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宮寒的女性到底該怎樣調理呢

宮寒的女性到底該怎樣調理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13:01:54

宮寒的女性到底該怎樣調理呢(宮寒的9大危害以及如何調理宮寒的7種方法)1

一、宮寒的危害有哪些?

1、宮寒是手腳冰涼的根源;

2、宮寒是不孕不育的罪魁禍首;

3、宮寒的女人腰膝酸軟氣色差;

4、宮寒導緻女人夜尿頻多、愛遺尿;

5、宮寒讓女人房事冷淡不和諧;

6、宮寒是女人月經紊亂、痛經多;

7、宮寒的女人易流産;

8、宮寒是黃褐斑、黑眼圈的反複發作的根源;

9、宮寒讓女人肥胖身材走形......等等。

二、什麼是宮寒?

所謂宮寒,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寒冷。中醫所說的“子宮”與西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範圍要更大些,包括子宮、卵巢等多種器官。宮寒是指婦女腎陽不足,胞宮失于溫煦所出現的下腹墜脹,疼痛,得熱則緩和,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脈沉緊、舌苔薄白多津為主要症狀者。宮寒是中醫理論下的病名,不能與西醫的具體病名來套,但是西醫臨床常見的一些婦科急慢性炎症可以用宮寒辨證治療,在臨床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宮寒有哪些症狀?

“子宮寒冷”并不單指某一種症狀,而是中醫學對患者形形色色臨床症狀的總結,例如月經周期延後,月經量少且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後疼痛可得到緩解;白帶清稀量多;嚴重的才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後胎兒發育遲緩等等,典型症狀主要表現如下:

1、發胖,宮寒者的另一表現是渾身發胖,并伴有氣短乏力、失眠多夢、月經過少、不排卵等症狀。子宮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胖。

2、月經異常,經前小腹有墜脹感,白帶清稀量多;腰酸或痛、兩乳脹痛等現象,少數有反胃、作嘔反應;行經腹痛,小腹發涼,月經周期延後,月經量少,月經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後疼痛可得到緩解,個别女性痛經達到難以忍受之程度或妊娠後胎兒發育遲緩等等。

3、下腹寒冷有時作痛,經期有時錯後,色淡而量少,精神較差,平時腰酸腿軟,小便較多,月經量少,性欲減退,舌質淡苔白,脈沉。真陽不足的則腰酸如折,面色黯黃,自覺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溫,主要腳冷而疲軟,口淡而無味,喜食辛燥,月經略有錯後,有白帶,小便頻或失禁,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沉弱。

四、宮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與體制有關:臨床上造成“宮寒”的原因很多,它一方面與體質有關,例如那些平日裡就怕冷,手腳容易發涼的朋友,由于體内“陽氣”不足,就易出現“宮寒”。

很多女性天生體質較寒:四肢容易冰冷,對氣候轉涼特别敏感,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熱。這就是寒地宮現象。

寒性體質大多由後天因素造成,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過勞或易怒損傷身體陽氣……這些是讓身體偏寒的常見問題。

2、與生活習慣有關:另一方面,生活習慣也會造成“宮寒”。有些女性朋友特别愛吃冷飲,或者為貪圖涼快,将空調溫度調得過低,或者是為了漂亮,在冬天也着裝單薄,這些習慣都易因寒冷邪氣侵襲而導緻“宮寒”。

五、如何調理宮寒?

1、月經期間調養:用紅糖、艾葉煮水喝,以暖宮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紅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讓月經排除幹淨,也活氣血,暖宮。

2、日常進補:枸杞子、核桃、龍眼肉、大棗、桑椹子、當歸、雞血藤、生姜和雞肉或者羊肉煲湯,湯水具有溫腎助陽、填精養血之用。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棗、花生,讓先天的不足由後天的高能量來補足,不用擔心上火,宮寒體質屬于火氣不足,不容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症狀。

3、茶飲調養:紅姜茶,取紅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溫火煮四到五分鐘。月經來時堅持喝幾天。平時一周左右喝一次。長期堅持,宮寒症狀就會減輕。也可用黃芪、大棗、或者當歸泡水喝或者煎服,補氣調血,使得氣血雙盈,這樣也是有效驅除宮寒的方式。

4、中藥泡腳:艾葉、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雙腳,具有溫腎散寒、溫經通絡之功。

5、艾灸療法:艾灸神阙、百會等穴位以調理奇經、暖宮散寒。或灸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和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每日熏烤30分鐘,堅持下來也有效。

6、日常運動:“動則生陽”,寒性體質者特别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

7、除了三餐正常有規律外;尤其重視高質量的營養早餐,早餐占人營養開支量的60%以上,所以重視早餐比什麼都重要。高植物蛋白質高纖維高維生素含量的早餐為上乘之選。

健康咨詢微信公衆号“随安堂或suiantang-8753123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