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孟子與公孫醜的關系

孟子與公孫醜的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14:24:44

“白馬非馬”的命題并非公孫龍首創。在《墨子》中,已有雛形。《小取》有曰:“白馬,馬也;乘白馬,乘馬也。骊馬,馬也;乘骊馬,乘馬也。”《經說下》有曰:“白馬多白,視馬不多視,白與視也。”但《墨子》并未有正式的“白馬非馬”之論。第一個提出此命題的,可能是齊國稷下名士兒說。《韓非子·外諸說左上》有曰:“兒說,宋人,善辯者也,持‘白馬非馬’服其稷下之辯者。”使“白馬非馬”之論著稱于世的,卻是公孫龍。公孫龍也憑借此命題而名揚天下。

孟子與公孫醜的關系(公孫龍與白馬非馬)1

一:公孫龍的學派及師承。

公孫龍的學派以師承,學術界稍有異議。胡适認為公孫龍是墨家後昆,還屬于“别墨。”而黃克劍老師一陣見血的指出:“别墨”是墨家後學以正派自居,而貶低其他别派的用語。正如《墨子·兼愛》所言:“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也。”總之,“别”在墨家的字典裡,與“兼”對應,除“别男女”是中性詞外,皆有萬惡之源之意。顯然,胡适對公孫龍“别墨”之稱謂屬于術語誤置。這也足黃克劍老師對國學研究之精深、細緻。更可見胡适名大于實。黃先生還指出,即便将錯就錯,胡适也未對其觀點做出任何論證。

與胡适不同的是,錢穆對公孫龍的師承作了一些較為有力的論證,認為公孫龍為“墨徒。”但黃克劍老師卻作了更嚴謹的考證,認為:至少,惠施、公孫龍為非“墨徒”的理由,比他們為“墨徒”的理由更加充分。

公孫龍之學非無源之水,必有師承。

鄙人以為,首先,公孫龍與惠施相同,皆非墨家弟子,亦非墨家旁支。而是名家學派兩位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其次,公孫龍的師承有兩種可能:一是師承自墨家,之後背離墨家,成為辯士。漢人給予辯士命名——名家學派。這與墨子師承是儒家,而非儒家,亦非儒家旁支類似;二是公孫龍師承自一位名家學者,而這位名家學者,師承自墨家。總之,公孫龍直接或間接師承自墨家。

正因如此,才在墨家的“辯經”中,有諸多名家思想的雛形。并且,公孫龍的兼愛、非攻等主張也成為有源之水。

此外,公孫龍還受鄧析子、尹文子,以及孔子的影響。

二:“白馬非馬”之論

馬者,所以命“形”也;白馬者,所以命“色、形”也;命“色、形”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這是“白馬非馬”命題的基本論據。其進一步論證。皆是以此為基礎,所作的延伸。

針對“有白馬,不可謂無馬”的質疑,公孫龍作了一下反證:

求馬,黃、黑馬皆可;求白馬,黃、黑馬不可。白馬的内涵大(包括色和形)而範圍小;而馬的内涵小(僅有形)而範圍大。故曰:“白馬非馬。”

公孫龍還有更具說服力的論證,可設想一個場景:

公孫龍堅持“白馬非馬”之論。而其他人都反對其觀點,皆以為白馬是馬。此時,公孫龍牽出一批白馬,問道:“此物何名?”有人說是馬,也有人說是白馬。然後衆口一詞道:“是白馬,亦是馬。白馬即馬。”公孫龍道:“諸位以為此白馬即是馬乎?”大家異口同聲道:“然也。”公孫龍又道:“以諸位之言,此白馬即是馬。若稱此馬為黃馬,可否?”然後大家異口同聲:“否!”最後,公孫龍質問道:“既然黃馬非馬,又怎能說白馬是馬?”衆人理屈詞窮,啞口無言。沉吟良久,低聲道:“若黃馬非馬,白馬亦非馬。”

孟子與公孫醜的關系(公孫龍與白馬非馬)2

三:孔穿與公孫龍之辯

孔子的六世孫孔穿(字子高)曾經與公孫龍有一場“白馬非馬“之辯:

子高适趙,挑戰平原君門下的公孫龍,欲破其“白馬非馬“之論。顯然子高是有備而來。對本文第二段中,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論據。子高可能已有所了解。但在辯論開始後。公孫龍出奇兵,打了孔穿一個措手不及。

公孫龍言道:昔日,楚王圍獵于雲夢,返而失其弓。左右請求之。楚王止之:“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聞之曰:“楚王仁義,而未盡也。亦曰:人失之,人得之。何必楚乎?”夫子異楚人之于人,若龍異白馬之于馬。子高莫之應。

孟子與公孫醜的關系(公孫龍與白馬非馬)3

《秦時明月》中,公孫玲珑的白馬非馬之辯,就是以公孫龍與子高的辯論位原型

孟子與公孫醜的關系(公孫龍與白馬非馬)4

孟子與公孫醜的關系(公孫龍與白馬非馬)5

這是《公孫龍子》中,對于此次辯論的記載。但孔穿亦非等閑之輩。在《孔叢子》中,有此次辯論的後續。

子高退而告人曰:“言非而博,巧而不理,此吾固所不答也。”翌日,平原君宴請子高,在談及白馬之辯時,子高如是作答:

睹之則見其白,察之則知其馬,色以名别,内由外顯,謂之白馬,名實當矣。名色雖殊,其質一矣。先舉其色,後名其質,萬物之所同,聖賢之常也。君子之論,貴當物理,不貴繁辭。楚王之言:“楚人亡弓,楚人得之。”夫子探其本意,欲以示廣,故曰:“不如曰:人失之,人得之。”楚自國也,白自色也。欲廣其人,宜在去楚;欲正名色,不宜去白。誠察此理,公孫之辯破矣。

子高言後,平原君問衆門客:“公孫能答此乎?”史由對曰:“辭則有焉,理則否矣。”

白馬是馬,世人皆知,孔穿為何要多此一舉闡述此理。孔穿此行的目的就是駁倒“白馬非馬”的辯辭。但辯論後,才知公孫龍之利害。自己在言辭上根本無法駁倒名家的這一命題。故避之言辭,以理勝之。這也是在言辭上無法辯倒對方的情況之下,唯一的選擇。起碼能挽回一點顔面。

此次辯論,孔穿依然沒有破公孫龍“白馬非馬”之命題。

其實,公孫龍的“白馬非馬”之論,并非無懈可擊。鄙人可破之。

大家可以關注我,鄙人以後會破白馬非馬之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