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德經中的德與勢

道德經中的德與勢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08:38:08

道德是衡量人們行為的準則,道德也是做人的根本。遵照道德準則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善行及其它舉動,是人們追求道德的法門。學人應當以道的行為規範為準則,由善聚德,自然進入德行圓滿、無善無惡的境界中,與道相合。道德,道德,道與德的關系是怎樣的?我們一起看看《道德經》裡是如何闡述“道”與“德”的關系的吧!

道德經中的德與勢(道與德的關系是怎樣的)1

第二十一章

帛書版: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①,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②。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③,其名不去,以順衆父。吾何以知衆父之然也,以此。傳世版: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版本差異:① 道之物:傳世版是“道之為物”,把“道”往“物”的方向靠。“道之物”可以直譯為“道這個東西”,把道當作一個“物”來講,而并不是說“道就是物”。但“道之為物”,卻是明明白白地說“道”是“物”了。也有理解成道生物的過程,不過牽強不通。② 中有情:傳世版是“中有精”,也同樣是在把“道”物化。“情”這個字,指“實情、情狀、情形”,表示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代表真實的存在。無論是虛的“事”,還是實的“物”,都可通用。而“精”,卻是指“物的細微成份”,專用于物了。把“道”作“精微”之物來講,以“有”來作為萬物本源,并不符合道家貴“虛”,以“無”為本的一貫思想。③ 自今及古:傳世版為“自古及今”,更改了“今”、“古”的順序,或是為了與《道德經》第十四章被篡改過的“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相對應。如果是原本的“執今之道,以禦今之有,以知古始”,正應該是“自今及古”才是。

道德經中的德與勢(道與德的關系是怎樣的)2

直譯:

很高深的“德”的形态,是遵循于道的。“道”這個東西,你隻有在恍然不覺、若無所知的狀态下才能感知到它。忽忽恍恍的,你就會覺察到它的意象了。恍恍忽忽的,它進一步具體表現出形體了。它是那麼的幽遠,又深邃,其中存在可以讓我們察知的實情。它呈現出來的情狀是那麼的真實,因為其中對應着固定不變的規律。從當今上溯到遠古,都存在它的名字,以指向萬物的源始。我是如何知道萬物的始源規律情況的呢?就是因為我知道了道的規律。解讀:

這章講的是“道”的層次性,把道拆分開了看看裡面都有什麼。道先看到“象”、“物”、“精”、“信”這幾個層次的東西。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在這裡講了道和德的關系,道是德的内在核心,德是道的外在體現。道是我們這個世界内在運行的規律,德是根據道制定出來的規律和法則。“衆父”,是指萬物的源始;“順”,本義是“指向一個方向”。從今天到遠古,它都在其中發揮着作用,就好像一條繩索一般,貫穿古今。所以我們從當下沿着繩索望過去,就能看到萬物的起始本源,也就是“衆父”。

從古到今,道德這個名字一直在世間流傳,因為道德是衡量衆生行為的準則。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載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隻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載體,是道的體現,是我們能看到的内心的展現,是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系。

道德經中的德與勢(道與德的關系是怎樣的)3

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德是道真氣在個體中聚集的顯現。德的生成及表現,完全依據“道”的準則。有德必定有道,有道才能生德。道德之容貌,空空無物;道德是道性的顯現。德性即道性,空虛混沌,無善無惡。"恍"是人們有限觀念對無限事物觀念的反映,"忽"是人的有限意念對無限創造意念的造意。二者簡單講,就是人們對可解釋的、不可解釋的現實事物的一種意念。

道德的體現和作用,模糊、混沌、迷離難于捉摸。在混沌模糊之中,好像有道的形象;在迷離瞬息之間又好像有很現實的事物存在。道深遠曲折,深奧迷蒙,五行之運,生萬物而不窮;其精渾樸純真,确信其生化萬物,"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這種精神永不凋敝,恒常不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