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和科學工作的基本方針?作者:尹貴龍“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對做好新形勢下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了“四個堅持”的明确要求這“四個堅持”可以說是抓住了根本、說出了關鍵,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文藝和科學工作的基本方針?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尹貴龍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對做好新形勢下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了“四個堅持”的明确要求。這“四個堅持”可以說是抓住了根本、說出了關鍵。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才能答好新時代新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正經曆着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着人類曆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廣大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們肩負着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使命和責任。文藝代表着時代的風貌,人文社科研究與時代同頻共振。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作和學術研究,都植根新時代、反映新時代、觀照新時代,都應承擔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讴歌新時代的使命;每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于新時代之潮頭、發出新思想之先聲,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挖掘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曆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真正赢得人民點贊。“一切成就都歸功于人民,一切榮耀都歸屬于人民”。人民群衆不僅是物質生産實踐的主體,也是精神生産實踐的主體。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社會主義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人民的哲學社會科學。胸中有大義、心裡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文化文藝工作者要真正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就會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讓“時代故事”得到不一樣的诠釋,獲得更多老百姓的認可和喜愛。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按照的要求多到實地調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衆思想脈搏,着眼群衆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真正把學問寫進群衆心坎裡,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
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才能創造經典傑出之作。中國從不缺乏生動的故事,關鍵是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也從不缺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是有創作史詩的雄心。但是,“目光如炬”“思想深邃”“富于創新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講話,思想深刻、視野寬廣,既賦予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重大使命,又描繪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光明前景,必将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個時代的文學家、藝術家,真正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民族的傳世佳作,築就起民族複興偉大時代的文藝高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按照的要求,勇于創新、善于創造,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善于從理論高度探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從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才能培根鑄魂固本強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文學藝術家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做的都是培根鑄魂的工作,隻有講品位,重藝德,才能為曆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隻有堅持德藝雙馨的标準,才能承擔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肩負起黨和人民的重托。“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新時代,需要開創文藝和社科事業新氣象。希望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努力追求真才學、好德行、高品位,努力創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做到不負時代、不負使命,為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激勵人民向上向善貢獻更多力量。(尹貴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