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白手起家的真實故事?5月的驕陽炙烤着陝北大地,子洲縣何家集鎮何家坪村的川地、峁梁上,處處洋溢着綠色的氣息,田間地頭上勤勞的村民早早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村主任葛小紅得抓緊時間維修灌溉管道,為全村山上種植的西瓜、玉米等做好灌溉的準備隻要村民發展農業産業,作為何家坪村村主任的葛小紅就大力支持,所有土地他免費給翻地、鋪管、播種,去定邊免費幫助群衆采購滴管材料,他經常說:“隻要村民能富起來,我苦點累點這都不算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70歲白手起家的真實故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5月的驕陽炙烤着陝北大地,子洲縣何家集鎮何家坪村的川地、峁梁上,處處洋溢着綠色的氣息,田間地頭上勤勞的村民早早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村主任葛小紅得抓緊時間維修灌溉管道,為全村山上種植的西瓜、玉米等做好灌溉的準備。隻要村民發展農業産業,作為何家坪村村主任的葛小紅就大力支持,所有土地他免費給翻地、鋪管、播種,去定邊免費幫助群衆采購滴管材料,他經常說:“隻要村民能富起來,我苦點累點這都不算啥。”
不顧家人勸阻,為村子謀劃起緻富路
十幾年前,葛小紅學會了開大貨車這門手藝,便開始在全國各地拉貨,細心的他在跑車的過程中,常常和全國各地發展較好的村民學習緻富經。同時,葛小紅還在西安北三環開着一家賓館,一年下來全家能收入30多萬元,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逢年過節回到何家坪村裡時,葛小紅看到昔日的村莊仍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村民仍然抱着靠天吃飯的耕種方式,隻守着一點川地種植玉米,收入十分微薄。“我們何家坪村是子洲縣的南大門,處在榆林和延安的接壤處,村莊也位于川地中間,子南公路從村中穿過,地理條件十分優越。”葛小紅說,優越的地理條件,政府每年也給村裡撥付了大量的款項,但是村子的發展仍然十分落後。這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也多次和當時的村主任、鎮政府領導交流過。
随着思考的深入,葛小紅決定留在村裡,開始自己的再一次種地創業。對于這一想法,家人們都不能理解。但是葛小紅說:“現在你們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還說不上來。村裡種地掙不下錢固然是事實,但是現在要舍掉咱們的小家庭,為了何家坪村這個大家庭,咱們村再也不能這樣發展下去了。”
2018年3月,葛小紅全家從西安搬回到何家坪村,開始了再一次的創業。當時的村委會領導随着任期結束,葛小紅也被推選為何家坪村委會主任。
兩次試種失敗,都沒能打擊他的積極性
葛小紅将村裡的種植情況摸排清楚後,認為村裡的種植作物比較單一,經濟作物較少,沒有形成規模化。2018年6月,葛小紅帶上村民、政府幹部去靖邊東坑考察學習當地的辣椒以及其他蔬菜種植,随後又到榆陽區馬鈴薯種植基地學習。
回到村裡後,葛小紅先後兩次跑到定邊縣白泥井鎮,自費買回1.8萬餘元的馬鈴薯種子,免費送給村裡愛種地的村民,幫助村民更換馬鈴薯品種。他自己也在山上、川地裡複墾撂荒土地30多畝,種植馬鈴薯,“當時川地裡使用滴灌技術種植,而山上仍然用的靠天吃飯方式,最後算下來川地裡收入不錯,山上因為天旱馬鈴薯産量較低,整體收入并不理想。”
第一次試種失敗,并沒有影響葛小紅的積極性。2019年,葛小紅再次前往子洲縣甘谷驿,買回了楊淩的紅薯苗,在山上種植了9畝左右的紅薯,全部使用農家肥,結果等到收貨的時候,紅薯确實長勢喜人,個頭一個比一個大,最大的紅薯竟然達到了4斤多。本以為這次找準了種植作物,能賣個好價錢,但是等到收紅薯的商販看完後,紅薯個頭太大不符合收購标準,最終隻能将這些紅薯磨成了粉末留下喂了牲畜。
帶領村民上山種西瓜收入可喜
2020年4月,葛小紅看着山上開墾出來的荒地,一個大膽的想法從他心裡萌發出來——大面積種西瓜。說幹就幹,葛小紅完善了灌溉管道等基礎設施,采用滴灌技術在山上開始種植山地西瓜。等到年底,下來收入十幾萬元。當時鎮政府的領導看完後希望他能帶動其他村民也上山種西瓜,于是多次動員村民和他上山發展經濟作物,“我覺得山上大有可為,收入也樂觀,自己一個人富裕不算富,全村人收入提高才算富裕。”
兩年連續種植西瓜大獲成功,2021年,葛小紅便動員群衆出去學習滴灌技術,帶動4戶村民上山發展山地西瓜種植産業,川地内20多戶村民種植西瓜。當年山上、川地種植西瓜的面積達到100多畝,葛小紅為上山種植西瓜的村民免費翻地、鋪地膜、技術指導等,并且在山地西瓜的土地上壓茬套種黃豆、蔬菜、馬鈴薯等經濟作物。
村民何文軍說,2020年他給葛小紅家幫忙種西瓜、收西瓜,看到西瓜的長勢以及收入後,認為這裡面有利可圖,便開始跟着葛小紅上山開始種植西瓜。2021年他在山上也種植了6畝西瓜,沒想到竟然賣了7萬餘元。
據了解,2021年,葛小紅種植總面積為16畝,西瓜收入14萬元,蔬菜、馬鈴薯等收入8萬元,總計收入22萬元。村民何文勝種植9畝西瓜收入10萬餘元,村民何文軍6畝西瓜收入7萬餘元,村民賀光雄5畝西瓜收入4萬多元,帶動群衆上山發展林下經濟收入總計達42萬餘元。
弟弟勸他一起做生意掙錢,都被他拒絕
提起老公葛小紅,喬彩彩說過去有些不理解他的做法,但是現在也是全力支持。
喬彩彩說,2021年6月份,當時因為天旱,隻能依靠抽水上山灌溉。有一天管道斷了七八次,白天沒有時間灌溉,晚上她就守在管道旁邊照看,終于輪到自己家裡準備開始澆灌瓜地時,另外一戶村民也在擔心管道出現問題,想提前澆灌自家的西瓜地,“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們老漢(葛小紅)立即就同意了,我當時就很不滿,守了一晚上好不容易能灌溉了,現在突然給了人家,有點想不通。但是我老漢說當初是咱們帶領人家上山種地,而且還是村主任負責村裡的事物,吃點虧這都不算什麼,後來我也就想明白了。”
“我弟弟對我回家種地也是不滿意的,今年正月還勸說我不要種地了,和他一起到榆林做點生意。他說,‘在村裡種地,辛苦勞累不說,何家坪村依靠個人是發展不起來的。’當我弟弟說完這些話以後,我就非常生氣,這種說法我不能接受。”葛小紅說,為這事兄弟兩人兩三個月沒有聯系,不過後來弟弟也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
注冊家庭農場,帶動農戶一起種植經濟作物
幾年下來,葛小紅已經總結出來一套适合何家坪村經濟發展增收的經驗,就是采用機械化、科學技術種植。今年春節剛過,他就動員群衆種植西瓜等能壓茬種植的作物,并組織有意向種植西瓜的群衆出去學習滴灌技術。今年在川地和山上全部采用滴灌技術,總計種植西瓜130餘畝(山地西瓜60餘畝,川地西瓜70餘畝),并注冊了家庭農場,帶動十幾戶農民發展西瓜、蔬菜等經濟作物。
子洲縣何家集鎮副鎮長馬靜說,葛小紅有一片熱誠的心,想帶領何家坪村村民富起來。他曾表示,個人富裕起來不算什麼,把全村村民帶動富起來,這才是他應該做的。今年何家坪村作為試點,在西瓜地裡套種其他林下經濟,預計每畝地的收入在2萬元左右。
華商報記者 郝錦龍 編輯 李快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