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怎麼理性投資?光明網訊(記者 陶媛 張慕琛)2020年以來,美股數次熔斷、史上首次出現“負油價”,不少業内人士認為,金融投資市場不斷出現黑天鵝或成新常态而随着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對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期《金融光明論》以“中小投資者如何做好自我保護”為主題,邀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長聘副教授、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卓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産業部副主任、研究員卞永祖進行獨家解讀,向網友介紹風險控制、風險分散的概念與做法,助其樹立正确科學的投資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投資者怎麼理性投資?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光明網訊(記者 陶媛 張慕琛)2020年以來,美股數次熔斷、史上首次出現“負油價”,不少業内人士認為,金融投資市場不斷出現黑天鵝或成新常态。而随着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對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期《金融光明論》以“中小投資者如何做好自我保護”為主題,邀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長聘副教授、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卓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産業部副主任、研究員卞永祖進行獨家解讀,向網友介紹風險控制、風險分散的概念與做法,助其樹立正确科學的投資觀。
“投資市場不會從天上掉下餡餅,投資者應該樹立‘風險自擔’的理念”已成為業界共識。卞永祖表示這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方面,金融市場實際上是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投資者和需求資金的企業能夠相互匹配,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如果每一個投資者都把風險牢記在心的話,他就會選最好的企業、最優秀的經營者去投資,在這種情況下,會使得更多的優秀企業獲得資金,變相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從風險的角度來看,當投資者把風險牢記在心的時候,他就會去關注所有的風險,并且會将風險最小化,這從客觀上讓小風險不至于累積成大風險。“如果我們不把風險牢記在心,就像以前我們看到很多的銀行理财産品和一些資管公司的理财産品,它客觀上有一些隐性的擔保,這種擔保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同時,它會把小的風險慢慢累積成大的風險,形成一個系統性的風險。”所以我們隻有把風險牢記在心,讓投資者明白自擔風險的概念,才能從客觀上避免潛在的大風險産生,使得我們的金融系統更加穩定。
黃卓表示,對于每一個金融投資而言,實際上都有兩個維度要關注,第一個是收益,第二個是風險。自上世紀50年代馬科維茨建立投資組合理論開始,風險和收益就變成金融市場裡最核心的兩個變量。實際上,我覺得每個投資者都要記住兩句話,第一句話就是“沒有風險就沒有收益”。當你進行投資的時候,可能你被承諾了有較高的收益,但實際上你要意識到它背後一定有一種你看不到的潛在風險。第二句話就是“有了風險也不見得有收益”。如果你進行了不恰當的投資,或購買了不适合的産品,即使你承擔了很多風險,也有可能沒有獲得相應的收益。
除了“風險自擔”理念,卞永祖認為,樹立正确科學的投資觀也尤為重要。“我覺得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講,首先要做好規劃,心裡要認識到你的投資雖然是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但是絕對不能代替你的工資收入。我們主要的穩定收入還是來源于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在這方面要降低投資收入的期望值。”
其次,所有的投資者應該把心态放平,不要有暴富的心理。從整個宏觀環境來看,西方很多國家已經出現了負利率,實際上他們投資的很多東西和産品并不能得到收益,但你還要付出成本。
再次,投資者要對自己的整個資金情況有合理的規劃。在留出合理資金、安全資金之外,把剩餘資金投出去,根據你的資金量情況去做一些投資:如果投資資金量大的話,你可以投資一些高風險的産品;如果投資資金量小的話,還是盡量投資一些穩健的産品。
最後,普通投資者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我們這些年一直在強調價值投資,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已經認識到這種投資的價值所在。“但是我們也看到有少數投資者還是在跟風、炒作,去聽一些小道消息,這實際上對你的投資收益是有非常大風險的,我覺得投資者一定要從這方面加強自己的教育。”
在進行投資的時候,“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是分散風險的有效方法之一。資産配置是一個很大的學問,黃卓推薦了一個比較簡單的投資公式。對于大部分投資者來說,如果隻是想進行簡單的金融投資,不想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可以考慮把你的資金平均分成三個部分:三分之一的資金放到銀行理财和貨币基金裡。一部分收益相對較低,但是它比較安全,流動性也比較高;第二個“三分之一”可以放到債券基金裡;第三個“三分之一”可以放到股票指數基金裡。如果一些投資者對投資有自己的想法,特别看好某一類股票或某一類行業,對于這樣的投資者,黃卓建議把資金分成四等份,除了前面的三等份之外,還可以把四分之一的資金進行主題投資,放到特别看好的行業和股票裡。“通過這四個部分的分散投資,我覺得基本可以達到資産的分散化。
卞永祖認為,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分散投資其實非常困難,這主要是受到資金量的影響。“我特别推薦大家去買一些指數基金或者股票指數基金。因為每一個指數基金背後就是‘一籃子’的股票,你買了這個指數基金的時候,客觀上來說,它就是配置了一系列的股票,分散投資的理念已經在裡面了,也會減少投資的風險。”另外,對于投資者來說,還要适當地把資金放到不同的平台裡去,不要把所有的資金放到一個平台裡面。我們這些年的理财産品發展是非常迅速的,随着“資管新規”的出台,它的發展會更加迅速,很多不同的理财公司相繼出現,有很多的投資者會去買他們的産品。但是我們要知道公司的優劣是不一樣的,所以适當地配置兩到三個平台,避免了一個投資平台出現問題的時候,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對投資産品和投資風險的認知能力也是投資者規避風險、理性投資的重要方式。“我覺得學習金融投資的基本知識是終身受益的,而且在你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開始都不算晚。”黃卓介紹,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優秀的入門學習書籍,還有很多關于金融投資的公開課資料,普通投資者都可以去學習。同時,在投資的過程中,要能夠從“幹”中學,不斷提升自己的投資理念。我覺得有三個理念需要大家去學習和練習:第一個理念是理性投資。金融市場中會出現很多非理性現象,比如羊群效應、過度恐慌、過度交易、處置效應等等。通過學習行為金融學的理論,你可以了解到自己在交易行為中不理性的地方,可以刻意去避免犯錯。第二個理念是價值投資。如何用一個合适的價格去購買一些優質的股票,這需要你去學習一些财務知識,能看懂公司的财務報表、能分析公司的價值大概是多少,再來制定一個合理的買入價格。第三個理念是資産配置。通過組合不同的金融資産,達到風險和收益的平衡。
除了理論知識,普通投資者也要特别重視實踐的作用。卞永祖表示,書本上的知識并不代表實踐中的能力。一方面,投資者要關注具體的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有很多“虛拟盤”,當你投資某一個金融産品的時候,不妨在虛拟盤上做一些訓練,通過虛拟盤訓練可以了解到一些交易的規則、具體的走勢,對真正的投資是非常有益的。另一方面,在投資某個金融産品的時候,投資者一定要去了解金融産品背後的實際情況、背後的風險,可以跟産品的發行機構進行探讨。因為金融機構是最清楚金融産品的實際情況的,你了解的内容多了以後,對這個産品真正的風險情況就會有自己的把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