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真實的茅山道法

真實的茅山道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2:12:38

很多人都以為茅山道士隻不過是杜撰出來的,其實茅山宗一直以來都是道教最為重要的一個分支,關于茅山道士的傳聞也是非常之多,據說茅山道士乃是捉鬼降妖的專家,尤其是僵屍的克星;那真實的茅山道士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真實的茅山道法(茅山道士分南北兩派)1

其實道教來源于古代的巫術和秦漢時的神仙方術。而鬼神崇拜、神仙信仰與方術及古代哲學确是道教前史上的主要思想内涵。道教分為全真道與正一道兩大系統,而茅山道教是正一道符箓派,茅山是正一派道教的主要道場。

茅山有道教聖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稱,又是“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天”,更被譽為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這種種稱号不僅為她披上了層層神秘的光環,也為她引來了許多奇人異士。

真實的茅山道法(茅山道士分南北兩派)2

因為有道教一宗發源于此,所以以此為修煉本處,後發揚出去的道教宗派稱之為“茅山宗”,人們便把其弟子呼之為“茅山道士”。不過就在茅山宗發展鼎盛時期,卻也如同佛教的禅宗一樣,分裂為了南北兩派。

其中北茅山實際為發源地鎮江茅山,祖師爺為陶弘景,很多人對陶弘景應該不陌生吧,陶弘景是曆史上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華陽陶隐居集》等。

真實的茅山道法(茅山道士分南北兩派)3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齊、梁三代,經曆可謂複雜。雖然梁武帝對其恩遇有加。但在南梁時期,舉國崇佛的大環境下,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壓力出走遠遊。最後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一世而亡的下場。

後人皆将此事視作齊梁佛道交融的例證來宣講,卻從未分析陶弘景禮佛的真實原因。陶弘景此舉,實非出于自願,而是為維護茅山道衆的生存不得已而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約詩雲:“我有數行淚,不落十餘年,今日為君盡,并灑秋風前。”

真實的茅山道法(茅山道士分南北兩派)4

南茅山派為廣東羅浮山,祖師爺為著名煉丹師葛洪。對于葛洪,知道的人應該也不少;葛洪是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不過在葛洪13歲時喪父之後,家境漸貧。他以砍柴所得,換回紙筆,在勞作之餘抄書學習,常至深夜。鄉人因而稱其為抱樸之士,他遂以“抱樸子”為号。

葛洪伯祖父葛玄曾師從煉丹家左慈學道,号葛仙公,以煉丹秘術傳于弟子鄭隐。葛洪約16歲時拜鄭為師,因潛心向學,深得鄭隐器重。鄭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對葛洪一生影響很大,自此有意歸隐山林煉丹修道、著書立說。

真實的茅山道法(茅山道士分南北兩派)5

公元327年,葛洪聽聞交趾出産丹砂,自行請求出任勾漏令。經皇帝允準後,遂南行赴任,途經廣州,會晤刺史鄧嶽。鄧告訴葛:其轄地的羅浮山有神仙洞府之稱,相傳秦代安期生在此山服食九節菖蒲,羽化升天。鄧嶽表示願供他原料在此煉丹,葛遂決定中止赴任的行程,從此隐居于羅浮山。

其間,鄧嶽拟任葛洪為東莞太守,葛辭不就。他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修行煉丹,著書講學。因從學者日衆,又增建東西北三庵。南行至廣州,為刺史鄧嶽所留,乃止于羅浮山煉丹。因為葛洪在羅浮山煉丹期間廣收門徒傳授道法,因而被稱之為南茅山的祖師爺。

真實的茅山道法(茅山道士分南北兩派)6

​不過實際上,從正統上來說,還是以茅山上的北茅山為宗,這與南派禅宗為尊正好相反;所以實際上茅山宗的開創者是陶弘景。而且由于茅山宗屬于正一道符箓派,所以茅山道士是不忌葷素,而且還能娶妻生子,這與全真派道士是不同的,總的來說,做茅山道士還是蠻不錯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