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頭疼怎麼辦?相信不少大學生都因為畢業論文這件事而感到頭疼。
6000個字,可不是說寫就能寫的,往往絞盡腦汁卻1000個字都憋不出來。
我們先來看一下論文的基本結構:
1.論文題目;2.目錄; 3.提要; 4.關鍵詞或主題詞;5.論文正文;6.參考文獻。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論文正文,這也就是大多數大學生的頭疼所在,要麼就是字數不夠,要麼就是完完全全沒有頭緒怎麼寫。
其實隻要去好好研究論文主題,6000字不在話下。那麼現在就來了解一下幾個實用的論文研究方法吧。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
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等等,這裡不一一列舉。
我們隻說的一個最常用的——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離散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
它綜合運用曆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地,周密地和系統地了解。
并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而這其中問卷調查法是最常用的,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
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制成表式,分發或者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簡單地說,就是發問卷,讓他人填寫,然後收集寫好的問卷,根據他人填寫的回答進行研究,從而得出自己論文的總結。
我們來說說調查法的好處。
調查法是以作者為主體的身份出現,其目的性要比其他的論文研究方法強一些。
時間相對耗時短,地點相對固定。
而且調查是被世界公認了的認識事物的有效方法,在寫政治論文,社科論文,篇長的應用文如:
調查報告,經濟活動分拆,準備材料等的文章上效果尤佳。
寫有些科技領域如:
地理,農業,地質考古,建築等方面的論文,調查法更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獲取第一手材料的好辦法。
這些材料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你論文的字數,并且提高你論文的可信度。
常用的調查方法主要有:
重點調查,典型調查和抽樣調查。重點調查是在一定範圍内選取重點調查對象進行調查的方法,比如針對某些具體政策落實情況研究,要重點調查這項政策相關對象。
典型調查是指在一定的調查範圍内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對象進行調查的方法,選取特定的對象,這些對象具有某種代表性。
隻要了解這些對象就能了解這一類事物。其實這就是揭破麻雀的方法。
所以要搞好典型調查,關鍵是選好典型。
抽樣調查是在一定的調查範圍内抽出部分樣本作為對象進行調查,然後以其結果推算出調查中總體的一般情況的方法。
抽樣調查是目前使用得較多的一種社會調查方法。
抽樣調查基本上是可随機抽樣或非随機抽樣,選擇哪種抽樣調查方法取決與研究的實際需要。
調查常用的具體方法有:
開會,訪談現場勘察,發問卷等。
開會就是研究者将研究的問題抛向到會的成員,希望他們提出建議或談自己的看法的一種方式。
訪談就是研究者與訪談對象進行面對面進行的方法,主要有個人訪談,群體訪談等,現場勘察就是親臨現場了解情況。
其實寫論文并不難,選擇對了研究方法,你就成功了一半。
關注@何老師的論文通問刊物、查刊期,每天分享期刊資訊,評職加分快人一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