩(李叔同的送别歌)3

第二節作者通過”天涯海角“”知交零落“”濁就離夢“來反映送者或被送者的離愁别緒,來顯示歌曲的主題。再見之難,更加劇了離别之苦。月有陰晴圓缺,這是自然的規律,人有悲歡離合,這是人之常情。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年?知交能有幾人呢?再見更待何時?所以“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在中國古典詩歌的送别詞中,離情别怨是永恒的主題。李叔同先生創作這首歌的時代,是社會動蕩的時代,這首歌更能激起讀者的共鳴。

第三、四節渴望再聚之情。夕陽下,群山相連,碧草茵茵,一望無際。長亭古道,晚風吹拂,楊柳依依,送别的笛聲哀婉幽怨。知心的一對朋友分别在即,從此天各一方,雙方都無限感傷。端起酒杯,想借酒盡最後的歡娛,酒醉夢别,彼此隻能在記憶中留下晚風吹拂的難忘情景。此時蘭舟催發,不分離已經是不可能了,最大的期盼是再相聚。再聚,是很難很難的,分别時難,相聚更難!于是有了第四節的感歎,“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别多”。這句最感人,最催人淚下,歌曲就在殷切期盼而又無奈中收尾,極其低沉而悲傷,癡情與眷戀,都在歌吟中。

李叔同的送别古詩(李叔同的送别歌)4

(李叔同)自畫像布面油彩60.6cm×45.5cm 1911年作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藏

李叔同的送别古詩(李叔同的送别歌)5

李叔同的油畫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就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