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麻省理工學院和清華哪個好

麻省理工學院和清華哪個好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8 20:49:51

麻省理工學院和清華哪個好(清華大學博士美國訪學歸來)1

在麻省理工學院大草坪前,與主樓Killian Court (俗稱“大圓頂”)的合影

時間過得飛快,在麻省理工學院為期六個月的訪學生活即将要結束了。回憶半年來學習與工作上的點點滴滴,感觸很多,這其中有許多麻省理工的優點值得我們中國的高校去學習,也有一些缺點和不足需要我們去避免,甚至引以為戒。

Mind and Hand:在科研中提升自我

2018年的3月1日,抵達波士頓的第二天清晨,顧不上尚未倒過來的時差和旅行的疲憊,我就匆匆從位于薩默維爾鎮的租住地,趕往位于劍橋鎮的麻省理工學院報到。

麻省理工學院的各棟建築散落在劍橋鎮東南角的查爾斯河河畔,隔着查爾斯河與波士頓的後灣區相望,校區基本構成一個鈍角三角形。跟随手機導航走了許久,卻遲遲沒有找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大門入口,這讓我不禁焦急起來。直到遇到一位身穿帶有MIT标志衣服的同學,攔住一問才知道,原來我已經身處麻省理工校園之中了——和國内的大部分高校不同,麻省理工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學校。校内外所有的道路都是直接相通的,校外的人和車可以毫無阻礙地進出校園,各個院系的系館也沒有門衛,遊客均可自由出入。雖然時不時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前來參觀,但整個校園依然顯得有條不紊、秩序井然。我和麻省理工的第一次邂逅就在這樣一種不知不覺的狀态下發生了,真可謂是“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這也是麻省理工這所世界名校留給我的第一印象。

2017-18年度,麻省理工學院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世界第四、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五,其材料學科更是長期位居全美第一。雖然在各種各樣的非金屬材料、功能材料、納米材料日益占據美國各個高校材料學科研究熱點的背景下,我所研究的傳統金屬結構材料越來越不占主流,但是素來擁有物理冶金背景的麻省理工材料系,還是保留了一支短小精悍的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隊伍,這一點實屬不易。而我在麻省理工的合作導師,材料系的C.Cem Tasan教授,就是這為數不多的隊伍中的一員。他從世界著名的金屬研究重鎮——位于德國杜塞爾多夫的馬克斯·普朗克鋼鐵研究所入職麻省理工還不到三年,就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獨立研究團隊,共有博士後三名,博士生七名,訪問學者和訪問生三名。

第一次和Tasan教授見面,他就立刻和我約定了每周固定的讨論時間。在他的課題組裡,每位成員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每周和他讨論科研進展,以确保導師可以随時掌握學生的狀況。在Tasan教授的日程表上,每位成員的項目進展情況标示得密密麻麻:有的處在項目開題階段,有的處在實驗和數據收集階段,有的處在數據後處理階段,有的處在文章撰寫階段,還有的處在投稿階段……根據不同的進展情況,每周的讨論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這種有效的時間管理令我印象深刻,它有力地确保了組内科研活動的高效運轉,值得我校的課題組學習借鑒。

麻省理工對實驗室的安全也十分重視。和導師敲定課題細節之後的第一時間,我就想投入工作,結果卻被實驗室的管理員告知沒有進入實驗室的權限。原來是因為我還沒有完成學校規定的安全培訓課程

麻省理工的安全培訓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實驗安全知識培訓,在網上進行。學生浏覽每一章節的幻燈片後,需要回答相應的課後習題,隻有正确率達到60%以上才能通過。所有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博士生、訪問生都必須參加;第二層次則是每個實驗室根據自身情況組織的單獨培訓,包括危險源的識别,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實驗儀器的操作須知等等,由實驗室的工程師負責組織考核,該實驗室所屬的研究生必須參加。在完成了上述兩項安全培訓之後,我才終于開始了我的實驗之旅。

麻省理工的校訓是“Mind and Hand”,意在強調學生不僅要有堅實的理論分析能力,也必須具備很強的實驗動手能力。以前在清華做實驗,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自己動手,比如加工試樣,隻需要把CAD圖紙畫好,直接交給機加工師傅即可;又比如拍攝試樣的電鏡照片,隻需要自己坐在一邊,告訴電鏡工程師用多大的倍數觀察哪些位置、哪些區域即可,并不需要自己操作電鏡。

麻省理工學院和清華哪個好(清華大學博士美國訪學歸來)2

然而,在麻省理工,這一切都需要自己來動手了:在線切割設備上切取試樣,切割絲的運行軌迹需要精心設計,遇到一些複雜的幾何結構如何處理,如何選取合适的切割參數,都讓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學習電鏡的操作,對我來說更加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失去了工程師的幫助,我必須自己學會圖像的對焦、對中、消象散,然後設置各種合适的觀測參數,有時候還需要轉動和傾轉樣品台,卻又要格外小心,不能讓試樣撞上電鏡真空腔内安裝的各種探頭……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我才終于掌握了這些設備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備了進入實驗室開展科研工作的資格

Tasan教授課題組的組會安排在每周四的下午,由一個45分鐘左右的長報告和一個15分鐘左右的短報告組成。報告中的讨論也相當活躍,大家可以随時打斷報告人,就不明白的地方進行讨論和商榷,充滿了學術民主氛圍。開始時,由于英語口語不熟練,我還不太敢随便插嘴提問。Tasan教授看出了我沉默的原因,便鼓勵我勇敢提問,他說即使說的不規範也不要緊,隻要大家能理解我表達的意思就行。于是我開始勇敢地參與組會讨論,雖然英語講得并不流利,時不時地夾雜一些語法錯誤和中式英語的不正确表述,但總算是正常地參與學術讨論了。

整個訪學期間,我一共做了三次長報告、一次短報告,口語水平也随之提高了許多,英語水平确實需要語言環境才能不斷地進步和提高。相較之下,我們清華大學雖然是國内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大學之一,但是研究生還是普遍比較缺乏英語口語鍛煉的機會。希望以後除了一般性的英語課程之外,學校能夠更加重視研究生學術英語能力,尤其是口語能力的培養,這對我們日後融入國際學術圈,進行國際性學術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國内外高等教育的制度差異

在Tasan教授課題組工作期間,我也和組裡的麻省理工博士生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并從和他們的交流中了解到了這裡的博士生培養制度。總體而言,MIT的許多制度和國内是比較類似的:博士生入學後,首先需要經曆一年的課程學習,修完四門必修課程,然後必須通過嚴格的博士生資格考試環節。博資考有一次補考機會,如果兩次都不能通過,就隻能拿碩士學位畢業,或者轉學去其他學校。博士生的開題環節也異常嚴格,由系裡相關領域的教授組成專門的開題答辯委員會,每次都會有很高的淘汰率,這也是美國“寬進嚴出”培養模式的特點之一。

但與清華不同的是,麻省理工材料系對博士生畢業時的文章發表數量沒有專門的規定,隻要博士學位論文的質量達到畢業要求、能夠通過答辯委員會的認可,就可以畢業,并不強求一定要發表多少數量的文章。相反,如果學位論文的質量達不到要求,即使在讀期間發表了很多文章,仍然是不給予通過的。在這一點上,也希望我們清華可以制定更加靈活的政策,更全面地、積極地評價一名博士生是否達到畢業标準。

而在學校的組織結構和權力運行上,麻省理工非常注重學術自治,而非行政主導。學校的科研活動以各個教授的課題組為基本單元獨立運行,校長和系主任不會過多的影響和幹涉。甚至說,校長的職責僅僅是代表麻省理工出席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儀式等隆重的活動,平時就顯得很“沒存在感”。

與此同時,學校也非常尊重每一位教授自主選擇科研方向與課題,不會制定過多的學術指标去要求教授完成;當然,教授們也必須對自己的科研方向負責,如果因為選擇了不合适的方向導緻科研經費缺乏,或者學生無法畢業、甚至招收不到學生,學校也不會替教授去承擔任何後果。實質上,這也是美國的基本政治經濟制度在學術領域的體現,即“小政府、大自治,自由競争”的邏輯。當然,必須要指出的是,去行政化并不是去政治化——隻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政治活動在這所學校裡留下的痕迹:美國兩大政黨在麻省理工中都有自己的組織,比如民主黨人反對特朗普政府強制遣送非法移民的宣傳單就經常散發到我們實驗室中。此外麻省理工也非常注重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主樓大廳的牆壁上高懸着在二戰中為美國犧牲的麻省理工校友的名字,這一點和清華設置英烈紀念碑的理念不謀而合。

麻省理工學院和清華哪個好(清華大學博士美國訪學歸來)3

名校亦有不足

作為一所國際頂尖高校,麻省理工當然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但不是所有的制度都值得我們不加甄别地照抄照搬,甚至有一些不足是需要注意規避的。

第一,麻省理工的本科生、研究生招生均采取“申請—審核制”,學業成績(課程績點)和标準化考試成績(本科的SAT和研究生的GRE)隻作為參考之一,而學生在科研經曆、社會活動等方面的背景則是決定是否錄取的重要因素。這一機制固然有利于招收更多的精英學生,卻很能保證招生的公平性。在Tasan教授的課題組裡,我就遇到了一位韓國某官員之子正在做暑期研究,他高中都還沒有畢業,甚至不具備從事科研所需要的基本知識框架,就已經在父親的安排下,進過麻省理工兩位教授的課題組了。

六周時間内,他其實什麼工作也沒做出來,但出于将來申請本科學校的目的,還是硬生生地利用組裡博士生的一些數據給他“造”出了一篇文章,為他的簡曆上增添了“光輝的一筆”。而對于普通家庭的子女來說,恐怕是很難有這樣的機會的,這也就造成了美國名校招生極大的不公平性。相比之下,我國的高考制度雖然存在着某些問題,卻相對能夠保證絕大多數人獲得平等的入學機會。目前,中國也正在推動本科招生和研究生招生改革,在這一過程中,教育公平必須得到嚴格的監督和保障。

第二,麻省理工的市場化運作,也導緻了學生的社會保障不足。學校沒有專門的公共食堂,所有的餐廳都和校外一樣是市場化運營,不享受政府補貼,因而飲食價格異常高昂,往往一頓飯就要需要花費10美元以上。而在清華,隻需要刷學生卡,花10元人民币就可以在學校食堂吃上一頓很不錯的飯菜,兩者不可同日而語;麻省理工學生公寓的住宿費更是比一般校外房屋的租金還要高,達到1000美元/月以上。而在清華,學生宿舍的住宿費遠遠低于北京市房屋的一般租金;醫療方面,麻省理工的學生都需要自費購買昂貴的醫療保險,而清華的學生都可以享受校醫院的公費醫療……以上種種,都造成了美國的頂尖教育為精英階層所壟斷,底層群衆很難負擔得起這樣的教育成本。

第三,雖然美國社會曆經了南北戰争和黑人平權運動的洗禮,但是在今天麻省理工的教授隊伍中,仍然殘存着一些種族歧視的痕迹。比如,有些教授對中國學生持有一定的偏見,在招生和獎學金的授予上對西方學生有傾斜,甚至在學術上對中國學生和學者不甚友好。據一些中國籍的學生反映,麻省理工材料系某位擔任知名雜志主編的教授,對中國學者和中國機構署名投送的稿件,幾乎每次都不予送審就直接拒稿,而對來自西方國家學生的稿件則大開綠燈。這樣的做法不僅侵害了中國學者的權益,也對學術的公平和公正有着極大的損害。相對而言,清華對待外國留學生的态度還是相當友好的,我們也應該極力規避生活中、學術上類似種族歧視問題的出現,體現出清華大學海納百川的胸襟。

總的來說,為期六個月的麻省理工訪學之行,讓我學到了很多、感受了很多。在完成既定科研任務的同時,我也體會到了國内外高等教育的制度差異,認識到了中國高等教育的不足之處和優勢所在,非常有意義。正像魯迅先生在多年以前提倡過的“拿來主義”那樣,在清華響應黨和國家的号召、努力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今天,我也希望母校可以揚長避短,辯證地吸取麻省理工的先進經驗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注意避免照抄照搬,也避免麻省理工存在的一些問題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隻要通過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的不懈努力和奮鬥,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清華一定可以屹立于世界名校之林,像今天的麻省理工學院那樣,成為世界各國學子紛紛向往之地!

本文來源: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芮少石同學的訪學總結報告 編輯:邵正隆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徐思羽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學生記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