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03 22:52:15

最近天氣連續高溫,不僅人受不了,就連車也受不了,發動機高溫的故障搞了幾個,換節溫器的,換風扇的,洗水箱的,等等,但今天這篇文章是寫發動機水溫低的,車子是奧迪2,0的A6L,2,0排量的,老客戶,這個車以前來檢查過,當時車主說,車子出現怪問題了,最近天氣很熱,但是車子發動後,不論跑多遠,開不開空調,水溫表都在50度,也就是水溫表的最低位置,維修師傅簡單處理了一下,好了,但還是不正常,還要進一步維修,車主當時沒時間,過一段時間修。上個星期六晚上來了,前邊出了事故,同時把水溫低的故障修好。廢話不說了,上圖一起分享。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奧迪車主天氣這麼熱)1

現在的時間和上圖比,已近過了8分鐘,水溫表濤聲依舊,正常情況是水溫已經到90度,而且是逐漸的升到90度,這個車的水溫表在最低,一動不動。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奧迪車主天氣這麼熱)2

圖中的是水箱的上下水管,摸上下水管溫度的溫度,溫度基本一樣,說明發動機的節溫器的大循環通道已經打開。這裡順便帶一句,如果發動機水溫高,摸上下兩個水管的溫度會相差很大,一個很熱,一個不熱,說明節溫器大循環的通道沒打開,節溫器壞掉了(不包括水泵,水泵壞掉還有别的現象)。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奧迪車主天氣這麼熱)3

剛才是初步檢查,修車靠數據,電腦讀取的發動機水溫是81度,最高的時候是89度,說明水溫傳感器是好的。在89度時開啟空調,散熱風扇工作,溫度降到81度。正常水溫表也應該顯示80多度,但是水溫表在最低還是一動不動。這個時候,應該判斷出問題了,水溫傳感器是好的,問題出在水溫表上。你如果這麼想,那就錯了,看下一步。怎麼解決的。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奧迪車主天氣這麼熱)4

這個時候要清除發動機故障碼,不論有沒有故障碼,都要清除故障碼。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奧迪車主天氣這麼熱)5

清除發動機的故障碼之後,發動機的水溫達80多度,和電腦的裡的溫度相符。但是問題還沒有決絕,這個發動機的水溫還是偏低,正常的水溫是在90度的位置,保持發動機溫度的節溫器,奧迪2.0的車節溫器剛開啟的溫度大概是在87度,全開的溫度92度,不可能80度就開啟了,問題還是出在節溫器上,節溫器的開啟溫度太低,引發動機溫度低的故障。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奧迪車主天氣這麼熱)6

節溫器已經拆掉,節溫器裝在進氣歧管下面,發電機也要拆掉,還有一些水管。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奧迪車主天氣這麼熱)7

新的節溫器,現在便宜了,300元。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奧迪車主天氣這麼熱)8

新的節溫器換上一切正常,試車,發動機溫度始終保持90度不變。

奧迪冬天啟動水溫升到多少(奧迪車主天氣這麼熱)9

簡單說一下,圖中藍色的是,節溫器控制發動機基本溫度的閥門,這個閥門關閉時,發動機的冷卻液經過右邊的小循環,發動機快速升溫,達到設定的溫度時。這個閥門開啟,發動機的冷卻液通向散熱水箱的通道就打開了,也就是大循環,發動機的冷卻液通過水箱散熱。這個閥門開啟晚或不開,發動機會高溫,相反,這個閥門開啟早,或開啟之後不關閉,關閉不嚴,發動機溫度會過低,如果在北方嚴寒地區,空調的暖風都不會有。發動機溫度低實際上對發動機的危害也非常大。這種危害是隐形的,容易忽視的,看看發動機溫度低的危害。

一,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磨損增加約50%~100%,主要是由于燃燒後生成物中的水蒸氣易冷凝成水與酸性氣體,形成酸類堆氣缸壁的侵蝕,沒有燃燒的燃料對摩擦表面(氣缸壁、活塞、活塞環)上面油膜的沖刷。不同屬性的金屬材料在低溫時的變化,破壞了正常的配合間隙,這些都會造成發動機磨損增加,影響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二、發動機的功率下降約25%,其原因是進入氣缸的可燃混合氣溫度太低,增發霧化不好,點燃困難或燃燒遲緩,氣缸壓力下降和潤滑條件變差、摩擦阻力增加,發動機功率耗于自身的摩擦。

三、油耗增加約10%~30%,其原因是燃料不能完全燃燒,造成油耗的浪費。

四、破壞了潤滑油的質量,原因是沒有燃燒的燃料滲透到曲軸箱裡面,使潤滑油變稀或變質,加重了運動件的摩擦和磨損。

這台奧迪車的故障點是節溫器的開啟溫度太低,開啟之後有關閉不嚴,引發的故障,和别的車比較特别的是,發動機的的節溫器出故障,發動機溫度過低時,水溫表不顯示實際的溫度,而是一點不顯示。這實際上是在報警,直觀提示駕駛員,盡快檢查,如果顯示實際溫度了,可能有的駕駛員認為發動機溫度不高就沒問題,繼續行駛,帶來更隐形的故障和磨損。

喜歡我的文章,不迷路,請關注,贊賞,分享,還有文章,在我的頭條号請閱讀,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