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8 06:43:14

缺氧是指魚體内部組織、細胞得不到充足氧氣以維持其正常機能的狀态。為了與水體中缺氧區别,可稱為"生物缺氧"或"組織缺氧"。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1

(窒息死魚)

窒息(呼吸困難)則是生物缺氧時發生的現象,浮頭就是養殖生産上常見的呼吸困難或窒息現象的表現。

魚類出現缺氧窒息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當水中溶氧不足、氣壓過低時,即使魚的呼吸機能正常,體内組織細胞也無法獲得充足氧氣,而發生"無氧性缺氧"。

另一情況是當魚體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出現機能障礙時,雖然水中溶氧含量不低于魚的正常需要,也會出現"生物缺氧"、發生窒息現象。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2

(浮頭)

不同養殖種類、不同年齡及不同季節對池水溶氧的要求各不相同。

青魚、草魚、鲢、鳙通常在水中溶氧低于1毫克/升時開始浮頭,當低于0.4毫克/升時就窒息死亡。

鯉、鲫的窒息範圍為0.1-0.4毫克/升。

缺氧浮頭多發生在夏季,通常野雜魚先浮頭,鯉、鲫開始浮頭時表明缺氧已相當嚴重。

缺氧浮頭的主要原因及處理措施如下:

(一)水中溶氧量求大于供。

夏季如遇連綿陰雨、大霧、光照條件差時,浮遊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弱,水中溶氧的補給量減少,而池中各種生物的呼吸和有機物的分解要消耗大量的氧造成溶氧不足。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3

(連綿陰雨)

處理措施:及時加注新水或開動增氧機;合理施肥,科學投飼。

(二)因上下水層溫差大而引起缺氧浮頭。

炎夏晴天,特别是一些精養魚池,其水質濃肥,白天上下水層氧差很大,至午後,上層水的氧過飽和(産生氧盈),下層水嚴重缺氧(産生氧債)。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4

(炎夏晴天)

由于上層水水溫高,其密度小,所以上下水層不易對流,傍晚以後,如遇雷陣雨、刮大風時表層水溫急劇下降産生密度流,使上下水層急劇對流,溶氧量較高的上層水迅速對流下沉,很快被下層水中的有機物耗盡,償還氧債,而上層水氧量又得不到大量補充,因而使整個池塘的溶氧量迅速下降,極易造成浮頭甚至泛池。

處理措施:增加換水次數,使水質的肥度下降;在晴天的白天開動增氧機,使上下水層的水提前對流,提高下層水中溶氧量。

(三)魚池氧債過大。

淤泥較厚的魚池、冬天未清塘的魚池及放水淹草養魚的魚池都有較大氧債。這種魚池由于其中還原性物質較多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而使池塘中的溶解氧不充分。在氣溫較高時,底質中的還原性氣體有時形成氣泡逸出。這類池塘容易引起浮頭。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5

(淤泥較厚)

處理措施:在天氣晴朗時,向池塘潑灑生石灰水,以中和底質中的有機酸;開動增氧機,一方面增氧、另一方面使池水上下攪動從而使底層還原性物質得到氧化;想方設法(比如拉空網、微空增氧等)使池水混合流轉,促使上下水層對流從而消除氧債。

(四)水面浮萍密布。

大量浮萍分布于水面,嚴重阻礙光線進入水體,使水中的浮遊植物光合作用大量減弱;同時大量浮萍也阻礙空氣中氧氣的溶入而引起浮頭。而浮萍太多又易造成魚缺氧浮頭時不易觀察。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6

(浮萍)

有人以為浮萍是綠色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産生氧氣,但浮萍産生的氧氣大部分到空氣中去了。

(五)浮遊植物大量死亡。

如施用藥物不但殺滅了浮遊動物而且殺滅了浮遊植物,影響了氧氣的産生。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7

(浮遊植物---毛枝藻)

因施藥,水中氧氣減少造成當天魚攝食減少,第二天早上可能産生缺氧浮頭。

又如春季輪蟲或水蚤大量繁殖,他們大量濾食浮遊植物,使水轉清,而且浮遊動物的呼吸作用增強,溶氧遠遠不能滿足耗氧要求。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8

(浮遊動物---象鼻溞)

處理措施:及時消滅部分浮遊動物;計劃施藥時間,控制藥量,施藥後應加強巡塘和增氧。

二、由魚病引起浮頭

(一)爛鰓病。

在魚類養殖中,鰓病是危害最嚴重的魚病之一。魚生活在水中,靠鰓呼吸,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體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鰓上,鰓的發病率最高,魚鰓患病最大的影響是魚類的正常呼吸,魚類就會發生窒息死亡,因此,鰓病防治十分重要。

爛鰓病可以使魚體呼吸器官鰓發生病變,影響其正常呼吸而遊于水體上層。這類浮頭一年四季均有發生,無論是晴天還是陰雨天,魚類長期浮于表層,加注新水或開增氧機也不下沉。如病情嚴重再遇上天氣突變,往往造成大批死亡。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9

處理措施:對症用藥。

如果是寄生蟲為主引起的,依據寄生蟲種類不同采用相應的殺蟲藥。

如果是細菌性的引起的則采取全池潑灑殺菌藥物。

結合采取"增氧"防止缺氧浮頭。

(二)杯體蟲等寄生蟲大量滋生。

寄生蟲暴發時其特征是池水的透明度可能突然增大(24小時以内),常見病魚在池邊緩遊,身上似有一層毛狀物,此時鏡檢可發現杯體蟲等寄生蟲。特别是杯體蟲以水中的微生物為食物,當杯體蟲繁殖旺盛并大量吞食浮遊植物時,水中的氧氣主要來自于空氣的溶解,遠不能滿足魚蝦對氧的需要。而且,由于杯體蟲寄生在魚鰓上,阻礙魚的呼吸而導緻其缺氧浮頭甚至死魚。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10

(杯體蟲,形如玻璃酒杯)

處理措施:要合理施肥,同時用生石灰清塘,以預防杯體蟲等寄生蟲病發生。發生缺氧浮頭時,一方面要加注新水,另一方面可用硫酸銅和硫酸鐵液等殺蟲藥全池潑灑以殺滅杯體蟲等寄生蟲。在2小時後用漂白粉全池潑灑以預防損傷的魚體感染。

三、池塘水質變化引起浮頭

(一)魚類不适應池塘水質變化而缺氧浮頭。

魚類不适應池塘水質變化其主要原因是池水的氨、亞硝酸鹽和硫化氫造成魚類中毒。實行增氧措施也不見好轉。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11

處理措施:定期清除池底過多淤泥和腐殖質;合理投飼,及時清除殘餌;潑灑石灰水或用光合細菌改良水質;禁止污染水體進入魚池等。

(二)水環境pH的改變引起缺氧。

水環境pH的改變,可以通過氫離子的滲透與吸收作用使水生動物血液産生相應的pH變化,從而破壞其輸氧功能。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12

(pH值試紙)

堿性過強會直接腐蝕鰓組織造成呼吸障礙而窒息。pH的變化尤其對水産動物的幼體有極其敏感的影響。

處理措施:調節水體水質使pH在6.5-8.0之間,養殖水體的總堿度應大于1毫摩爾/升。

魚缺氧了應該怎麼處理(引起魚缺氧的三種原因)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