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
為了吃得放心,
仔細清洗食材,
結果水卻變色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難道是買到了染色食品?
“掉色”也是好食物
水果和植物中往往含有天然色素,這些色素有的屬于脂溶性色素,有的屬于水溶性色素。
黑米、紫米、黑花生、黑玉米、桑葚、紫甘藍、草莓、藍莓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色素——花青素。在水洗這些食物的時候,容易造成食物細胞破損,花青素就會溶出,發生“掉色”的現象。
花青素遇到不同的水,顔色也會有所不同。有些食物雖然含有花青素,但細胞結構比較緊密,所以短時間沖洗并不掉色。但如果長時間浸泡,食物外層細胞逐漸吸水,花青素也會慢慢溶出,讓水變色。
所以清洗食材時水變色,也未必是遇上了違規染色的僞劣食材。
秀色可餐
生活中,大家談到食品染色就容易色變,覺得似乎不安全。其實生活中各類秀色可餐的加工食品都離不開食品着色劑的身影。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食品着色劑(就是平常大家說的色素)有60餘種,按其來源和性質可分為天然着色劑和合成着色劑兩大類。
天然色素可以來自植物,像咖哩的黃色來自姜黃的顔色,姜黃就是常見的天然黃色色素來源。
有的天然色素則來自動物或礦物等。例如胭脂蟲紅就是從胭脂蟲蟲體中提取的,穩定且顔色飽和度高,多用于橙色,紅色或紫色食品。1克的胭脂蟲紅染料,大約需要155隻胭脂蟲。
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學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機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顔色表現力會比天然色素好很多。比如可使食品呈棕褐色的焦糖色素,被廣泛應用于啤酒、褐色面包、醬料和可樂類飲料等食品中。
無論食用天然着色劑還是食用合成着色劑,國家對其安全性都要進行嚴格的風險評估,隻有通過風險評估、獲得批準才可以作為食用着色劑。對于正規渠道購買的食品,其着色劑的安全性,消費者不需要太過擔心。
來源|哈密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來源: 哈密零距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