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07:14:30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從青燈黃卷誦經念佛中)1

出 走 龍 門

文/朱鴻達

龍門橫野斷,驿樹出城來。

氣色皇居近,金銀佛寺開。

——杜甫

很多年來,我一直向往龍門,向往龍門石窟的雄偉博大與神秘厚重,試圖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清晨或秋風乍起的午後徜徉在鋪滿石闆的路上,然後靜靜地在波光潋滟的伊水河畔漫步。

試想那一刻,在十三朝古都的洛陽,在遼闊的山水之間,從曆史一閃而過的回眸中,仰望龍門東西兩山,千岩競秀,萬木争榮,于曼妙殊勝的佛國幻境中同衆多靜坐的神明對話、暢談,而後,一個人獨自靜默、沉思、感悟,一千四百餘年的滄桑與芳華,十餘個朝代的落寞與沉浮,便活色生香起來。恍惚之間,大地驟然隆起,江河湍流不息,生命黯然失色,曾經颠簸流離的人生,淩亂不堪的日子在恍若隔世的刹那竟鮮活而出,幻化、凝固成一座座虔誠而純粹的山河錦繡。

于是,在那個層林盡染的晚秋,我穿越千年的繁華與清冷,從煙雨蒙蒙中走來,披一席風雨,洗盡鉛華,在夢想與現實交錯的幻境中,虔誠而真切地前來告慰求索。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從青燈黃卷誦經念佛中)2

1

古往今來,在中國龍門石窟早已成為震古爍今的存在,深深镌刻在了曆史蒼茫的岩壁之上,它以一種高不可攀的文化标識讓世人頂禮膜拜,盡管摧殘破壞後,或侵蝕風化,或殘缺凋零,仍訴說着北魏孝文帝以來,唐宋明清之後,中國石窟藝術1400餘年間的輝煌史詩。

這一段漶漫曆史風物佳話的伊始,曾巧合地與大禹治水的故事聯系起來,這便是禹鑿龍門的傳說。據《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阙,伊水曆其間,故謂之伊阙。”大禹開鑿的伊阙之地,就是現在的龍門山,亦是現在龍門石窟所在地。

4000年前,在那個遙不可及的年代,常有河道塞閉緻使洪水泛濫,而因伊水在龍門山受阻形成一片大的汪洋,緻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大禹便鑿開龍門山消除閉塞,使伊水注入黃河,疏浚了河道,解決了龍門的水患,讓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從此消除了洪澇之災。

後人往往誇大古人的功績,有時會移花接木般嫁接,甚至無以複加地加以神話,用以追求心靈的某種契合和自我安慰的意淫,但這也無可厚非地演變成流傳千古的傳說。隻是靜下心來思忖,在大禹生活的時代,簡易的生産工具與匮乏的技術水平,開山劈地如同登天是何等的艱難!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從青燈黃卷誦經念佛中)3

而今,我站在龍門河谷之中,視野開闊遼遠,望東西伊阙山脈拔地而起,巍峨連綿,伊水中流如巨龍漫遊戲水,呼之欲出,蔚為壯觀!難怪,驕橫跋扈的隋炀帝登邙山俯瞰時,見伊阙雄偉高峻,伊水靈動,如遊龍歸阙,便呼之為“龍門”,沿用至今。也許,隋炀帝不曾想到,他信口一言竟如神來之筆,讓近乎沉寂于世的物華天寶之地,有了一個曠古絕今的名字,也讓它重歸世人的視野,從此香火不斷,遊人如織,名滿天下。

詩仙李白也耐不住寂寞,喝了幾壇桃花酒步履匆匆地來到龍門,蹭着魚躍龍門的熱點寫下著名的《贈崔侍禦》:“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而這個熱點的來源就是魚躍龍門的傳說。相傳,大禹辟伊阙以後,伊水湍急,彙流入滾滾黃河,暢遊于孟津黃河中的鯉魚,順着洛、伊之水逆行而上,當遊到伊阙龍門時,忽而波浪滔天,浪花風卷,鯉魚紛紛跳躍,跳過者化身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後經世人的延續傳承,魚躍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事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唐代詩人許渾順着李白半醉半醒的腳步攀拾龍門,被眼前的景色折服,情不自禁地吟道:“青嶂遠分從地斷,洪流高瀉自天來。”接着,時光行至粲若錦繡的宋代,文壇領袖歐陽修與好友策馬遊至龍門,合拍吟唱中,有感而發,贊歎道:“霧蒙蒙,曉望平,悠然驅馬獨吟行。煙岚明滅川霞上,淩亂空山百鳥驚。”

汲邙山之靈氣,納伊水之膏澤,藉古都之神韻,憑中原之氣象,從古至今,曾是“洛陽八關”之一的龍門造就了好山好水好景,也出好詩好詞好傳說。

追随古人的足迹,我從龍門出發,坐在遊船之上,順伊河緩緩而上,兩岸山色青翠,岩岫四出,岚光染空,穿越千年,遙想當年武則天是否也曾端坐龍舟盡賞龍門秀美山色?

2

龍門石窟是上蒼鬼斧神工的大藝術。

這大藝術噴薄出的大美,承載着北魏的芳華絕代,珍藏着盛唐的萬千氣象,還安放着宋朝以來的缱绻畫卷。這大美曾讓皇家貴族俯首膜拜,曾讓文人騷客吟誦向往,也曾讓鄰邦友國趨之驚歎……

這座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伊水河畔東西兩岸的峭壁上,南北縱橫1公裡地之間,存放着洞窟像龛2345個,造像11萬餘尊 。一座座造像的背後是千年曆史鮮活脈絡的生動再現,也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诠釋升華,展現着流芳千古的詩與遠方,身臨其境般觸摸、品讀、對話江山如畫的燈火闌珊。

“精舍繞層阿,千龛鄰峭壁。”

唐代詩人韋應物詩中的“精舍”與“千龛”,不僅包含北魏時期的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還包括隋唐時期大盧舍那像龛、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敬善寺、摩崖三佛龛、萬佛洞、惠簡洞、淨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洞窟。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從青燈黃卷誦經念佛中)4

在衆多佛像中,有一座盧舍那佛像曆經千餘年的時光,仍籠罩着無法解釋的自然謎團,而這個謎團與一代女皇武則天有着割不斷的情絲。據《大盧舍那佛龛記》載:“實賴我皇,圖茲麗質。”而以皇帝本人的形象去造佛像,曆史上早有先例。如北魏文成帝“诏有司為石像,今如帝身”。盧舍那佛像是否真為武則天的形象所刻?後世衆說紛纭,難以真正定論。然而,這個千古謎團俨然成為鑲嵌在龍門石窟的曆史留白,讓無數後人追思和評論。

盧舍那大佛不僅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還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被國外遊客譽為“東方的蒙拉麗莎”,亦被稱為“世界最美雕像”。這不禁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至今想起,恍惚間隻記得書本裡有一張慈祥佛像的照片,面部豐滿圓潤,雙目甯靜含蓄,笑容祥和,眉若新月,嘴角内陷,略作微笑,威嚴不失謙和,莊重不是慈祥,典雅不失睿智。而對于文章的文字早已模糊不清,沒有了絲毫印象。在純淨聖潔的笑容面前,一切的文字都顯得無力,一切的表述亦都失去了張力。

當年,在東都洛陽的皇宮紫微城中,唐高宗為博武則天歡心,選拔技藝高超的石匠,按武則天畫像在龍門西山半崖上開鑿露天佛像,取名大盧舍那像龛。為了把這座像雕得更精美,流芳百世,武則天還捐助了兩萬貫脂粉費。盧舍那像龛竣工之日,武則天親率文武百官參加盧舍那的開光儀式,并在伊水東岸的擂鼓台禮佛擊鼓奏樂。

站在盧舍那大佛面前,仰視這座慈祥端莊的大佛,她目光悠悠,遙望東山,含笑伊水,完全不是那位睥睨天下舍我其誰的千古女皇,卻似曾相識般讓内心平和,讓心靈甯靜,一切的焦躁不安、繁緒淩亂,瞬間煙消雲散。仿佛在刹那的回眸之間,我們頓悟了人生,看透了生死,放下了牽絆,不喜、不悲、不嗔、不怒,心如伊水,波瀾不驚。

3

“西山一山,不如東山一灣。”曾幾何時,東山石窟的規模比西山石窟還要大,然而歲月一個不經意的歎息,讓東山石窟曾經的繁華與壯美幾乎消失殆盡,隻留下殘缺不全的造像和衰敗孤立石岩散落在東山的荒野之中,讓無數文人墨客在回望那個牡丹盛放洛陽的同時,為之歎息感傷。

當我伫立在漫水橋上,放眼望去,東西兩山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境況卻大相徑庭,誰也無法想象在生命的某個岔路會經曆怎麼樣的坎坷磨難,然後孑然一聲長歎凄然走向幕後,漸行漸遠地消失在茫茫的暮霭之中。東山就是如此,窟龛全部為唐代修建,而唐代的雕刻技藝相對娴熟,無論是佛龛還是佛像都代表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然而卻抵不過歲月和人為的摧殘與破壞,終還是逃不脫悲慘的命運,蕭瑟的身影在傷感的雨霧中若隐若現。

有多少藝術的魅力可以延續1400年而風采依舊?在曆史的長河中它們的身影都随着滾滾黃沙消失殆盡。

很難想象,一千多年前的一天,武則天站在東山的擂鼓台前注視盧舍那佛像,望其表情含蓄而神秘,嚴肅中帶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嚴,威嚴中又有着一種神聖與威武,不由感歎佛像的精美與壯觀時,驚歎其一颦一笑中與自己的容貌竟也如此地相似,這神性和人性完美結合的典範,人神合一的結合體,給她心靈帶來如何的沖擊?又給她帶來怎麼的震撼?時光久遠,我們隻能隔着時空與之對話,那個來自遠古的回答也許無法得到準确的答案,但,我們可以想象那日,武則天盛裝出席,号令文武百官參加開光儀式,擂鼓台前擊鼓奏樂,定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從青燈黃卷誦經念佛中)5

那時的東山是如此的風光,何等的威風!

我順着陡峭的山勢拾階而上,緩緩而行,走了很長的一段山路,卻難見一尊完整的雕像,不免有點失落,隻好坐于石階之上休息片刻。而在這時間内,從我身旁經過的遊人也寥寥無幾,和西山過江之鲫的遊人相比相差甚遠。一世的繁華無法像山壁石岩上的雕刻經得起風吹日曬,經年的風化侵蝕,早已讓歲月如石像般斑駁不堪,也讓東山繁華消弭。雖然這裡早已鉛華落盡,眼前嶙峋的山體中,仍鑲嵌着幾處遍體鱗傷的佛龛石像,正是這種蕭瑟與殘缺,令每一位遊人的心靈為之一顫。

這讓我想起古希臘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維納斯雕像,愛神維納斯身材端莊秀麗,肌膚豐腴,美麗的橢圓形面龐,希臘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額和豐滿的下巴,平靜的面容,使她成為古希臘當之無愧藝術價值最高的作品。誰也想不到,雕像殘缺的斷臂不但沒有貶低她的藝術價值,反而衍生一種“殘缺之美”。

走過擂鼓台北洞,漫步看經寺,然後與四雁洞匆匆而别,每一尊佛像都是一阙生命的歡舞,不時在我腦海盤旋,告别隻在一瞬,卻有種靈犀相通的凄然和遺落的傷感之美,有種超脫世俗的風華旖旎的絕色之境。這裡有絕代芳華,有黯然神傷,有洛陽繁華高貴的背影,有伊水奔流不息的固執,有歲月的沉寂和曆史的淚痕,有不朽的殘夢和從容的甯靜。

4

“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在《香山寺二首》開篇第一句,乾隆曾感懷賦詩稱道。

一座坐落于龍門東山的千年古刹,距故宮千裡之外,何以讓乾隆皇帝如此盛贊與稱道?隻要來到龍門香山寺,這個謎題便随之揭開。

“聖地多道觀,名山藏古寺。”香山寺依山而建,坐落于伊水東岸,兀立于東山半腰的一處高塬上,掩映于蒼松翠柏之間,古樸渾厚,崔嵬雄秀,隔着碧波蕩漾河水與西山的石窟遙遙相望,不由讓人心馳神往。

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唐垂拱三年,印度高僧地婆诃羅葬于此,為安置其遺身重建佛寺。萬歲通天元年,“海東瑜伽之祖”新羅人圓測,圓寂後起塔于香山寺。1300餘年的某日,春暖花開,莺歌燕舞,在香山寺内一場别開生面的“龍門詩會”悄悄上演,而主持者正是皇帝武則天。宋代人計有功在《唐詩紀事》卷十一中,對此有妙趣橫生的記述:“武後遊龍門,命群臣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虬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後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奪錦袍賜之”。這件轶事被人們傳頌成為流傳千年的典故“香山賦詩奪錦袍”。

試想在那個繁花似錦的唐朝,一位工于心計,心狠手辣,文史兼通的女皇帝卻鐘情于伊阙山水,在政務勤勉的閑暇,浩浩湯湯地領着文武百官遊山玩水之後,至清幽雅緻的香山寺内,号令百官賦詩吟對,因宋之問的詩文理兼美,受到大家一緻贊譽,被武則天授以錦袍賜之,成就一段佳話。武則天本來就對宋之問偏愛有加,兩人之間的朦胧如情詩般的暧昧關系,至今讓世人衆說紛纭,無從定論。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從青燈黃卷誦經念佛中)6

故事與佳話往往寄情于山水,而山的博大與高深無法用一段曆史去丈量,很多的風雨曆程往往随着時空的變幻而泛黃成一頁頁枯黃的紙片,斑駁不堪或風化破碎。在香山寺内,一陣風吹過,耳畔突然響起一串風鈴清脆的聲響,擡頭望見大雄寶殿巍然屹立,鐘鼓樓上的風鈴身姿搖曳,不由讓靜穆的靈魂突然從沉淪的深入戰栗而出,伴着悅耳的鈴聲,将生生世世的塵緣,勾勒、淺唱、延續。

這讓我想起另外一位鐘情于香山寺的大詩人,他的橫空而出,自帶那個時代特有的光芒,他晚年長居于此,自稱“香山居士”,在香山寺刷了1000多年的存在感。“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在《修香山寺記中》,他開篇如此寫道,捐資六七十萬貫,重修香山寺,可見他對香山寺推崇至極。

“停宮緻仕”後,白居易便放情于山水,賞玩泉石風月。因慕戀香山寺清幽,便常住寺内,晨鐘暮鼓間,把這裡作為自己最終的歸宿。在古稀之年,他與遺老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李元爽、如滿等九人,号稱“香山九老”,終日吟詠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寫下了許多歌詠龍門山水及香山寺的詩篇。

“空門寂靜老夫閑,伴鳥随雲往複還,家釀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香山寺二絕》這裡所描繪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寫照。

寒風吹起,一縷陽光透過頭頂幹癟枝丫的間隙照射下來,耀眼奪目,閃爍的餘光掠到千年的時光,如歌謠般輕撫着這片土地,剩下的,殘存的,觸摸的,隻有你我本身。我轉過身,步履匆匆,試圖從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中抽身而出,頓感身心空寂,被龍門飄逸的氣象深深吸引,隻為再賭佛像真容。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從青燈黃卷誦經念佛中)7

時光知味,歲月沉香。那些悲壯、豪放、憂傷的歌謠一次次敲打着伊阙的殘壁斷垣,把思想深處生與死的鐐铐擲入飛天,千年之前與千年之後,那些伴着青燈黃卷誦經念佛的人們,見證了古老的生死,看透了涅槃的重生。

伊水依舊蜿蜒北流,流向更遠的地方,流向更高的群山之巅,地聳雙阙、壁映千尋的龍門,則掀開神聖高貴的面紗,向世人展露出東方文明制高點的冠冕。而西山的盧舍那與東山香山寺裡的武則天遙遙相望,白居易與他的朋友日日把酒言歡、耽琴吟詩,而那些再次停留在此的佛龛造像經日月星辰的洗禮後,無聲無息地凝望着這片天地。

而我,在某個時刻終将要離去,脫去凡塵,出走龍門。

龍門石窟的曆史傳說故事(從青燈黃卷誦經念佛中)8

注:此文刊發于《奔流》202108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