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裝方面他們的搭配功底可不是蓋的。風格統一、薦物大有心得。硬裝上當然也不落後。拆牆、改牆,擴容,手到擒來。從圖紙跟到軟裝畢業,這個濃濃北歐風的小家傾注了他們為業主量身打造的濃厚心血,畢業硬照也是拔得頭籌,好看好用。
#elrongの小屋#是業主自己起的名字。從名字就能看出業主對家是怎樣一種期待。小屋暖暖的,溫馨,有安全感,還有家人陪伴,這大概是多數人對家一種深層次的依戀。
如果要問這個案子有什麼故事,那麼就是業主找到我們的時候,公司才剛組建不久,那天正常接待客戶,聊流程、收費等基本情況,當在聊到大學哪讀的時候才發現女業主是和我們設計師就讀于同一所學校,而且都是同一個專業,浙江科技學院,環境藝術設計,這不就是實實在在的親學妹嗎?聊起學校更多的是感慨,一晃過去了這麼多年。
一套房子裝修出來,單單從照片上看是遠遠比不上在現場感受一翻的,這是看了那麼多現場和照片之後的經驗所得。
這套房子是89方,兩個年輕人居住。開放,清新,溫暖是不變的主旋律。豐富的軟裝,開放的格局,靈活性非常高的活動路線,都是這套房子出彩的地方。
如果要我從以上這些出彩點中選出最讓我喜歡的方面的話,我會選擇軟裝。我覺得這樣一個設計非常适合年輕人。
從原始結構圖和平面設計圖的比較中可以看到有多個地方經過了改動。
① 敲掉餐廳處的小隔間。
② 拆除卧室的衛生間,改成了衣帽間。
③ 廚房的寬度,客衛的長度,寬度,次卧的寬度。也就是餐桌左邊的走道寬度。
室内設計剛開始都是從平面開始,慢慢實現,再慢慢豐滿。
所以平面是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那需要怎麼去思考這樣一個平面呢?在《室内設計哲學》書中提到一種“開放式平面規劃”,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設計師們對「房間到底需要多大」的思考,也給平面格局怎樣去規劃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
格局上業主對設計的要求就是通透,要有一種相互交叉聯系的感覺。這就是我們之前說的減少了房間的存在,減少了隔牆,每一個空間将不再那麼存粹,而是互相關聯。
但是又在另一方面彌補這一缺陷,那就是“焦點”。人在房間走動都會不自覺地向焦點走動,比如在客廳中走的時候人會不自覺的向地毯靠攏。設計師把餐廳和客廳設計在同一個空間,中間用過道來分割兩個區域。
由于客廳和餐廳的儲藏空間非常有限,所以過道做了比較充足的儲藏櫃,把冰箱和烤箱也根據過道的設計隐藏在這裡。一舉三得:
① 當作一個過渡空間。
② 增加儲物功能。
③ 隐藏冰箱和烤箱。
家如果想要做的通透、寬敞,又擔心空間不夠存粹的時候就可以這樣設計。
這套房子的整體亮點:
① 整體軟裝(從上圖就可以看出軟裝多麼豐富)
② 卧室衣帽間,卧室雙開門,吧台即開放式的書房
③ 最nice的是陽台設計,讓我結合戶型和要注意的地方一一道來
我們的服務内容會在裝修過程中全程跟單,軟裝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設計師會提供軟裝清單,隻要業主根據清單去各個平台購買就好。
這次的業主是一對非常喜歡旅遊的小夫妻,而且每一次旅遊都會把紀念品帶回來,所以設計師隻需要把大體的設計好,給出清單就ok。飾品配置到這個程度已持續半年之久,相信以後肯定還會更多。我這裡給出一些家具,潔具的清單僅供參考。
家具:北歐表情、commune。
沙發:commune,有三款尺寸,可以具體根據自己的戶型大小購買。
面料:棉麻混紡或牛皮。
茶幾:北歐表情大理石金屬圓形茶幾。
上圖的扶椅:天鵝絨扶手椅單人布藝沙發休閑椅。
沙發邊的鬥櫃:新都市系列實木家具收納櫃。
櫥櫃:志邦、杜邦
潔具:勞芬、高儀
軟裝需要比較好的審美、搭配能力,所以設計師來做的話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就像《室内設計哲學》中說每一個家具都承載着非常豐富的信息,需要慢慢去熟讀這些信息,這就是所謂的“家居語言”。
地闆:這裡用的地闆是人字形地闆,淘寶買的,價格大概在500-600之間。人字形地闆和普通的地闆有一個差别,那就是人工會比一般的要貴。
人字形地闆對地坪要求比較高,如果工人師傅不能很好找平的話就要做自流平,這樣價格還要加個三十幾塊一平。大的地闆品牌會幫着做,但是小的就不會了。平常的地闆做好地壟下面如果不平可以在下面墊一個小木條子就好。
沙發邊的植物高出沙發背面300mm,落地燈高出沙發背面600mm。沙發上的抱枕可以放兩對,但是要把不同的抱枕分别放在兩邊,這樣更有一種對稱的作用。
從入門位置拍的照片。從平面設計圖中可以看出來,把廚房的牆移動到了排污管的另一邊。這樣就把廚房的空間增大了很多,不至于兩個人在裡面轉不過身來。更重要的是台面增加了很多,展示廚藝就可以得心應手。
為了彌補衛生間比較小的面積,把牆的厚度減薄了。薄了之後牆的防水要做的更加仔細,多刷幾遍,刷了之後,要養水測試一下。
白色的門是通過噴漆的,效果看上去不錯,而且價格便宜,窗戶也是通過同樣的方法噴漆的。值得注意的是門的材料是鋁合金,噴漆後時間一長就會很容易掉。
玄關的牆上設計了挂鈎,回到家的時候就可以把外套,包包挂在上面。這裡放置了一個放雨傘的桶,不至于把室外的雨水帶到裡面。
玄關的另一個角度。這個角度可以從配色去看。淺棕色地闆,淺色藤編花盆,綠植,白色的背景,組合在一起非常的清新。
餐廳是非常nice的地方,吧台,兼書房。左右一大一小的窗,沒有一路向下做到底,而是在接近地面的位置保留一定的高度,這樣從外面看過來可以遮擋下面的部分。陽光從窗戶照耀進來,灑落在室内,滿滿當當。
大門也是白色噴漆的。餐桌餐椅的顔色略深于地闆,有一個很好的對比遞進作用。餐桌兩邊最好要留有一定的距離,這樣能夠更好的預留家人的活動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在設計的時候把卧室,衛生間和餐桌牆面相對的位置向裡移動了一定的距離。
吧台用到的原木闆是整體的,沒有經過拼接,是設計師和業主在市場上淘來的。之後通過自己找支架,控制長度,刷上木蠟最後安裝而成,非常有意義。
塗木蠟有幾個好處,能夠保護原木而不把表面的紋路給遮蓋。還能夠提升光澤度。在這裡工作、看書,微風吹拂,綠植飄香,好像一切煩惱都消失了。
說回原木闆,是市場的老闆到鄉下農村買來,經過轉手高價賣出。所謂中間商賺差價,沒有什麼固定的價格,浮動很大。
所以一定要講價。價格會随着木種,木紋而定,紋理不同價格不同。在杭州的朋友如果有用到可以去啟潮路上看看。
從這個角度去看光線更好,有好幾本書已經在吧台上。
業主需要溫馨,通透的感覺。溫馨和通透聽上去是兩個相互矛盾的詞,後者有一種空曠和距離感。但關上卧室門之後形成裡外兩個空間,整體空曠局部溫馨很好的兼容在一起。
牆面是用的湖藍色的乳膠漆,和梳妝台的椅子相互呼應,若即若離的感覺會讓人有更強的體驗感。床兩邊的插線闆距離地面650mm,而且都有兩個插線孔,非常方便居住者使用。
同樣為了讓卧室不那麼擁擠所以衣帽間采用開放式設計。右邊衣帽櫃長寬分别是1120*500mm。沒有用櫃門,而是用拉簾的方式,這樣可以增加使用面積,也更實用。
中間的成品書桌,充當梳妝台使用。金屬邊框鏡子和有金色元素的椅子同樣相互呼應。
左邊距離地面800mm的位置同樣安裝有插座。牆面安裝有三層層闆,可以放置一些相片,擺件,和雜物。(糖主特别喜歡這個設計哈哈)
她們小區的飄窗有規定不能敲,所以保留了飄窗,高度和寬度是500*790mm。其實飄窗留在這裡給室内增加更多的溫暖。飄窗上還制作了高度為1800mm的書櫃,櫃體為業主自行購買。
進入卧室的角度取得景。根據整體的設計構思,緊扣中心思路,卧室的門設計得别出心裁,是雙開門的形式。
這裡就有一個風水之說,床正對着敞開的門對風水不好。當然風水之說信則有,不信則無,這要看具體的人了。像有的老人就非常看重這方面,入戶門不能直通窗戶,所以會在入戶的位置設計一個玄關,來阻擋煞氣。室内衛生間的門不能正對卧室門,同樣犯忌諱。業主不太看重這些所以能接受這樣的設計。
為小孩預備的房間,床設計的是一個小型榻榻米也可以說有點卡座的外形。現在暫時沒人住,就被業主充當了臨時畫室。女業主可能是一個非常愛生活,注意細節的人。愛生活,愛畫畫,愛養花草,在這個房間能看到很多畫具,還有一副未完成的畫。
廚房地面用的是水泥磚,有很好的防滑作用,最重要的是非常耐髒。很多東西都在宜家采購,層闆同樣是宜家,很有特色、質感的皮拉手也來自宜家,非常便宜。
▲餐具,層闆更細節的東西。
竈台牆面上貼有一張紙,知道是幹嘛用的嗎?
揭曉答案:為了減少油漬濺到牆上,所以在這裡貼一張好看清新的紙。等髒了撕掉重新換一張即可,方便快捷,還少了頻繁擦拭牆面的痛苦。
地面:和廚房同款水泥磚
牆面:白色長方形瓷磚
整體是一種很整潔,明亮的感覺。
窗簾:百葉簾
移門:透明玻璃移門。不會遮擋住從窗戶照射進來的光線。
陽台的另一邊,看起來又是不一樣的感覺,做了生活陽台。放下了mini洗衣機、bosch洗衣機,烘幹機。
要不怎麼會說業主是一個愛生活的人呢。陽台的一邊全都是她種的花花草草,仙人掌,多肉,虎皮蘭等等,還有各種工具,花盆,松子。
放花的層闆都是之前說的從市場買的老原木,吧台使用木蠟刷過而這裡沒有,兩者看上去質感有所不同。陽台和客廳用玻璃移門隔開,拉開窗簾就可以直接看到陽台,那時候我們戲稱這裡是秘密花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