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會和意外傷害不期而遇。記得有一次在門診接診了一個病号,70歲,女性病人,兩周月前因為摔倒後出現了右側手腕骨折,予以手法複位後,石膏托外固定。但是令人費解的是,患者近幾天來出現發熱症狀。在社區醫院檢查,一圈下來,肺部、泌尿系統這兩個最常引起老年人發熱的系統均沒有多大問題,患者自訴右側手腕疼痛、腫脹,右手感覺溫度高,于是趕緊拆掉石膏。發現原來是因為患者石膏術後,右腕關節骨折後腫脹,出現張力性水泡,因為天氣炎熱,水泡破潰後,繼發皮膚感染,因為石膏擋着無法觀察皮膚情況,加上老年患者本身對于疼痛耐受性較年輕人強,所以當該患者出現右腕處疼痛、腫脹、發熱的時候,自我感覺是因為骨折引起的症狀,所以沒有在意,導緻了局部皮膚感染。這下找到了患者發熱的原因,予以清創、抗感染治療後,患者第二天體溫就下來了。石膏,在急診科、骨科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醫療耗材,很多病人都需要石膏的外固定治療。當患者打完石膏以後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嗎?骨科醫生提醒您,有些注意事項千萬不可大意!
石膏管型是纏繞于上肢或者下肢用于保護受傷的肢體(骨折、扭傷或者術後保護手術部位)的堅硬的繃帶。石膏管型使患處保持在靜止和限定的位置,在其恢複期間起到保護的作用,同時有助于緩解疼痛。
如果在石膏托術後,您出現以下所述的危險信号或者是有任何的擔心、疑問,請立刻複診,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
1. 石膏管型太緊
2. 手指或者是腳趾腫脹:輕微的腫脹屬于正常現象,嚴重的腫脹則屬于異常現象。
3. 手指或者腳趾感覺麻木,甚至出現失去知覺。
4. 手指或者腳趾不能活動
5. 患肢疼痛加重
6. 石膏下面因為石膏灼傷或者過敏、反複的摩擦出現紅點
如何避免患肢腫脹?正常情況下,因為患肢出現組織損傷,導緻出血,會引起患肢的腫脹,為了緩解腫脹的程度,您可以避免患肢負重,卧床休息并且擡高患肢,使患肢高于心髒水平是最主要消除腫脹的方法。躺卧時可将患側足部放在枕頭或毯子上,坐着時可将其放在桌子或椅子上。其次,您可以通過冷敷的方法,減輕腫脹的程度。具體方法如下:用冰袋冷敷腳踝,每1-2小時1次,每次15分鐘。在冰(或其他冰冷物品)和皮膚間放一塊薄毛巾。損傷後應使用冰(或其他冰冷物品)冷敷至少6個小時。建議冰敷時間在受傷後的24-48小時。冰敷,即使隔着石膏或者繃帶也會有效果。
如何避免關節僵硬?石膏固定,是将患肢固定于某一特殊的位置,便于組織修複、骨折愈合、緩解疼痛。但是如果長期将患肢固定于某一個特殊的位置,尤其是将關節固定在某一特殊的位置,勢必會導緻關節活動受限甚至關節強直。所以,如何早期的活動,防止上述問題的發生?在您可以忍受的前提下盡可能早的活動患肢的手指或腳趾。在康複醫生的指導下,按時、按量合理的活動患肢,避免關節活動受限。在這裡,尤其要強調肘關節石膏托固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盡量減少肘關節石膏固定的時間。
盡管石膏是由堅硬的材料制成,但仍然很容易損壞,進而降低石膏的功效。當我們在石膏托固定以後,如何保護好石膏?保持其應有的作用呢?
1. 不要将任何物體放入石膏内:生活中,石膏固定後的患者比較痛苦,固定區域的瘙癢,尤其是到了夏天。如果您感覺石膏内的皮膚奇癢,可以通過冰敷、吹風機或者真空吸塵器等方法,讓風吹過皮膚,患者皮膚不适感。
2. 不要加熱石膏:如果石膏離加熱器或者火源太近,則會加熱石膏,造成皮膚灼傷。
3. 防止石膏過緊:一般情況下,石膏需要适當的松緊度,但是絕對不能過緊。在我們進行石膏固定術的時候,就要求石膏不能太緊,因為石膏内空間是固定的,伴随着損傷肢體腫脹,勢必會引起患肢承受的壓力增加,嚴重時可以造成肢體的缺血性壞死,嚴重者會導緻肢體壞死,甚至截肢。
4. 防止石膏過松:伴随着肢體腫脹的消除,石膏托固定也慢慢松弛,這樣的話會導緻石膏固定失效,從而出現骨折斷端移位的不良後果。
5. 如果我的石膏變軟、碎了如何處理:如果出現石膏的鍛煉、變軟、碎了這種情況,請及時到醫院就診,重新予以石膏托外固定,避免因石膏托固定失效給患者帶來的二次損傷。
如何拆除石膏?首先,拆除石膏的前提是患者的病情允許,所以患者一定要重視定期複診,千萬不要自行拆除石膏,因為隻有通過複診,您的醫生才能充分了解您的病情,如果病情允許,則拆除石膏。
總之,這些建議都是骨科醫生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遵從這些建議可以幫助您盡可能地恢複到最佳狀态,同時可以幫助您盡快安全地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工作當中。由于每個病人及他所患的疾病都是不相同的,因此必須以您的醫生建議為準。
#青雲計劃# #健康早班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