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人世間最美的風景;
歸途,大千世界最溫情的道路!
對于旅居他鄉,而又回不到故土的人而言,一聲對家的問候,蘊藏了多少心緒;一封思念的家書,飽蘸了多少辛酸。。。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首唐朝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是著名的思鄉之作。此詩以凝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節,作者在北固山下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走下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其家在中原,人在江南,神馳故裡的飄泊羁旅之情,透過字裡行間,躍然紙上。
次聯的“潮平兩岸闊”,寫的恢宏闊達。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下一句“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隻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這句詩的妙處,就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裡行船,轉彎抹角,手忙腳亂,什麼情調也不會有的。如果在三峽行船,波翻浪湧,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呈現。
讀到第三聯,就知道作者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
這一聯曆來脍炙人口。“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既是時序的交替,也是匆匆不待的惋惜。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也是情理之中。這兩句還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摹景物,狀寫節令之中,蘊含着一種生活的理趣。這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木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有吧。
相傳,當時的宰相張說極為欣賞這首詩,曾經親自書寫其中的名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并懸挂于宰相政事堂上,傳為美談。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于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裡人。
全篇籠罩着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尤其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其中的“鄉書”、“歸雁”與之前的“客路”、“行舟”遙相呼應,将那無盡的鄉愁渲染開來,意境悠遠,令人唏噓。
家,一個承載鄉愁的所在;
家,一個魂系夢牽的地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