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髋關節打開方式

髋關節打開方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1 22:15:58

OT開髋,BUT髋部穩定性

在瑜伽中,伸展常被一部分人認為是屢試不爽的好方法。想想你悶頭就做的“開髋”,我們憧憬着,開髋就是一切疼痛和不适的萬金油;我們期望着,打開髋關節就能 把我們的腿想擺哪就擺哪,比如Padmasana(蓮花式)。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我們的願望很可能就毀在我們的“悶頭開髋”上。

髋關節打開方式(你了解你的髋關節嗎)1

關節過度拉伸,表示關節活動幅度過大,同時缺乏支撐這種活動幅度的穩定性。它可能是遺傳,也可能來自後天的持續拉伸訓練。就髋關節而言,關節過度拉伸還源于 虛弱的髋部穩定肌群,包括臀中肌、臀小肌和其他肌肉,久坐或運動量少是導緻這些肌肉虛弱的主要原因。任何人都可能有髋關節過度拉伸,尤其在瑜伽圈,我們為 了獲得一種自己感覺棒極了的狀态,尤其喜歡那些停留時間長的、深度的拉伸體式。

解剖髋關節

為 了理解關節過度拉伸對髋部的影響,我們需要對它主要五層結構有基本了解。從内到外,髋關節的骨性結構為球形股骨頭插入髋臼、由纖維軟骨和堅韌結締組織構成 的軟骨及幫助把股骨頭固定在髋臼窩的盂唇。而關節囊是包繞髋關節、能分泌滑液的結締組織,被連接骨與骨的堅韌結締組織------韌帶固定。最後,最上面 覆蓋着負責運動的衆多肌肉和肌腱。

髋關節深層結構中的每一個構件,都是保證其穩定性的重要角色。盂唇使髋槽變深,并且使股骨頭不容易滑出,同時也大大減少關節之間的摩擦,增加股骨頭和髋臼窩之間的潤滑度。

關節囊為穩定性再上一道“鎖”,它又能分泌滑液,減少摩擦。同時,包繞髋關節的韌帶限制了髋的動作幅度,防止深層軟骨過度磨損或錯位。值得注意的是,韌帶沒有彈性,一旦被過度伸展,無法還原,那麼支撐關節穩定的能力就将大打折扣。

最後,最靠近表層的是衆多肌腱和肌肉,當力量和靈活性彼此平衡時,它們創造了髋的所有運動,并且保持關節的穩定。

這五層結構需要互相協作,共同發揮作用,如果某一層沒有工作,那麼其他部分必須更加賣力來彌補。假如你的韌帶過度伸展,那麼肌肉就必須更用力,才能保持關節穩定,但如果你的肌肉太虛弱而無力發揮時,深層的韌帶或盂唇就将承擔過度的負荷。

髋關節打開方式(你了解你的髋關節嗎)2

更讓人頭痛的是,你無法立刻判斷哪裡“掉鍊子”了。我們的軟骨和韌帶感知力較弱,并且其損傷的發生通常是慢性的,也就是說,除非損傷已經發生,否則你可能絲 毫感覺不到疼痛或異常。因此,随着你越來越靈活,或者髋越來越“打開”,加強髋部穩定性、增強髋部肌肉力量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 個不錯的習練方式是,關注平衡體式中的站立支撐腿。臀中肌和臀小肌是直立時保持髋關節穩定的關鍵肌肉,同時它們還幫助股骨頭更好的插入髋臼窩,從而防止壓 迫、磨損盂唇、軟骨及韌帶。戰士III(Virabhadrasana III)是鍛煉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好機會,保證站立腿髋部的穩定性,強化穩定肌,為所有站立體式打下一個好基礎。

如何激活髋部穩定肌

以下三個步驟,幫助你輕松激活髋部的穩定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為平衡體式,如戰士III做準備。注意,每一步的關鍵是,保持動作的精細,目的并不是大幅度地收縮肌肉,而是柔和地調動肌肉來穩定髋關節,不要帶來緊張的蠻力。

1、山式(Tadasana)站立。首先,兩髋外側向身體中線收,就像髋外側區域擁抱向髋槽。雖然這個動作是精細的,但你能感到髋外側的肌肉被啟動了,支持着髋關節。

2、下一步,感覺你高高地騎在髋槽上,而不是挂在關節上。這能使支撐關節的肌肉群整體調動,保護深層結構。

3、最後,柔和地啟動下腹部,利用核心力量幫助支持髋關節。

當你完成了以上三個步驟,緩慢從站立腿的腹股溝處前傾,進入戰士III式。當另一條腿伸直向後時,不要喪失主力腿髋部支撐力,手臂可以向前伸展,與心髒平行,或向後伸。如果感覺疲憊,就出體式,回到山式。

髋關節打開方式(你了解你的髋關節嗎)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