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壽說什麼祝福語?有一些農村流傳一句過生日的俗語:“男壽祝了三,半生打孤單,女壽祝了四,年老無後嗣”,俗語給出的“後果”比較嚴重,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過壽說什麼祝福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有一些農村流傳一句過生日的俗語:“男壽祝了三,半生打孤單,女壽祝了四,年老無後嗣”,俗語給出的“後果”比較嚴重。
那麼俗語中的“三”和“四”指什麼呢?其“後果”真的有那麼嚴重嗎?這句話背後蘊含着什麼樣的意義呢?
1、農村“做生”的傳統風俗農村做生日,簡稱“做生”。一些地方把年齡逢十的生日稱為“大生日”或者“大生”,其他生日為“小生日”或者“小生”,有的地方也把年齡逢十的生日稱為“整生”,其他生日稱為“散生”。
一般來說,五十歲以前的生日,不管是大生日還是小生日,不能稱“壽”;五十歲後稱“壽”(有的地方六十花甲才稱“壽”)。
按照農村習慣說法,生日請客,叫“做生”,壽辰請客,叫“做壽”。相反,如果生日不請客,叫“不做生”,壽誕不請客,叫“不做壽”。
農村習俗,過了稱壽的年齡,小生日如果請客,仍然稱為“做生”,大生日如果舉辦壽宴,才叫“做壽”,來喝壽酒的人就稱為祝壽、賀壽等。當然,也有的地方,隻要過了稱壽的年齡,不管是大生日還是小生日,都稱為壽,生日請客也叫“做壽”。
不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有的地方人過二十歲之後,三十歲以上,凡逢十都把生日叫“壽”。從民俗角度來說,那是說法不同而已。
在一些農村,處于兒童和青年階段的人,正是成長階段,逢整歲的生日必做,也就是周歲、十歲和二十歲必做。也有的地方把十二歲的生日,叫過“童關”,當成大生日來做。農村俗語“三六九是關口,十二春是童關”。這就像有的地方的人三十六歲一樣,不是大生日,但把這個年齡視為一個人生的大關口,當成大生日來做。
按照農村傳統說法,周歲、十歲是“童關”或“過橋”,是兒童成長中的标志性年齡界限。過去農村醫療條件差,技術水平低,兒童成活率比較低,為了孩子能夠長大成人,父母操碎了心,能夠長大“過關”,是值得慶賀之事,農村父母也就高高興興為孩子“做生”。
人長到二十歲,是孩子成年的标志性年齡,已經走出了父母擔心的年齡段,按照農村的說法就是“真正長大了”。古代人在男子二十歲時,為他們行加冠之禮,非常隆重。後來,冠禮的習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為男子(在農村也有為未出嫁女孩,古代女子成年禮是十五歲,稱為笄禮,後為這種成年禮習俗也消失了)慶生。
周歲、十歲、二十歲的“做生”,都是由父母給兒女操辦,體現父母對兒女的關懷,也是父母展示撫養兒女辛勞的成果,更是孩子父母值得自豪的日子。一般來說,農村對這三個大生日沒有禁忌說法,隻要父母願意給兒子“做生”,從農村風俗上來說是允許的。
二十歲以後,不管是大生日還是小生日,在是否可以“做生”,不同的地方,風俗上存在很大差異。
有的地方,不論是大生日還是小生日都可以“做生”,沒有什麼禁忌上的說法,自己想做就做,沒有地方風俗約束。
有的地方不論是大生日還是小生日,不可随便“做生”,在地方風俗上有一定的禁忌,受到地方風俗的約束。主要受到以下兩方面的地方風俗約束:
一是隻要父母還健在,兒女就不能“做生”。父母健在,兒女不管年齡有多大,即便有的人到了稱壽的年齡,已是“古稀”和“耄耋”之年,也不能“做壽”,這就是舊時一些農村所謂的的孝道之一。
按照這些地方的說法,隻要父母在,自己永遠是孩子,“做生”或者“做壽”就是對父母的不尊敬。這就是農村俗語所說的“父母在不慶生”的舊禮俗。隻有父母都離世之後,兒女(包括兒媳)才可以“做生”或者“做壽”。
也就是因為有這種風俗的存在,這些地方的人,如果父母還健在,自己就自作主張“做生”或者“做壽”,有的父母心裡就會很不高興,甚至寒心。他們認為子女“做生”或者“做壽”,是嫌棄他們老了不中用了,盼着他們早日離世。父母嘴上不講什麼,心裡也很不舒服,而在旁人眼裡,這樣的人被視為忤逆不孝。
二是農村民俗中的其他說法。本文要解釋的“男壽祝了三,半生打孤單,女壽祝了四,年老無後嗣”這條俗語,就是農村一些地方“做生”的習俗之一。下面就重點解讀一下這句俗語。
2、為什麼說“男壽祝了三,半生打孤單,女壽祝了四,年老無後嗣”?這句農村俗語,通常又被簡化成“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俗語中的“三”指三十歲,“四”指四十歲。意思就是說,男人三十歲生日,不能“做生”,女人四十歲生日,不能“做生”。
有這種生日習俗的地方,可以确定兩點:一是這些地方沒有“父母在不慶生”此種舊禮俗,不管父母是否健在,都可以“做生”,沒有什麼忌諱。二是二十歲後可以把生日稱為“壽”,這句俗語中就帶了“男壽”和“女壽”,說明這些地方可以把三十歲和四十歲稱為“壽”。
按照這些地方的說法,男人三十歲生日,如果辦了生日酒,其後果就是對妻兒不利,他們的後半生隻有孤單一人,如果女人四十歲生日辦了生日酒,就會影響到她們的兒子沒有後代。舊時,女人結婚比較早,也就十六七歲,四十歲的女人有的已經做奶奶,有的即将做奶奶,因此,這裡的無嗣,并不是指她們生不出兒子,指的是沒有孫子。
這當然是舊時農村一種迷信的說法,荒謬不可信,是當時農村愚昧、落後的産物,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用這種手段來吓唬人,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男人們遵守三十歲生日,女人四十歲生日,不要辦生日酒。現在人看來,這種說法實在是荒誕不經,滑稽可笑。
可能是舊時農村,人們也發覺這種說法并不靠譜,實在太過荒唐,就把這句俗語簡化成了“男不做三,女不做四”,沒有把“做三”和“做四”的後果說出來,讓人們充分發揮想象力,自己去想。于是,因為俗語這麼一簡化,對“不做三”和“不做四”的說法,又出現了諸多種解釋。
現在人們比較認同的解釋是:
“男不做三”,意思是說,男人三十歲的時候,正是幹事創業的年齡,三十而立,剛剛立起來,根基未穩,不能把過多的精力放在生日這種小事上,影響自己的事業。
“女不辦四”,意思是說,女人四十歲時,生理上正走下坡路,但又未老,如果“做生”會影響心情。也有人又解釋說,“四”與“死”諧音,為人所忌諱。
現在一些民俗學者,在他們所著的民俗文化書中,大多采用民間的這種解釋。
3、這句俗語的社會作用和意義上節提到人們對“男壽祝了三,半生打孤單,女壽祝了四,年老無後嗣”這句俗語的解釋。不管是前一種解釋,還是後一種解釋,都沒有其合理性,在邏輯上也說不通。
有的人又說,俗語所說的是一種民俗禁忌。民俗禁忌本來就不講邏輯,也不講道理,因此也就沒有道理可言,更沒有科學可言。
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句俗語産生的背景,結合當時農村的一些社會現象,我們就可以知道俗語的真正涵義。
不管是過去的農村,還在現在的農村,人情過多濫,不是好事,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就拿現在農村來說,有一些人一年四季,各種人情酒辦個不停,名目繁多,比如,不算上婚禮酒和喪事酒,還有相親酒、生日酒、建房酒、進新屋酒、升學酒等等,找一個借口,都要辦酒。辦酒不是請别人來家吃免費的晚餐,而是要随禮。
有的人把随出去的禮稱為“放賬”,把辦酒收回來的禮稱為“收賬”。你家找個借口“收賬”,我家也找個借口“收賬”,辦酒的名目越來越多,人情來往也就變了味。
借口辦酒,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辦生日酒的空間最大,也是最好的借口。比如說,一家有五口人,不管是大生日還是小生日,都要“做生”,這一家每年都有五個人生日,就可辦五次酒,讓親戚朋友鄰裡随五次禮。可笑的是,現在有的人“做生”,做了公曆還要做農曆,一個生日做兩次。
舊時農村,有的地方還有“做陰壽”的習俗,也就是亡者祝壽,也就是“做壽”。
比如,胡樸安編著的《中華全國風俗志》一書說:
“尚有冥壽,凡祖先亡故以後,每遇整十,子孫為作紀念,誦經禮忏,以表示後人孝念,親戚朋友送紙紮錠,亦有登堂拜祝者。”
這是舊時江南一帶農村的一種迷信活動,如果“做陰壽”,其親戚朋友送紙紮錠,或者登堂拜祝,得花錢。
如今農村經濟發展了,人們也富裕起來了,曾經有一段時間,農村人情來往過多過濫,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讓人叫苦不叠。為了減輕農民不必要的負擔,各地開展整治活動,現在好多了。
事實上,舊時人們也同樣看到了這種社會弊病。舊時,農村經濟不發達,農民普遍貧窮。雖然那時随禮比較簡單,普通的人情來往,大多用糧食和其它物資,比較講究的用布料,至親才封錢禮。
我國農村曆來就是人情社會,在當時人們連肚子都吃不飽的社會背景下,如果人情來往過多過濫,人們或者無法保持人情來往,或者無法維持自己家裡的生活,還會耽誤很多農活。農村有一句老話說:“吃了無錢酒,耽誤有錢工”,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舊時,我國農村有尊老愛幼的傳統,既然小孩的大生日和老人的壽誕要做,那就隻能減掉壯年的一個大生日。通常來說,舊時上五十歲就算是老年人,也可做壽。而小孩周歲、十歲、二十歲的大生日又不能減,隻能從壯年中的三十歲和四十歲減掉一個,男的減去三十歲的大生日,女的減去四十歲的大生日,男女各有一個大生日不能做生,公平合理。
有“父母在不慶生”的地方,人們的做生日酒就減得更多,隻要父母健在,父母可以做生,子女不能做生。
再加上過去很多農村習慣,小生日通常不做生,也就是自己家裡改善一下生活。還有一些人到了大生日或壽誕的前幾日,為了不麻煩親戚朋友,也為了不讓他們破費,他們跑到親戚家躲起來,俗稱為“躲生”。
還有很多地方有“老人不過生”的說法,很多老人,不管是壽誕,還是小生日,都不肯做生。其目的也是為了減少浪費,減輕家裡和親戚朋友的負擔。
如此,舊時的農村就減少了很多的人情來往,也減輕了很多家庭的經濟壓力。
總之,“男壽祝了三,半生打孤單,女壽祝了四,年老無後嗣”這句俗語,從表面上來看,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是,這隻是一種表象,一種吓唬人的手段。我們透過這種表象看本質,其目的就是為了少辦生日酒,為親戚和朋友減少麻煩,不增加親戚的經濟負擔,更是在辦酒方面不能相互攀比,不能讓人情來往變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