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第一次聽說這句話,是在郭德綱相聲上,當時還覺得很有意思,同時也會疑惑,73、84為什麼會被古人認為是人生命的兩道坎,難不成越過了73的坎,就能多活11年,那麼多死于73-84之間的人又怎麼解釋呢?而且,在古代來說,60歲已經算是高齡,為什麼這個門檻設置這麼高?另外還有那麼多超過84歲的老壽星,甚至百歲、百二十歲都有記載,他們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嗎?
七十三、八十四
說起來,73歲和84歲,确實是古人為生命設置的兩道坎,為什麼呢?
托儒家學說的服,中國曆史上出過兩大聖人,分别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和他的繼承者亞聖孟子。據傳說,聖人孔子活了73歲、亞聖孟子活了84歲,你想想,思想道德無比高尚的兩位聖人,才活了73、84這個年齡,你一個普通人,何德何能超越他們,活更多的年紀呢?
再者,聖人都跨不過去的坎,你普通人又憑什麼跨過去呢?于是乎人們就認為,你一個破普通人膽敢超越聖人,連閻王爺都看不過去這種自大的行為,所以你不死是吧,閻王爺親自去抓你,嫩死你。
這當然是玩笑嘛,其中也包含着後人對兩位先聖的崇敬之情,但話是這麼說,也沒見誰到了84歲,堅持着不能超越聖人的思想,上個吊什麼的。話說回來,孟子亞聖84歲,超越了聖人孔子73歲,亞聖能超越聖人,普通人為什麼不能超越亞聖呢?
所以說,這句話當個樂兒聽就行了,沒人會傻到把這話當做治黨方針,嚴格執行,更多是在民間故事、評說演義中較為常見。
古人的壽命
在古代,無論中外,人類的平均壽命都不長,要知道,古代人到47歲,就稱“晚途”了,一聽就是個夕陽無限好的稱呼,杜甫有詩“晚歲迫偷生”,那年他才46歲而已,蘇轼更誇張,寫“老夫聊發少年狂”,實際上他寫《江城子·密州出獵》時才38歲,可見,在古代,40歲左右的男人,就能自稱老夫了。
放到現在,男人四十一枝花,老杜才剛剛綻放,老蘇還是花骨朵。
為什麼古代人類平均壽命不高呢?主要是受限于醫療水平,病毒這種事兒,自古就是清理人類的核武器,一場瘟疫下來,無論男女老少一律平等,全國人口驟降;其次,生活水平也是個問題,古代新生兒死亡率超高,好不容易熬過了新生階段,還要面臨家裡吃不起飯被賣掉或者餓死的命運,最黑暗時期出現過易子而食、人吃人的恐怖景象。直到全球進入工業化,解決了糧食生産力的問題,餓死人這一現象才逐步緩解;第三就是自然災害了,地震、台風、洪水、火山,大自然威力無窮,人類千萬别與自然抗衡,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類。
種種問題綜合起來,人類平均壽命自然就不高了。
杜甫詩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你看,70歲已經是個超級了不起的高手年齡了,對大多數故人來說,73、84是一種奢望,既然達不到,那生命之坎随便設置到哪裡,不都一樣嘛。
别說古代,就《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2016年預期的人均壽命也不過從76.5提高到了76.7歲,剛剛超越了聖人,距離亞聖還有老長一段距離,但新生兒和産婦死亡率都有下降,這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所以說啊,與其杞人憂天,去擔憂什麼73、84的坎,不如加強身體鍛煉,先活到73歲,再考慮其他問題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