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生下來就開始接種疫苗,對于父母來說,每一次疫苗的接種都讓父母倍感擔心。雖然大部分的疫苗都是國家經過多次試驗檢測的,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不良反應,這個也跟寶寶的體質也有很大關系。常見的疫苗後不良反應有哪些?
一、發熱
疫苗本身也是細菌或病毒,進入體内,身體裡的免疫系統就會因此産生抗體,從而達到預防的效果。發熱的情況一般出現在接種疫苗後的24小時内,發熱持續時間也不會超過48小時。如果你的寶寶是在接種疫苗後的幾天裡才出現發熱的情況,可能是其他因素導緻的發熱,爸爸媽媽們可不要弄混哦。溫度低于三十八度五的時候,而且沒有其他不适的症狀,就隻需要進行敷毛巾這些的物理方法降溫,并且讓寶寶多喝水。溫度過高的時候,可以喝退燒藥,或是帶孩子去醫院。
二、過敏性皮疹
這個出現的原因就是寶寶的體内對于疫苗裡的成分,比如乳膠,雞蛋白産生的過敏反應。最常見的過敏現象就是寶寶出現皮疹,一般會出現在疫苗接種後的72小時内,過幾天就會自行消退。情況較嚴重時,寶寶可以使用外敷藥物進行塗抹,爸爸媽媽可以密切關注皮疹的狀态,一般會自行消退。在醫院接種完之後盡量待夠半小時的時間觀察,結束之後再帶孩子回家。
三、紅腫硬結
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的現象,卡介苗的情況比較特殊,接種之後會出現紅腫化膿,最後留下一個小疤痕,這是常見的一個過程,爸爸媽媽們可不要自以為聰明就進行消毒哦。這一過程會持續2-4個月。其他的疫苗紅腫情況會比較輕,小範圍的紅腫是正常的,大範圍的紅腫就需要熱敷,如果熱敷效果不大的話。父母還是需要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就診。硬結的情況也是正常的一些反應,也可以自行消退。
四、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一般就在接種後的半小時内會發生,不過也隻是小部分人會出現這樣的反應。但是爸爸媽媽也不能掉以輕心,休克發生時,患者面色蒼白,身上開始冒冷汗,嚴重時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盡快帶着孩子去醫院就診,不可耽誤。
上面幾種反應,都是比較常見的疫苗後反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在接種完疫苗後,父母要觀察半小時後再離開,可很大程度上避免意外的發生。同時,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家長一定要提前告知醫生,如果必須接種的話,也要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執行。面對不良反應時,不可慌亂,記住不良反應的這些表現形式,及時采取措施,接種後也要讓孩子注意多喝水,少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