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第一次聽到“海的盡頭是草原”這個片名時,感覺十分迷惑:海的盡頭,為什麼會是草原呢?
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為自然災害,上海的育嬰堂收滿了無家可歸又嗷嗷待哺的孤兒,時任内蒙古第一書記的烏蘭夫得知之後,主動請纓把孤兒們接過去,讓草原人民來撫養他們長大。
從上海到内蒙,跨越半個中國,遼闊的大草原用最包容的愛接住了這群孩子,即便是再困難的時期,各民族的人民都能攜手譜寫出獨屬于中國人的那份浪漫。
當知道60多年前“三千孤兒入内蒙”這段曆史之後,便很難不感慨:這片名起得真美,真詩意!
電影是從一段令人意外的尋親之旅開始的,陳寶國飾演的哥哥杜思瀚,在人生暮年,想找到多年前被送往草原的妹妹。
之所以說意外,是因為我完全沒想過,爾冬升導演會從這樣的角度來展開叙事。
我曾經以為,如果一定要有一段終其一生都念念不忘的尋親之旅,那一定會是那些長大後的孩子試圖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尋找親生父母。
看過電影又看過一段段資料之後才發現,是自己格局小了。
紮根草原的向陽花
1960年夏天,從上海被接到内蒙古的孩子中,有一個3歲的女孩叫溫讀書,當地幹部為她起了一個蒙古名字叫“娜仁其其格”,意思是“向陽花”。
她回憶當年,父母為了收養她,特意花了4元錢買了一斤糖,在物資匮乏的當年,這真的是非常珍貴。
2019年,有一檔節目紀錄了娜仁其其格的圓夢之旅。
節目中,她說自己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願望,如今女兒終于要帶她實現,看到她坐上列車,我以為她是想要去上海看一眼自己出生的地方,不料,她卻在呼和浩特東站下了車。
為什麼會是這裡呢?
直到看到她來到烏蘭夫紀念館,向這位恩人獻上自己最聖潔的哈達,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她早就已經是紮根在大草原上的向陽花了。
電影中,馬蘇飾演的母親薩仁娜,小心翼翼地将草原上最寶貴的奶豆腐給抱來的女兒吃,自己卻隻能舔一舔手指,不知看哭過多少觀衆,然而這隻不過是當時無數草原父母都曾做過的事情罷了。
娜仁其其格的父母,自己吃的都是粗糧,卻要把細糧省給她吃。
我還曾經看過另一位“上海孤兒”寶德的故事,她也講過,小時候家裡不富裕,有點吃的父母都舍不得吃,都要留給她,所以直到十六七歲時,有人說她是“小上海”,她回去問了父母之後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這些孤兒,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國家的孩子”,如今都已年過六旬。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衆中,也有不少“國家的孩子”,其中一位叫其木格的老人說自己是10歲的時候才知道自己來自南方,
還有一位叫王亞平的老人,更是直到2015年時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父母并不是親生父母。
當年去上海接孩子的人說,孩子們都餓得皮包骨,生怕不能順利接回去,可是現在看看這些已年過六旬依然精神煥發的“國家的孩子”,完全能夠想象當年的草原母親曾經為他們的成長奉獻了多少。
草原母親,既是實指,又是泛指,在孩子們沒有牛奶的時候,是來自不知道多少草原人家的奶坨子哺育了他們。
在那樣艱難的歲月裡,這群“國家的孩子”是不幸而又幸運的,從小在樸素卻濃厚的愛意中長大,就像娜仁其其格所說,她從不覺得自己是孤兒,她有父母;
就像寶德,她不僅深深地愛着自己的父母,也深深地愛着這片土地,講起夏天的草原有多美,連臉上的皺紋都綻放得像夏天的花朵一樣燦爛,電影中放棄尋親的妹妹杜思珩,又何嘗不是草原上的那朵向陽花呢?
無法忘卻的草原母親
在所有平凡又偉大的草原母親中,最為人所知的,是都貴瑪,在19歲尚未結婚的時候,她便成為28個孩子的母親。
那個時候,剛來到四子王旗的28個孩子,最大的才5歲,最小的還沒滿周歲,還無法立刻适應陌生的環境,她承擔起媽媽的職責,從喂奶把尿開始,日夜照顧着他們,直到後來把他們健健康康地交到養父母手中。
一生都不曾生育的她,如今卻是子孫滿堂,長大後的孩子們依然深深地眷戀着這位母親。
還有一位叫張風仙的母親,她收養了六個當時最大的孩子,其中一位叫黃志剛,他之所以姓黃,是因為從小便來到了鑲黃旗。
如今的黃志剛,也已是頭發花白的老人了。
電影中的杜思瀚,已經垂垂老矣,卻無論如何都不願放棄記憶,這一段,也讓我非常感觸。
曾經的草原母親們,大都已經去世,曾經的上海孤兒們,如今也都是老人了,随着當事人的漸行漸遠,那段發生在上個世紀的故事,似乎也終将離我們越來越遠。
但那段曆史,是值得銘記的,而且這種銘記,不應該隻體現在曆史資料的記載之中,還要抵達更多人的内心深處。
這就是電影的意義。
對于成長在富裕年代的我們來說,或許很難真切地感受到那個年代的艱難與偉大,所以爾冬升導演選擇了一種能讓最廣泛的普通人共情的叙事手法,使得整部電影傳達出了一種完全不受時代限制的人文關懷。
就像馬蘇所說的,這部電影,“特别輕又特别重”。
愛,既可以是寬廣無涯的大愛無疆,也可以是珍惜眼前人的平凡之愛,大愛又何嘗不是由點滴小愛鑄成,最重要的是,有心。
原本,“三千孤兒入内蒙”是轟轟烈烈的曆史大事件,一旦講不好,很可能會讓人感覺空洞而遙遠,但電影卻并沒有刻意去呈現什麼大場面,而是用細膩到所有人都會有所感悟的親情視角來表達,潤物細無聲地讓大家默默濕了眼角,選在中秋佳節這樣阖家團圓的檔期上映,更是讓人格外體會到親人在身邊的可貴。
爾冬升用他身為導演的那份細膩,将他捕捉到的細節都還原到了屏幕上。
我們想象中的大草原,是藍天白雲下盡情馳騁的自由奔放,草原的風沙總是粗粝的,所以好像草原上的人民一定是粗犷的,然而其實,他們也同樣是溫柔而包容的,他們敬畏天地,也相信緣分,甚至在很多時候,他們比我們還要細膩——
電影中飾演父親的阿雲嘎,是蒙古人,他曾說到,在他的老家,也有被收養的孩子,可是當地人不會叫他們孤兒,而是稱之為“遠方的孩子”。
我想,在他們心裡,這些孩子就和他們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這些孩子也從來都不是什麼累贅和負擔,而是上天賜給他們最寶貴的禮物。
生生不息的愛,是這世間最美好的循環,那些孩子,長大之後,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回饋着草原母親、祖國母親。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今天,在全國各地,像“三千孤兒入内蒙”一樣的中國式浪漫,也從未斷絕,一批又一批“國家的孩子”,永遠能感動你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