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1 02:28:06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優美的旋律依然回響至今。這首廣為傳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被譽為20世紀最優美的歌詞。

2017年,樸樹在演唱會上演唱這首詞時,突然淚流失語,哽咽不止。他說:如果這首詞是我寫的,我當場死這兒都可以!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亦才亦禅的李叔同與送别)1

01 故人雪别離,妙曲傳佳世

同是一個冬日,1915年的舊上海,大雪紛飛,一片凄涼。“天涯五友”之一的許幻園站在一處庭院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妻子,日籍人),低沉着說:叔同兄,我家破産了,咱們後會有期!

說完,許幻園轉身而去,淚灑長街。

李叔同與許幻園,袁希濂、蔡小香、張小樓義結金蘭,号稱“天涯五友”,常于城南草堂一起讨論詩詞歌賦。幾人皆為舊上海灘新學界的傳奇人物,志同道合,形同莫逆,為靈魂好友。

許幻園離去後,李叔同傷心不已,望着他的背影,在茫茫大雪中站了一個多小時。返身回屋後,讓葉子小姐彈琴,他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傳世佳作。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亦才亦禅的李叔同與送别)2

這首歌用長亭、古道、芳草、笛聲、夕陽等事物,勾勒出一幅凄美而寂靜的畫面,讓我們似幻見兩位摯友揮手離别的惆怅景象,将背井離鄉的旅人和遊子帶入古道西風、柳絲依依、笛聲凄凄的深邃凄清的意境中,令無數國人為之癡迷。

李叔同寫的是人間的離别之情,述的是人間美好之緣,構築的卻是人生的天問風景。從歌詞的字裡行間,我們也感悟到人間事事本無常的道理。

這首歌是李叔同含淚而作,也是他留在凡塵的最後一念。一年後,李叔同決定長伴青燈,醉心于佛法和詩詞書畫。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亦才亦禅的李叔同與送别)3

02 詞曲并非原創,意境遠超凡塵

《送别》應該是我國最早的通俗歌曲,可是中國音樂史卻說黎錦晖的《毛毛雨》才是我國最早的通俗歌曲,原因是李叔同的《送别》不是原創,而是根據已有的曲子填詞的。

這首歌确實不是原創,其曲用的是美國的一首曲子,歌詞是化用日本一首歌的歌詞。

《送别》依照的樂曲是1851年,美國作曲家奧特威的創作的歌曲,這首歌曲翻譯成中文,名為《夢見家和母親》。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亦才亦禅的李叔同與送别)4

這首歌旋律優美,歌詞帶有明顯的傷感色彩,很符合人們因為戰争不得不離開家鄉的感傷心理,所以在美國南北戰争時期傳遍整個美國,并且在19世紀末流傳到了日本。

日本音樂家犬童球溪于1907年為這首《夢見家和母親》重新填寫了日語歌詞,取名叫《旅愁》,歌詞翻譯成中文為:

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

獨自惆怅歎飄零,寒光照孤影。

對比李叔同的《送别》和犬童球溪的《旅愁》,兩首歌的情調極為相似,但意境卻有明顯的高下之分。

《旅愁》表達的是一種直白淺顯的傷感之情;而《送别》意境深邃、形象生動、情緒濃重,詞曲的配合十分貼切,可謂天衣無縫,展現出一種含蓄典雅的美,可以說是我國最經典的歌詞之一。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亦才亦禅的李叔同與送别)5

03 初見驚若天人,終現緣為高僧

李叔同于1880年出生于天津的一個巨富家庭。出生時,有喜鵲口銜松枝送至産房,他将這根松枝一直帶在身邊,相伴他走過曲折又神奇的一生,終生不離。

他才高八鬥,音樂、繪畫、戲劇樣樣精通,被稱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奇才。然而,他卻在鼎盛之年,轉身遁入空門,與青燈古佛相伴。

李叔同,既是一代高僧,又是才華橫溢的音樂、美術教育家,書法家和戲劇活動家。他以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恺、音樂家劉質平等大師。

李叔同傳奇的一生裡貢獻了多個“第一”:

他是第一個學習美術的留學生。

他創立中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演出話劇《茶花女》,也是國人上演的第一部話劇。

他編纂了中國第一本音樂期刊《音樂小雜志》,國内第一個用五線譜作曲的也是他。

李叔同還是中國油畫之鼻祖,是最早在中國介紹西洋畫知識的人,也是第一個聘用裸體模特教學的人……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亦才亦禅的李叔同與送别)6

李家潛心向佛,因受佛法熏陶,兒時的李叔同便喜歡上了念經時的空靈感受,或許那時他已埋下出家為僧的種子。

後來一夜之間,桐達李家破産了。從日本留學回國後,努力求生的李叔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在浙江師範的經曆,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淨和平淡,像是找到了少時讀佛經的感覺,卻又比那時更清明。機緣巧合,他嘗試了斷食療法,感覺就像脫胎換骨過一樣,從未有過的輕松感。

1916年,李叔同寫下“一花一葉,孤芳緻潔。昏波不染,成就慧業。”入山斷食後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度衆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于1942年10月圓寂于泉州。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亦才亦禅的李叔同與送别)7

命運往往走到一個點之後,就會鬥轉星移。看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才發現一個人最好的活法不過是: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