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戰争沙盤推演?懷仁縣,隸屬于山西省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北距大同市37公裡,南距朔州市96公裡總面積為1232平方公裡,總人口33.2萬 擁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宋遼戰争沙盤推演?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懷仁縣,隸屬于山西省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北距大同市37公裡,南距朔州市96公裡。總面積為1232平方公裡,總人口33.2萬。 擁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号。
唐朝時期的雲州
一、曆史沿革
1、唐為雲中縣地,遼析雲中置懷仁縣,故址在今縣西。
2、金貞祐二年(1214年)徙今治,升縣為雲州。元複為懷仁縣,屬大同路。明、清屬大同府。
3、1914年屬雁門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
4、1949年屬察哈爾省;1952年屬山西省;1954年與大同縣并為大仁縣;1958年并入大同市;1960年與大同縣分開,置懷仁區,屬大同市。1964年複為懷仁縣。
5、1965年屬雁北專區。1993年屬朔州市。
今日懷仁
二、地名來曆
《大清一統志》:“因阿巴齊(即阿保機)與晉王李克用會于東城,有‘懷想仁人’之語,故縣取名。”
懷想仁人雕塑
但翻閱史料,會盟之地在雲州(今大同),而非今懷仁之地。《遼史·地理志》載:“國昌卒,克用取雲州。既而所向失利,乃卑詞厚禮,與太祖會于雲州之東城,謀大舉兵攻梁,不果。”會盟确有其事,如果是在東城,也是大同的東城。
《遼史.地理志》載:“李克用兵敗赫連铎,駐兵于此。遼改懷仁。”《五代史》載,大順元年,李克用派安金俊攻打赫連铎于雲州,此時懷仁尚未命名,但李克用曾在懷仁這個地方駐兵确鑿無疑。懷仁的得名與會盟毫無關系,也不是因“懷想仁人”而得名,這隻是古人和現代人的美好願望而已。
孔子懷德仁裡塑像(注:裏應為裡)
在今懷仁縣公園矗立着的高碩的孔子雕塑上,雕刻着“懷德仁裡”幾個大字,并刻上《論語》字句,摘取其中的“懷德仁裡”句的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成“懷仁”,這種解釋也不失為一種巧妙,從經典中找出處,重新注釋其含義,也有其可取之處。
三、風景名勝
1、金沙灘。金沙灘在縣城南30公裡處的黃花梁腳下,包括金沙灘林區和洪濤山林區,是當年宋、遼交戰的古戰場,也是傳說中楊繼業兵敗罹難的地方。
2、清涼山。清涼山在懷仁縣何家堡鄉悟道村西約五裡遠的地方,山勢陡峭,峰巒疊嶂。山上有一寺名清涼寺,據說是文殊菩薩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場。主峰有一座磚塔名華嚴寺磚塔,磚塔高約十多米,七檐八角,遼代所建,峰北山凹處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薩像,高1.78米。
懷仁丹陽王墓甬道西壁、東壁武士圖
3、丹陽王墓。丹陽王墓位于懷仁縣城北4公裡的大運公路邊。《懷仁縣志》記載墓主人是丹陽王叔孫建,但無确鑿史料及出土文物為證。今考古界認為是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宋文帝劉義隆第九子劉昶墓,後遷回原籍,遂成空穴。該墓分墓道、甬道、前室、後室和東西側室。墓室平面均呈弧邊長方形,四角攢尖頂,墓室高7.2米,墓室面積前後室為8平方米,東西側室為28平方米。墓室内有少量的磚,磚的兩頭制有陽文魏體“丹揚王墓磚”五字。四條甬道壁及前後甬道、前後室的地面都是考古資料上未見的花紋磚。花紋有類似寶相花瑞獸,各種忍冬,變形龍、鳳,武士紋等共15種類型。
4、華嚴寺磚塔。華嚴寺磚塔位于懷仁縣何家堡鄉悟道村西2.5公裡的清涼山。山分為南北兩峰,南峰海拔1467米,北峰海拔1500米。二峰之間山凹盆地上有華嚴寺遺址。寺院坐北朝南,全部範圍原有正殿、樂樓、東西廂房等。寺之西北有蹬道,通向山腳,為進入寺院的道路。寺前方靠右散存三件殘石雕像和塔址遺迹。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