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可以做到不動心

怎麼可以做到不動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08:02:26

怎麼可以做到不動心(如何做到處事不動心)1

今天我們繼續品《孟子·公孫醜》。

有一天公孫醜問孟子:“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有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

也就是如果齊王請老師當卿相,老師仁政的理想得以推行,那麼您的功業将不異于霸王之君,這樣您動心嗎?

這裡要重提一下前面的内容,孟子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來到齊國,是因為孟子審時度勢,認為在當下戰火紛飛的亂世,以齊國的國力、土地和人口如果能夠推行自己主張的仁政,那麼将事半功倍,天下有望回歸正統。

但此時,齊王還沒有接受孟子的主張,所以作為弟子的公孫醜就好奇的提出個如果,來看看孟子動不動心。

孟子回答他:“否!我四十不動心。”

孟子說在我四十歲的時候就已經不動心了。

這裡也就引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動心。

什麼是“不動心”?

如單純從這段文字字面去看,孟子所謂的“不動心”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沒有動心”。

好比單位空出來一個領導的職位,此時你又恰恰是最佳人選,那麼你想不想幹?隻要有想的念頭,那麼就叫動心。

那如此來分析,如果說齊王真的要拜孟子為相,那孟子會不動心嗎?

顯然不會啊,因為孟子來齊國的目的就是要拜相為政,推行自己仁政理念的。

可孟子說“不動心”,所以孟子所謂的“不動心”絕對不是我們平日裡說的“不心動”那麼簡單。

那麼孟子所謂的“不動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從古至今,各家學派其實都對這個“不動心”非常的動心,都在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釋“不動心”。

比如最為典型的就是宋明時期的理學,理學的心性本體論以及其一切功夫學養其實便都是圍繞着“不動心”這個概念展開的。

但絕大部分理學家的方向是靜坐觀心,隻管内求體悟,強行刻念制欲。

如此一來就會産生兩個問題,第一念欲是心性本能的發用,如何能夠強行讓其停止?況且有了一個時刻刻念制欲的念頭,這本就又是一念,這一念又該如何應對?

第二,一味靜坐觀心,似乎心靜如水,心已不動,但那不是真不動,而是因為無事可動,若此時突然來了事情,功夫多半瞬間便瓦解了。

所以,理學後期的乏力和無用也就這麼衍生出來了。

怎麼可以做到不動心(如何做到處事不動心)2

相比之下,理學的分支心學就好了很多,比如《傳習錄》記載陽明先生曾對孟子和告子的“不動心”進行過如下總結:“告子是硬把捉着此心,要他不動。孟子卻是集義到自然不動。”

告子的“硬把捉”就好比理學的強行刻念制欲,這是陽明先生對于告子的個人看法,至于事實怎樣,此處暫不考究,但至少孟子是認為“告子先我不動心”。

而陽明先生說“孟子卻是集義到自然不動”,要知道孟子自小孟母三遷求學,孟子本人又周遊列國,接觸過形形色色的遊客學者,曆經波折卻始終堅守孔門仁道,到了四十歲才做到了“不動心”。

所以,孟子的“不動心”用陽明心學的概念來講是“事上練”出來的,比起理學家們的靜坐空談,可是貨真價實的多。

我們可以回想,孔子曾經說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就與孟子的經曆和修養十分相似了,三十歲立志,經曆社會的風雨,到了四十歲了也算是活明白了,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麼了,所以也就沒有疑惑了。

沒有了對人生的疑惑,“心”還會輕易“動”嗎?

但問題又來了,既然強行止念制欲是不合理的,那麼孟子的老師子思以及師爺曾子一以貫之傳承下來的孔門心法又該如何解釋呢?

比如《大學》中講:“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這第一步“知止”豈不與前面陽明先生所述“硬把着”是一個意思了嗎?

這裡我們不妨借來隔壁佛家的心性觀點來增進理解。

其實不論儒家、佛家、道家還是什麼學派,都需要在心性管控的岔路口進行一個選擇,一條認為人可以強行止住念頭,而另一條則認為人止不了念頭。

這也就導緻學術分了家,其實所謂“止”也好,“無”也好,包括佛家的“空”也好,并不是指絕對意義上的徹底斷滅。

人的念頭就好比是洪水,川流不息,想要治理洪水,要靠引流,而不是堵截。

比如我們很熟悉的《六祖壇經》,六祖慧能曾說過:“去來自由,心體無滞,即是般若。”

怎麼可以做到不動心(如何做到處事不動心)3

人的念頭和意識是停止不住的,所謂的“止住”、“不動”的是心體本源,一呼一吸為一念,一念三千,讓各種念頭從心中流過,不受到牽扯,來即來,去即去,心還是原本那個心,這就是般若,就是智慧。

好比我們早晨一睜眼,心中空空蕩蕩,但人們往往是保持不住的,轉念間工作上的煩心事就來了,滞留在心中走不了了。

吃早飯也想,上班路上也想,人在吃飯走路,心卻不在,這就叫心體有滞,也就是“動心了”。

而應該怎麼做呢?

念頭一起一落,過去就過去了,吃飯就吃飯,走路就走路,心中随來随去,坦坦蕩蕩,六祖所謂“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當然不是說走路或是吃飯的時候就不能思考問題,思考本身也是一事,把它按照一事來對待,思考就認真思考,想明白就讓它過去,若暫時想不明白,就先不想,合适的時候再繼續想,而不是滞留心中成為雜念。

所以無論幹什麼,心都穩穩待在本位,所謂“知止而後能定”,“止”的不是念頭本身,而是“心”。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回頭去品孟子的心理,那便是拜相自然開心,不拜相也不灰心,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心中坦坦蕩蕩。

這也就是孟子所謂“不動心”的意思了。

這裡要注意,“不動心”是一種功夫境界,是在靜與動、有事與無事之間不迎不拒,修行而來的,不可走上執着于境界而忽略了功夫的錯誤路線。

那麼這個功夫具體怎麼來做呢?

其實公孫醜也有類似的疑問,這一點我們下次再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