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蒙古族來說,這個介紹略顯簡略粗糙,很多來龍去脈簡化了未必完全正确,為了理解使用的比喻未必恰當;對普通的地理曆史愛好者來說,又太複雜、眼花缭亂了,我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目的是給大家一個感性的認識。我知道現代人沒時間慢慢捋這幾者之間的關系(之前沒有了解的人,很可能看了前面忘了後面),所以就揀給幾個「公式」吧,可能不是太準确,但愛好者們知道到這個程度就行了首先給張圖表,點擊放大
現代意義上的東亞蒙古=蒙古本部(草原部落) 衛拉特蒙古(林中百姓)另有布裡亞特/巴爾虎蒙古(歸蒙古本部管的林中百姓)蒙古本部=蒙古左翼三部 蒙古右翼三部 科爾沁部(東蒙古,獨立藩鎮)蒙古左翼三部=察哈爾部 兀良哈部 喀爾喀部蒙古右翼三部=土默特部 喀喇沁部 鄂爾多斯部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 和碩特部 杜爾伯特部 土爾扈特部蒙古本部:傳統上北元帝國的殘部建立的國家(也就是明朝的鞑靼),現在的内外蒙古人(除阿拉善盟和外蒙科布多外)血統上一般是牧民語言為「蒙古語」,傳統蒙文用「胡都木蒙古文」拼寫察哈爾部:傳統上蒙古汗國大汗所在地,現在主要是内蒙古錫林郭勒盟蒙古人,另外被滿清打散,散見于各地(著名人物:北元中興之主——達延汗(明譯鞑靼小王子);北元末代大汗察哈爾林丹汗)
兀良哈部:明末以後不存在,散見于察哈爾、土默特、喀喇沁(注意「兀良哈」和「烏梁海」是一個詞的不同漢譯,但此兀良哈人和烏梁海人毫無關系(圖瓦人的唐努烏梁海地區))(著名人物:朱棣的打手兀良哈三衛)
喀爾喀部:哈拉哈河流域,傳統上留守漠北的蒙古人,現在的外蒙古人
鄂爾多斯部:傳統上蒙古副汗-濟農的駐地,現在的伊克昭盟蒙古人
(著名人物:伊克昭盟盟長世襲濟農,在察哈爾部敗亡後,可算是黃金家族最嫡流的傳人)
土默特部:和鄂爾多斯部系出同源,現在的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等地蒙古人,另外,西支有一部分在青海,東支有一部分在赤峰(著名人物:阿勒坦汗(明譯俺答汗),明代順義王,第一個和三世達賴玩起了互相分封的遊戲)
喀喇沁部:永謝布部的殘部,現在的赤峰蒙古人(與土默特人雜居)以及遼甯阜新蒙古人(與科爾沁人雜居)
科爾沁部:傳統上的東蒙古,雖是蒙古本部的一部分,但對大汗聽調不聽宣。清滅蒙古時,是清的最重要盟友。現在的通遼蒙古人,興安、呼倫貝爾盟也有一些(著名人物:各種清宮戲裡出現的滿蒙聯姻對象很多都是,比如孝莊;清末八裡橋之戰的僧格林沁親王)衛拉特蒙古:傳統上的蒙古太師建立的國家(也就是明代的瓦剌,和蒙古本部汗國是南北朝關系),現在主要是新疆蒙古人和内蒙西部阿拉善盟蒙古人血統上一般是林中狩獵百姓語言為「衛拉特語」,傳統蒙文用「托忒蒙古文」拼寫(著名人物:土木堡之變裡的也先太師)準噶爾部(綽羅斯部):傳統上蒙古太師的駐地,也先嫡流,後來擊敗了衛拉特其他幾部,清代準噶爾汗國的建立者(著名人物:康熙征伐的那個噶爾丹一家)杜爾伯特部:也先庶流,被準噶爾部擊敗,後來呆在了科布多,随外蒙古獨立(注意科爾沁部屬下也有一個叫杜爾伯特部的,不是一回事,那個一般漢譯成四子王部)土爾扈特部:據說是王罕後裔,被準噶爾部趕到了毛子國境内,清代回來的就是新疆巴音郭楞、博爾塔拉蒙古人,沒回來的就是俄羅斯聯邦卡爾梅克共和國蒙古人(著名人物:小學課本裡的「土爾扈特部東歸」的那個渥巴錫)和碩特部:科爾沁部的分支,青海曾經依次被土默特部、喀爾喀部、和碩特部占領,現在的西藏、青海蒙古人多是和碩特(著名人物:固始汗家族,趕跑了喀爾喀部擁立的藏巴汗家族占領西藏,建立了和碩特汗國,清前期勢力沒到西藏時,達賴是他家冊封的)布裡亞特蒙古:當初被蒙古本部直轄的林中百姓,駐地在貝加爾湖畔,現在中國境内呼倫貝爾的叫巴爾虎蒙古人,大部分在毛子境内的布裡亞特共和國,叫布裡亞特蒙古人語言為「布裡亞特蒙古語」再通俗地回答一下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黃金家族究竟算咋回事?外蒙喀爾喀人到底是個什麼地位?還是老規矩,給張圖表(就叫「兒童版黃金家族表」吧= =),點擊放大
簡而言之,所謂「黃金家族」是個非常暧昧的詞語①黃金家族的含義是不斷變化的,它的寬度相當于從「炎黃子孫」「姓劉的」,到「劉邦後代」「劉秀後代」「漢獻帝後代」不理清這一點,很多時候就陷入了雞同鴨講的尴尬境地②說來說去,「黃金家族」指的是統治者,和普通人沒幾毛錢關系。就和八旗子弟又不是王爺,上三旗的王爺比下五旗的尊貴,對于普通旗人然并卵另外,和歐洲王朝一樣,外國君主很可能和本國王室血緣更近,雖然人家早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外國人了~~看圖:淺粉:統治者是黃金家族正支嫡流,世襲整個蒙古汗國的大汗,本身是蒙古人如:察哈爾部深粉:統治者是黃金家族正支庶流,世襲濟農(蒙古汗國的副汗)或小汗,本身是蒙古人嫡流絕嗣時,有獲得大汗位的可能如:鄂爾多斯部、土默特部、喀爾喀部淺綠:統治者是黃金家族旁支嫡流,世襲某個分支汗國(外國)的汗,本身是外國人正支絕嗣時,有一定的可能被推舉,往往是某個蒙古太師、權臣通過與之聯姻獲得統治蒙古 的合法性如:察合台系諸汗,術赤系諸汗深綠:統治者是黃金家族旁支庶流,世襲某塊外國領地,本身是外國人所在小支絕嗣時,有獲得該國汗位的可能如:哈密王忽納失裡系,哈薩克汗等紫色:統治者是廣義上的黃金家族,世襲某塊蒙古領地,本身是蒙古人偶有攝政甚至稱汗的,合法性不高如:科爾沁部,和碩特部不在這張表上的(如衛拉特的準噶爾部、土爾扈特部等)一般是非黃金家族的權臣世家建立的,基本不能稱汗,無論是本國的汗位(蒙古大汗)還是外國的汗位(欽察汗、察合台汗等);往往通過與一些黃金家族聯姻、或特殊手段獲得一定的執政合法性如:衛拉特的也先太師,和東察合台聯姻;中亞的瘸子帖木兒,娶西察合台的公主~~回到問題:喀爾喀部貴族的血統相當接近正支,也是元朝最後的子孫、北元中興之主——達延汗的子孫,繼位順序僅次于世襲大汗的察哈爾部和世襲濟農的鄂爾多斯部,與小汗土默特部相仿佛,比科爾沁部貴族可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在清代,喀爾喀汗一系地位雖不及和滿清皇族簡直就是一家人的科爾沁,但因是庫倫盟誓後主動投靠的,比起被征服的察哈爾和土默特,備受籠絡,繁衍甚多。不過在上世紀外蒙獨立後的蘇聯大清洗中大多凋零orz。現代無論中蒙,博爾濟吉特氏冒姓甚多,不足為憑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