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上蒼給我機會可以陪母親到老
陳培潑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世事無常,你永遠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或許一次簡單的告别,就再也不見。
隻有經曆意外,你才能深刻體會,這段話背後無盡的酸楚和對人生的無奈。生命是那麼脆弱,而生活卻又需要那麼多擔當。
母親生養了我和弟弟妹妹三個孩子,妹妹已在二十年前意外離世,弟弟也在十幾年前因病去世,白發人送黑發人,母親已經經曆了太多人世間本不應該承受的苦痛。父親也于六年前,因胃癌治療無效離開了人世。如今的我,成了母親,在這個世界上的唯一依靠。
我不敢想象,古稀又五的母親,如果失去了我,人世間最後的一個兒子,會是怎樣的一種悲涼?會是一種怎樣的摧殘?又會是一種怎樣的痛苦?她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殘忍局面?又要如何走完這樣凄涼的晚景……
能夠陪着母親,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不再讓母親遭受親人生離死别的苦痛,為子女的不幸遭遇而倍受煎熬,不再讓母親擔心受怕,能夠安安心心、快快樂樂的度過餘生,是我此生最大的願望。
意外總在不經意間出現。在今年4月8日常規體檢時,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我,在體檢完的第二天早上,卻意外接到了大美年體檢中心打來的緊急電話,按常規他們是在第三天才會出完整報告的,電話裡說,我的CT檢查,發現左側肺葉上有一個2×1.5cm的陰影,讓我盡快到醫院再做進一步檢查。
不抽煙,又一向樂觀的我,對此也并不驚慌,沒有第一時間到醫院複查。隻是把檢查結果,發給了年紀與我相仿的堂叔,一個畢業于福建中醫學院的主任醫師。因為是至親之人,沒有尋常醫生與患者的誤診之憂,他在看完片子之後,很直白地告訴我說,這種磨玻璃結節,有七八十的可能不好,你還是到第一醫院做個全面檢查吧?
拖了10天的時間,4月18日,通過一直對我關照有加的老領導邱局長,找到市第一醫院呼吸内科的邱棟發主任,讓他幫我看看病情。邱棟發主任很熱心,讓我在十二點快下班的時間找他看看,到了第一醫院,棟發主任安排做了增強型的CT檢查。
影像資料報告顯示,雙肺野清晰,肺紋理規則;左肺上葉見磨玻璃影,範圍約15*20mm,餘肺内未見明顯異常密度竈;氣管、支氣管通暢,未見狹窄或阻塞征;雙肺門影不大,縱隔結構清楚,其内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雙側胸膜無增厚,胸腔内未見積液。小結,左肺上葉磨玻璃影,待排占位,建議3~6個月後複查。
這和大美年的檢查報告并無二緻。
棟發主任安慰我,心情不要過分緊張,要多休息,少喝酒,你也沒有抽煙習慣,照講不應該有情況。而且,目前也沒有任何症狀,從影像來看,磨玻璃陰影也比較稀薄,現在如果做切割,萬一不是惡性,那你就白挨刀了,如果要穿刺,這個磨玻璃陰影的厚度不一緻,穿刺檢查的結果也不一定準确,建議先開一點消炎藥試試,等三個月再來複查,看看陰影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為保險起見,我還要求棟發主任幫我開了肺癌四項檢查。棟發主任當時就勸我不要花這個冤枉錢,這種檢查結果并不能直接體現肺部磨玻璃病竈的實際情況。果然,肺癌四項檢查全部陰性。
在不斷穿梭醫院檢查,尋找熟人資詢,上網查閱資料期間,我心存僥幸,内心并不惶恐,依然天天上班,還參加了接待工作。真心做到工作不斷,生活不亂,學習不放。甚至在手術住院期間,還在東南網上投稿宣傳公司企業形象,跟蹤法律和安保工作事務。
對于生命,其實我很淡然。經曆了一次又一次至親之人的生離死别,感受了太多的人間冷暖和世态炎涼。結了一層厚厚老繭的心,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人生本身就是一部苦難的曆史,苦多樂少,更多的是作為兒子,丈夫,父親的責任擔當。這樣的一份責任比天地還大,它是與生俱來,又不可逃避,命中注定的。無論你經曆了什麼,你都沒有權利放棄這樣的一份命定的責任擔當,撫養子女長大成人、安家立業,贍養父母平安地度過一生。特别是想起,母親一生不易,如果再失去了我,她該怎樣去面對這樣的殘酷現實。每當夜深人靜,母親的滿頭白發,滿臉的皺紋,無助的眼神,悲傷的眼淚,瘦弱的身軀,佝偻的背景都會不時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我可以不重視自己的生命,但我不能丢棄這份責任,我的身體和生命并不屬于我,而是屬于養育了我的母親。這樣的情感,又在小範姐姐的不斷催逼下,讓我忽然對自己的病情重視和緊迫了起來。
等不及三個月,7月8日,我又來到了第一院,開了急診,對肺部做了一個複檢,得出的結論說是,左肺上葉磨玻璃影,較前相仿。但我還是再次找到了邱棟發主任,讓他幫我把cT檢查影像資料重新再詳細的看一下,棟發主任仔細觀看了電腦的CT影像資料後對我說,培潑,感覺這次磨玻璃上的陰影比上一次更濃一些,我看你還是下決心,在國慶節之前再做一次檢查後,給它做了吧?因為像這種磨玻璃情況,陰影的厚度都不一樣,做穿刺病理檢驗的效果也不理想,不一定會那麼準确,但我們也不能保證會割得清楚。
帶着害怕手術的忐忑心情,又心存不是惡性病變僥幸的心理,我還是再次到了福州腫瘤醫院,讓在福州工作的表弟高幫找了林總陪同我們到福州市腫瘤醫院再次進行CT檢查,在林總悉心協調和全程陪同下,我們很快就在當天上午完成了cT檢查,并在下午再次找到了接診醫師詢問檢查報告。接診的主任醫師,很是給林總面子,專門抽出時間接待我們,并直言不諱地告訴我們的檢查結果,同時也提出了手術治療的方案,并對如何切割病變部位畫了詳細的圖紙給我們。
手術摘除病竈已成定局。但不到黃河不死心,我還是寄希望于摘除後的病理檢測并不像預想的那麼糟糕。
回到三明之後,我又把曆次的檢查資料發給了張悅主任,讓她找專業醫生幫我再看看,一片熱心的張悅主任立即把我的資料轉給了心胸外科的周文華主任丶葉樹柳主任,他們在看完影像材料以後,認為應該要立即住院進行手術切除并做病理檢測,并為我入院手術做了安排。
我終于知道病情已經再也拖不起了,9月7日,在範忠曉主任的帶領下,找到了葉樹柳主任,并當場辦理了住院手續。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住院,也是我唯一在醫院度過的一個中秋,借着自己還能過自由行動,同時也害怕手術會有意外,給母親留下無盡悲傷與遺憾。中秋的夜晚,在清冷地月光下,特地從醫院出來,開車陪母親到瑞雲山看月亮,細心卻不知情的母親,問我最近是不是瘦了?手上幹嘛帶個置留針?我騙她說,最近正在連續打補藥,調理身體,連哄帶騙地把母親給忽悠了過去。
害怕母親知道我的病情,更害怕母親無力承擔這樣的現實,也為了讓母親不用為我的病情日夜操勞,等在手術室門外望眼欲穿,看到我術後的情形肝膽欲裂,得知檢驗結果後情緒崩潰。我決定小心翼翼地瞞着母親,要求所有的親戚朋友絕對都不能讓我的母親知道我的病情。直到現在,母親依然不知道我患病的情況。
坐在瑞雲山茶桌前,望着遠處皎潔無塵的一輪滿月,母親欣然告訴我,這一段以來,身體好多了,臉色好看了,也不在頭疼腦熱的了,高血壓的藥也不用吃了……聽着母親的絮絮叨叨,我感到無比欣慰,這不正是我所期盼的母親生活的最好狀态嗎?無病無憂,開開心心。
9月16日九點半,我被推進了心胸外科的手術室,進行了術前準備和麻醉手術,下午五點推出了手術室,回到了病房。并漸漸地從麻醉昏迷的狀态中清醒過來,知道自己從鬼門關輕輕地走了一遭,又回到了人間。忍受着術後傷口的劇烈疼痛,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第二天早上,周文華主任在巡查病房時, 特地把切除标本的速凍病理檢測的結果告訴了我,說是微浸潤肺腺癌,從理論上是比較早期的,不需要再做進一步化療,切除就好了,複發的可能性是萬分之一。當然,這是指理論,具體情況還要看詳細的病理常規檢測報告。
術後第四天,我從App上獲取了常規檢測報告。影像描述,送檢肺組織一塊大小12*4.5*1.5cm,周邊見吻合釘吻合,吻合釘長12.5cm,距肺被膜0.5cm,距吻合釘切端1cm,見一手術紮線區,局部稍粗糙,大小1.5*1*1cm,縫線标記處全埋。小結,“左肺上葉前段切除标本”:微浸潤性肺腺癌,癌未累及肺被膜,吻合釘切緣陰性。
感謝上蒼的憐憫,感謝死神的溫情,更感謝白衣戰士的精湛醫技,挨了一刀,切除了一大塊的肺,也切除了病根,安然處置了一場猝不及防的意外。讓我有機會,回到人間,等到每一個明天,默默地伴陪着母親慢慢變老,安然幸福地度過她的往後餘生。
再次感謝周文華丶葉樹柳丶張悅丶邱棟發丶範忠曉主任,心胸外科的醫生丶護士們的細心周到的冶療護理。同時,也要感謝生病住院期間給我無私幫助,關心關懷我的親朋好友們,您的每一個電話,每個問候,每一次探望,我都深深的銘記在心,并祈願大家共同健康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