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普通話可以分析出幾個音素

普通話可以分析出幾個音素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20:02:22

普通話可以分析出幾個音素?姚永慶 湖北建始人讀的經濟學,業餘愛碼字,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普通話可以分析出幾個音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普通話可以分析出幾個音素(大師能不能躲過普通話的正音之敝)1

普通話可以分析出幾個音素

姚永慶 湖北建始人。讀的經濟學,業餘愛碼字。

這是個比較尴尬的笑話:堂堂語言學家、國學大師居然對自己的名字無法正音,緻使世人難以對這位文化大家準确稱謂。除了他的家裡人能用方言呼之外,幾乎沒有人能把名字給喊對。百年過後,還有人不停地問:“他的名字怎麼念呀?”于是,這成了一樁學術大師的名謂“公案”。

是的,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就是陳寅恪。

注意了,這個名字隻能寫,不能讀。因為,沒有人能讀出或讀準那個要命的“恪”字。這跟他的治學手法如出一轍——據考,陳寅恪精通的語言學多達二十來種,除了現代語言,還包括衆多一般人聞所未聞的稀奇古代語言。之所以他能掌握如此廣泛的語言,皆與他為治學隻求會寫會解,不求會讀的實用态度有關。這算是留下不名其名的“禍根”之一因吧!

那麼,陳寅恪的名字究竟應該怎樣念?他這個并不奇怪的“恪”字究竟該如何正音呢?我們都知道有一個成語叫恪盡職守,在這裡,我們都會讀這個“恪”字,即按普通話發音為kè,讀去聲。按照《辭源》,恪字的反切法讀音:“苦各切,入”,跟現代漢語拼音方案差别不大,用前一個字的聲母去拼後一個字的韻母,“苦各切”就是kè。既然古今讀法相同,為什麼這個正音規則就執行不了呢?問題是陳寅恪的名号太大,這叫為名人諱。如果讓湖南長沙人念,那就是讀“确”,而有的方言讀法在字典裡是無法注音的,用拼音之法得不出這個字的準确讀音。哪怕是某個讀法,有其聲母,也有其韻母,可以相拼念其準音,但其實它并沒有這個特殊拼讀之法。比如扇耳光的聲音“啪啪”,我們幾乎都念piā piā聲,很少念[pā pā,但拼音裡卻沒有“piā”這個拼讀法。“恪”的方言異讀為“确”也是這樣。“确”的拼音是què,但實際的方言讀音是“qò”或“quò”,這個拼讀不是北方語音,也不是普通話正音,而是西南官話的讀音。雲貴川渝及周邊省份如湖廣地區、江西(包括陳寅恪的家鄉江西修水)、廣西北部還有陝西南部等地都是這個讀法,他們讀“确定”并不是què dìng,而是quò dìng,“麻雀“不是má què,而是má quò。

《辭海》裡,關于“恪”的讀音曾有這個意項:“課,舊讀卻”,所謂“舊讀卻”一說,皆緣于陳的大名,因陳寅恪名号太大,他曾說這字讀“确”(卻)。你看看,辭典也對陳大師有所顧及,居然在詞書中為其單列了意項。或許這事影響太大,陳寅恪似有了正視聽的意思,也曾說過,他那字“恪”字應該讀kè方可,而且在他國外發表論文裡,他在用西文注音時,還是按kè的近音來拼寫了自己的西文名字。

一個漢字的正音算不得什麼大事,中國地域之廣、方言之雜,讀音統一不是個簡單的事。為名人諱也算不得什麼出格的大問題,因秦始皇名諱,我們幾千年來都把“正月”另讀為“真月”不也習慣成自然了嗎?而陳寅難“确”(恪)的問題在于,語音是個曆史演變問題,在漢字語音方言讀法的保留與正音上,“改”了定音,就像湖廣音中的尖團音,我們把很多正确讀法都“正法”了,其中很多妙處也就散失了,隻有在京劇裡那些傳統藝術家,還固執堅守一份你我不知其妙的原本面貌。

普通話的字正腔圓有着語音上的優越,規範讀音當然是更易于交流。可細細品味下《洪湖水浪打浪》那唱詞“太陽一出閃金光”中的“出”字,王玉珍按湖廣音唱成太陽一“渠”,那才叫味道十足呢。

·音外旋律· 文/姚永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