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兒老師教育日記(原創,嚴禁轉載抄襲,侵權必究)
十年寒窗苦讀日,隻盼金榜題名時
高考已完美落幕,學生們即将迎來個人學業生涯的的第一次選擇——志願填報。
高考志願的填報是未來發展的基石,需要考生認真分析自己的綜合情況。但是一些處于錄取線邊緣的考生就有些“尴尬”了。
他們其中很多人都在獨立院校和民辦高校之間徘徊不定,獨立院校和民辦高校到底是什麼,考生又應該如何區分怎樣選擇?
獨立院校和民辦高校有啥區别?二者的利弊要看清上世紀90年代,高等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一些面臨教育資源緊缺問題的高校開始采取措施,一小批高校嘗試創辦具有民辦性質的高校二級學院,此舉措得到了不錯的反響,第一批新型高等教育辦學機構——獨立院校就此産生。
通俗意義來講:獨立院校是在公立的本科高校與民間的組織的合作中孕育出來的。
獨立院校經曆了從探索辦學到規範發展的過程,由母體高校與社會的合作辦學,起初屬于公益事業,随着科技時代的到來,母體高校不再是獨立學院高起點實施本科學曆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獨立院校開始進行獨立個體教學和招生,逐漸發展為區别于公辦本科的本科院校。
而民辦院校是企業中的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财政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教育機構,這與獨立院校的承辦方是完全不同的組合。
獨立院校與民辦院校為何總是“搭夥出鏡”?這兩大院系究竟有什麼關聯?
它們究竟是各大生源競争的競争者,還是所謂的“姐妹院校”?
說到這裡就不免談談很多考生和家長的認知誤區,獨立院校和民辦院校這樣的字眼總是一起出現在大衆面前。
其實,民辦高校的興起,拓寬了我國高等教育服務市場,但由于我國現期處于發展中國家,高等教育市場民間投資是有限的,與此同時高等學校的辦學規模、效益和水平都受到限制。
因此獨立學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民辦高校的不足,獨立院校和民辦院校沒有絕對性的競争性但也不完全相同。
兩大院系的相同之處
獨立院校與民辦院校都是都是民辦性質高校,最直觀的就是高昂的學費,甚至可以達到一般公立大學的三到四倍,當然這與它們都是利用非國家财政經費辦學有直接關系。
獨立院校與民辦院校都是全國統一招生,學曆都是國家承認的,并且兩者的畢業證書也都受國家承認,在學信網上可查詢。
兩大院系的不同之處
獨立院校與民辦院校最初的辦學性質是不同的,民辦院校是由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和個人所承辦的,而且用于投資辦學的資金是非國家财政性經費。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的規定,獨立院校隻能申請普通高校,因此獨立學院是民辦和公辦的結合産物,這是獨立院校與民辦院校本質上的區别。
民辦高校除少數本科院校外大多是大專層次的,而獨立學院是第三批本科層次,依照我國高考錄取政策,三本優先錄取,故獨立院校生源質量一般要比民辦高校好。
雖然獨立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大多數考生都是更加不錯的選擇,但是有些獨立院校的學費高達幾萬元,這筆錢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的起的,因此獨立院校還是更加适合家庭條件不錯的考生報考。
獨立學院和自己的母體公辦院校享受相似的師資待遇,一些獨立院校有着可以去母校學習的優惠政策,相比民辦院校這對高考失利的考生無疑是一巨大福利。想要提升學曆的考生獨立院校确實是更優之選。
不管是報考民辦高校還是獨立院校,考生們在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再三思量謹慎為上。
不僅要了解學校的專業課程,還要知道學校的設施和教學環境,以及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方向等。
總之不管報考什麼院校小編都希望大家能夠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在大學裡綻放不一樣的自己。
感謝閱讀!
ps: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