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是我國最為常見的鳥類之一,無論你住在鄉村還是城市,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問題來了,雖然我們很容易看到麻雀活蹦亂跳的身影,但卻很少能看到麻雀的遺骸,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麻雀的遺骸
麻雀是一種适應能力非常強的鳥,它們不僅能夠在野外生存,還能夠在城市裡安家落戶,而這一點燕子就無法做到。
在野外,麻雀主要以植物果實為食,也會偷吃人們的農作物,甚至是牲畜飼料,導緻農民對其怨聲載道。不過麻雀雛鳥隻能以昆蟲為食,所以每當在麻雀育雛期時,麻雀父母就會捕食大量昆蟲,而這又可以減輕農作物病蟲害。正是因為如此,我國才将麻雀列為三有保護動物,禁止人們随意獵殺。
在野外環境下,麻雀的壽命為1-3年,且大多數難以存活到衰老,這是因為野外生存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麻雀雖然已經适應了我國鄉村、城市等地方的生活,但這并不代表麻雀沒有天敵。在野外,麻雀的主要天敵是蛇、猛禽等動物,蛇會順着它們的氣味尋找到它們的巢穴,将其吞噬。而猛禽則會直接在空中獵捕它們。
除此之外,貓也是威脅麻雀的主要天敵之一。南京大學的李忠秋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了貓捕殺的動物數量。根據粗略估計,在城市中一隻散養貓每年會帶回家5隻小型獸類,1.33隻鳥類,1.67隻爬行動物,1.48隻兩栖動物,1.38條魚等。在鄉村中各個數據和城市相差不大,但被捕食的鳥類數量要比城市中要高。
研究人員根據國外的研究結果表明一隻貓總共的捕殺獵物量,是帶回家獵物的3-10倍,也就是說我國的散養貓和流浪貓每年捕食的鳥類數量大約在26到55億隻。
而在我國境内,麻雀分布範圍廣,且喜歡在人類屋檐下或者房屋中築巢,和貓的接觸機會較大,因此有不少麻雀會被貓捕食。
人類為什麼很少見到麻雀遺骸
除了被天敵捕食以外,一些自然死亡的麻雀也很難被人們發現。
首先是因為麻雀個頭非常小,而它們又生性機警,喜歡在灌木叢、草地等遠離人的地方生活,一旦死亡,它們的遺骸也将會留在那裡,很容易被植物或者是落葉遮擋。
其次是因為死亡的麻雀也是一份能量,對于食肉動物們來說,死亡的麻雀就相當于免費的午餐,許多動物都願意吃掉它們,消滅它們的遺骸。
除此之外,死亡的麻雀也會被微生物所分解,其中溫度越高,微生物分解的速度就越快(在一定溫度之下),在夏季時可能用不了一周麻雀就會被完全分解,所以我們才沒有看到。
不過有時候,我們也會見到麻雀的遺骸,但一般是氣候反常,或者是人為因素。比如:麻雀屬于留鳥,它們冬季不遷徙,而是在當地尋找植物的果實度過寒冷的冬季。麻雀屬于恒溫動物,如果在冬季時溫度異常地低,再加上食物較少,它們有可能集體死于寒冬,此時就有可能因為麻雀大量死亡而被人們關注。
一夫一妻制的麻雀
和人類一樣,麻雀執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制,隻有少部分一夫多妻制。這是因為麻雀幼崽實在是太難養育了。
麻雀幼崽需要以昆蟲為食,并且對食物的需求量很高,以至于麻雀夫婦必須要一刻不停地為它們尋找食物,否則它們的幼崽就會被餓死。這就使得雄性必須要參與到撫養後代的任務之中,否則它們将無法将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但也有少數雄性麻雀會保持一夫多妻制,它們通常會将兩個家庭安置在非常近的地方,方便它同時照顧兩個家庭。不過有時它們也會因撫養後代的任務過于艱巨,而導緻兩個家庭的幼崽成活率都不高。
總結
麻雀雖然随處可見,并且數量也非常多,但是它們的天敵也非常多,在野外有許多麻雀命喪蛇、猛禽、貓等食肉動物之口,難以留下遺骸。
自然死亡的麻雀數量較少,隻有在遇到外界環境突變時,才會有大量的麻雀死亡,而此時它們有可能會被落葉、植被覆蓋,所以我們才難以見到它們的遺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