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成都人的處世風格,很多朋友就會想起“幽默”二字。的确哈,隻要是在四川境内,我敢說老成都人的幽默處世風格,絕對在川内是一馬當先。為什麼呢?因為成都的市井文化濃郁,所以,就釀造了成都人獨有的語言習慣及人文情懷。那麼,幽默自然也就是老成都人之間相處、自嘲的生活方式了。
我是老成都的後代,從小到大也經常聽到媽老漢兒擺龍門陣,其中就有很多令人忍俊不禁的内容。比如,我老漢兒說,“你曉得不,昨天給老幺吃夜飯,那龜兒吃麻了,挨邊說要去張邊花兒屋頭耍。結果一出去就開始……吃的那個韭菜葉子都挂到嘴巴上了。”這個話,我現在說得比較書面化,一定是要用老成都人說話的方式來擺,才能感覺到其中的精髓。
還有就是,老成都人罵人,不像四川其他地方,它有很多隐晦好笑的語言,讓被罵的人在歡笑中而不自知。比如,有個老幾一天到晚愛吹牛,走路都是橫起走的。老成都看到這類人,都要去洗刷一下,他們咋個洗刷呢?“哦喲,春天來了,油菜花黃了哇?”很多人他是搞不醒豁,大多都會應一句,“給是嘎!”
然而,這句話的潛在台詞是:油菜花黃了嘛,瘋狗些就全部都拱出來了噻。
這種例子非常多,包括在茶鋪裡頭,龍門陣就更吓人。我有一次是親眼看到的哈,那個尹老幺欠張老大的錢,還錢的時候就約到茶鋪裡頭擺閑條,張老大直接說,“老幺,今天賬要清了哈。”尹老幺說,“張老大,莫得問題,我馬上數給你。”張老大又冒了一句,“不要耍虛的哈,我們都是成都到華陽,縣過縣哈(給現金)。”尹老幺拍了哈胸口直接就說,“莫來頭,泸州過河——小市(事)。”一邊說,一邊拿錢數錢。
這種暗語在老成都人口中廣為流傳,它是老成都的袍哥文化與市井文化的一種融合,又不同于川東地區的碼頭文化。當然,碼頭文化也有很獨特的一面,但是相比之下,還是不同于老成都的風格。而這種風格在很多外地人眼中,是不太能夠理解的。很多朋友認為,這是老成都人的一種惡習、虛僞、假打。這種誤解是大錯而特錯的,這是成都平原獨有的處世風格,它不僅能化解危機,還能夠讓家庭和睦發展。
再多擺幾個龍門陣,以前老成都街頭巷尾都有茶鋪,茶鋪的作用在以前并不是喊你去打麻将耍的,而是解決問題的地方。老話說得好:老成都擺閑條——拐拐上吃茶。比如你和别個有過節,但又不好意思主動去别個屋頭解釋,那就請一個磨心兒(和事佬),約到别個去吃茶。舊社會的“吃講茶”要嚴肅得多,因為都是哥老倌講道理的地方。但是到了七八十年代,花茶鋪就開始盛行了,茶鋪除了讓大家一起和解誤會外,更是一種休閑之地。
如果是要約到别人吃茶,大多都是組織者先到,等人來齊後寒暄幾句,直奔正題。一般組織者都會說,“哥老倌,不好意思哈,我這兒是大水沖了龍王廟,都是自家人的嘛。”這樣一說,氣氛馬上就不尴尬了,并且又是鬧市,一般人都會給點面子,“莫來頭哈,你我弟兄家,是不打不相識。”最後,在磨心兒的調解下,這個事情就過了,晚上一起吃個杯杯酒,大家就是好朋友了。有些糊塗賬不像北方,必須要在台面上争個你死我活,這點其實也反映出老成都人的做人風格。大不了二天大家就不處了嘛,這次當給個面子,拉豁就拉豁嘛,拜拜、再見、永不聯系。
還有很多情況,比如男的跟女的吵架,女的在一邊哭,男的主動走過來說,“我賭咒發誓,隻愛你一個人,如果我亂說話,就雷打對門坡,火燒闆凳兒腳,背篼還被亂刀砍……”這個話說出來,女的一下子就笑嘻了,可能還要給你冒句,“你之讨厭。”其實,這個賭咒發誓就是一個玩笑,哪個真的去亂發誓嘛,這就是為了調節氣氛擺的龍門陣。
這類龍門陣其實很多,包括我小時候,去解大手,都會編順口溜,“腳踏黃河兩岸,手拿重要文件……”
但越往後走,這些龍門陣就越來越少了,其實有幾個原因:一是方言已經在流失了,很多龍門陣它就絕版了;二是當下的青鈎子娃娃把低俗當成幽默,并大行其道,自以為是這是為人處世的風格。其實這正好觸碰了老成都人處世紅線。以前的老成都,他即便是幽默假打也還是有底線的,有些老龍門陣它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不得去亂日白的,也不得不分場合地去擺低俗笑話。我還記得到我們媽老漢兒教育我們的是,“見到女娃娃兒你要說标,見到男娃娃兒你要說高。”當然,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已經不再是當下成都人所尊重及認同的東西了!
對嘛,今天龍門陣就暫時擺到這兒,老成都要多站出來糾正、理抹。#成都頭條##成都##成都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