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中,呂思清曾帶着那把300多歲的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去蘑菇屋做客,一度成為《向往的生活》裡“最土豪”的嘉賓,名琴的現身讓在場所有明星嘉賓都激動不已。要說他的這把名琴到底什麼來頭?讓衆人都對它悉心呵護、小心對待。原來,這把琴貴為“世界三大名琴”之一,由意大利制琴大師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制作,誕生于1699年,目前已市值約四千萬,可謂真正的名琴寶物、稀世珍寶了。節目中,同為小提琴演奏家的嘉賓劉憲華有幸成功與名琴“牽手”,小心翼翼地輕輕撫摸了琴身;而當節目錄制時,天空突然下起雨,彭昱暢也是毫不猶豫脫下自己的衣服護住這把曆史名琴。
2022年6月22至23日,大家将有機會再睹名琴真容,呂思清将攜古董小提琴登台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與鋼琴演奏家孫佳依共同演繹三部堪稱勃拉姆斯室内樂巅峰之作的小提琴奏鳴曲。在小提琴與鋼琴的合奏下,您将欣賞到勃拉姆斯音樂中舒展浪漫的氣息、清澈純淨的心靈與憂愁悲郁的情思。
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
鋼琴演奏家孫佳依
勃拉姆斯,被稱為“浪漫主義時代最偉大的保守派”。雖然身處浪漫主義時期,但他的音樂風格一直傾向于古典主義風格,是古典主義音樂創作最後的守衛者。勃拉姆斯的創作領域十分廣泛,室内樂的創作貫穿着他的整個音樂生涯:從1853年開始,勃拉姆斯相繼創作了20多首室内樂作品,其中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有三首:《G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Op.78,《A 大調第二小提琴奏鳴曲》Op.100,《D小調第三小提琴奏鳴曲》Op.108,均為他45歲後創作巅峰時期的作品。這三部作品不僅是小提琴奏鳴曲這一體裁形式極為重要的典範之作,更是古典音樂形式與浪漫主義音樂内容的完美結合。
勃拉姆斯(1833-1897)
關于勃拉姆斯的音樂,後人通常評價多憂郁深沉、艱澀難懂、過于嚴肅,不過他的第一、第二兩首小提琴奏鳴曲,卻出人意料地流露出作曲家輕松愉悅的創作心境和浪漫情懷。1878 年夏天,勃拉姆斯來到奧地利南部維爾塔湖畔的迷人而偏僻的小村莊度假。那時,他已完成了《第一交響曲》并着手寫作《第二交響曲》,同時從小提琴家好友約阿希姆精湛的演奏中獲得靈感,他邊欣賞着大自然的景色邊悠閑創作。次年,華麗優雅的《G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便應運而生。在作品的第三樂章中,勃拉姆斯運用了自己藝術歌曲《雨點之歌》(Op.59-3)的旋律,因而這首奏鳴曲也被人稱為“雨之歌”。樂曲于1879年11月首演。
《A 大調第二小提琴奏鳴曲》是勃拉姆斯最受歡迎的晚期作品之一,也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中最富有浪漫元素的作品,充滿着甜蜜歡愉,抒情又沉靜。1886年夏天,勃拉姆斯在瑞士小城圖恩湖畔租了一幢房子,過着悠閑惬意的日子。《第二小提琴奏鳴曲》創作于此時,故而也被稱為“圖恩湖奏鳴曲”。在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将更多的作曲技法與創作重點放在了鋼琴伴奏上,使得鋼琴部分的重要程度與小提琴齊駕并驅,鋼琴的演奏難度甚至不亞于鋼琴獨奏作品。樂曲于1886年12月在維也納首演,由小提琴家約瑟夫·赫爾梅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演奏,勃拉姆斯親自擔綱伴奏。
《D小調第三小提琴奏鳴曲》的創作開始于1886年,完成于1888年,是三首作品中最為輝煌飽滿的一首,也是三首作品中唯一的四樂章作品。勃拉姆斯把它獻給著名的指揮家馮·彪羅。同年的12月12日,樂曲首演于布達佩斯,由匈牙利著名的小提琴家耶諾·胡鮑伊(Jenő Hubay)擔任獨奏,勃拉姆斯親自演奏鋼琴。在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勃拉姆斯不斷接到好友病逝或病危的消息,這使得他心情極為沉痛,旋律中不可避免的帶有宿命的悲觀與憂郁氣息,但最終還是呈現出信念與希望,全曲結束在激動的快闆中。
曲目單
G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作品78
勃拉姆斯 曲
第一樂章 不太急的甚快闆
第二樂章 慢闆
第三樂章 極中庸的快闆
A大調第二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0
勃拉姆斯 曲
第一樂章 親切的快闆
第二樂章 安靜的行闆,平靜的-活潑的
第三樂章 優雅的小快闆,近乎行闆
——中場休息——
D小調第三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8
勃拉姆斯 曲
第一樂章 快闆
第二樂章 慢闆
第三樂章 不太急的快闆
第四樂章 很快的急闆
文案:思易
編輯:高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