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在我們看來是最平常不過的吃食,一日三餐如果天天吃還會煩。然而在《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個吃饅頭的鏡頭,卻看哭了很多人。少安去縣城拉磚,掙了2000塊錢,他買了一袋白面,讓秀蓮破例蒸了一鍋白面馍。吃飯的時候,孫玉厚看也不看白面馍一眼,當少安給他遞到跟前時,他說了一句“給你奶奶和虎子吃就行”。
少安堅決遞給他,并且表明日後可以天天吃白面馍,他才遲疑地接下,放到手中,反複地端詳了好久,那神态,仿佛這就是無價的珍寶。他心情複雜地将饅頭放到嘴中,慢慢地品嘗着,哽咽着說“真甜”。
此時的孫玉厚心情複雜地吃着白面馍,連掉在褲子上細如米粒一樣的馍渣也一點點地撿起來放到口中。一旁吃飯的少安,少平都哭了。對于農民而言,不愁吃飯是他們畢生奮鬥的目标,他們最基本的要求和最主要的問題就都解決了,囤裡有糧,心裡不慌,能實現饅頭自由,這是他以前根本就不敢想的事。
孫玉厚是個貧苦了一輩子的人,上邊有一個失明的老娘,下面有四個孩子。貧苦的他日常吃飯隻能喝黑豆高粱湯,隔一兩天才能蒸一頓高粱面馍,還得先緊着年邁的老娘和長身體的孩子先吃。他們家一年到頭也能分幾鬥麥子,平時根本舍不得吃,隻有到了逢年過年的時候,才舍得蒸幾個給年邁的奶奶吃。
孫玉厚十幾歲父親就去世了,留下多病小腳的老娘和五歲的弟弟。山裡門外的事都擱在他一個人肩上。家中沒地可種,他就給别人攬工,養活母親和弟弟。靠自己的能力,和同是窮人的少安娘結了婚。雖然日子窮得叮當響,可是少安娘脾氣性格好,他們的日子過得很和氣。
孫玉厚雖然很窮,但是在雙水村算有魄力和遠見的人。他認為睜眼瞎會受氣,從古到今,世界是識字人的天下,就算是再窮,他也要讓弟弟孫玉亭讀書,他希望孫玉亭能成為孫家的人物。
想想,在這樣缺衣少食的時候,農村有幾個人讀書,他卻咬牙供弟弟上學。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因為連年戰亂,家鄉的學校停辦了,他托關系将玉亭送到了山西柳林鎮去學習,支持弟弟異地求學,該有多大的魄力。他供弟弟讀到初中畢業,直到他成為太原鋼鐵廠的工人。
到他子女這一代,他也是盡量讓孩子們讀書,無奈負擔太重,蘭花沒有機會讀書。但是條件稍微有點變化,他就堅持讓少安,少平,蘭香讀書,哪怕自己再苦再累。可以這麼說,孫玉厚就是土壤,就是鋪路石,他用他的辛苦成就着他的弟弟和兒女。
孫玉亭受不了苦,困難時期要回到雙水村後,要在家裡找媳婦。孫玉厚又将自己住的窯洞騰出來給他用,毫無怨言地替弟弟解決了婚姻大事,并且在他們成婚之後盡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幫他們。老母親一直跟着他,這個最底層的農民,一生都在勤勞中過着缺衣少食的貧窮日子。
就是這樣一個貧苦平凡的老農,他的幾個孩子卻個個懂事上進。蘭花沒文化,勤勞懂事,家裡地裡的活都能拿得起,中國傳統女性的特點在她身上得以體現。少安讀完高小回家務農,身上卻有一股子悍勁,最終成了鄉親們敬佩的農民企業家。少平懷揣夢想走出農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蘭香自幼懂事,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名牌大學留在省城。孩子們如此自尊自強,和孫玉厚質樸厚重的性格不無關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孫玉厚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着孩子們。做人本分,窮也要有志氣,這是他的人格魅力。作為父親,他就像一座山,一棵大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将愛撒向了他們。孫蘭花因為嫁給了逛鬼王滿銀,日子過得很苦,他竭力幫女兒。
少安因為家裡窮沒有當地的姑娘願意嫁,他到處張羅打聽給他尋親。為了不拖累孫少安的日子,他堅決地和少安分了家。可是當少安的磚廠失敗,賠光本錢的時候,他又立刻和少平商量,拿出少平給自己的一千塊錢,支持少安恢複生産。他是一個慈愛盡職的母親,孩子們對他都很感恩,也毫無怨言,雖然孫玉厚大半輩子貧窮,但是他人格上是富有的,他是值得尊重的父親,是天一樣的父親,緻敬中國式的好父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