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正史記載,秦人剪滅六國的戰争是以摧枯拉朽般的氣勢完成的,秦軍以神武之風,迅速洗蕩了各國反抗的力量,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軍率先攻破與之相鄰的韓國。
秦國将滅韓作為翦滅六國的第一步,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深思。
1、韓國阻礙了秦國東進中原之路
韓國的地理位置特殊,秦軍東進中原,一般需要從函谷關出發,而函谷關的東邊,恰好是韓國的疆域。
秦國如果不滅掉韓國,日後攻打其餘諸國,都要從韓國借道,韓國是否會大方讓道,以及會不會在秦軍作戰之際切斷秦軍糧草,這些都是問題。
對秦國來說,最保險的解決方式就是搬開韓國這塊攔路石。
2、“遠交近攻”的國策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範雎為相,推行“遠交近攻”的策略。
公元前633年,晉文公設六卿,掌握晉國的軍政大權。晉平公時期,六卿相互傾軋,至公元前453年,六卿僅剩韓、趙、魏三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将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形成韓、趙、魏三國。
至此,韓、趙、魏成為了離秦國最近的三個國家。
秦國一開始将鬥争的重點放在近旁的韓、趙、魏三國身上,從而“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是王之尺”,這一策略還破壞了六國聯合抗秦的“合縱”策略。
3、韓國實力最弱
俗話說“柿子要挑軟的捏”,韓國相對于其他諸侯國就是那個“軟柿子”。
與秦國接壤的國家包括楚國、趙國、魏國和韓國。在這些國家裡,楚國和魏國都是大國,不好惹。
就連并非大國的趙國,也不容小觑。趙國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國名将白起坑殺了40萬士兵,實力嚴重受損。可是,趙國軍隊雄風猶存,在名将李牧的率領下還能在肥之戰(公元前232年)和番吾之戰(公元前232年)中,兩次擊敗秦軍。
相比之下,隻有韓國實力最弱,比較容易下手。
4、牆頭草人緣差
韓國實力弱,被秦、魏、楚三個大國包圍,韓國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隻好采取“見風使舵”的策略,哪個國家變得強大,就與它結盟;哪個國家落了下風,就聯合别國收拾它。
比如,在秦趙長平之戰,正是韓國将上黨地區獻給趙國引發的,這樣韓國就可以坐山觀虎鬥了。在戰國後期,韓國的策略就是盡量依附于強大的諸侯國,或者挑起諸侯國之間的大戰,以此實現明哲保身的目标。
基于此,盡管韓國在公元前230年已經俯首稱臣,但對于秦國來說,依然需要徹底解決掉這一顆“牆頭草”,以此避免夜長夢多。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國派内史騰率師十萬南下渡過黃河攻韓,一路勢如破竹,幾無抵抗,俘虜韓王安,韓國滅亡。
滅掉韓國後,秦國迅速拉開剪滅六國之勢——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滅韓。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将軍王翦破趙,克邯鄲。趙王遷投降,邯鄲成為秦的一個郡。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滅魏。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滅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滅燕,滅趙。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滅齊。
九年之間,秦掃六合,一一翦滅六國。
秦國完成了統一大業,赢政自稱“始皇帝”,中國曆史從此開始了新的紀元。
秦的統一,标志着中國進入了“大一統"政治的時代。
從此以後,由高度集權的中央政府對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成為曆史的定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