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是人們常食五谷雜糧之一,營養豐富,具有保健功效,也是食品生産的重要原料,使用範圍廣,在市場上非常暢銷,價格上揚,種植前景非常好。為種好綠豆,就有關鍵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一、選擇良種
使用适宜本地的優良品種,是高産量的前提,選擇良種要突出适應性廣、抗逆性強、高産、成熟基本一緻的特點。具體選哪些品種,因南北地區的差異,品種使用也不盡相同,目前各地使用主要品種有鹦哥綠、大明綠豆、小明綠豆、明光綠豆、中綠1,2号、綠豐5号等品種,可根據這些品種特性選用。當然還有很多品種就不再列舉,一句話就是選适合自己地區就種植的。
二、地塊選擇與整地施肥
綠豆也非常忌諱重茬,一般要選擇3年内沒有種綠豆、花生、大豆等豆類作物的田塊,最好選上茬是谷類作物如小麥、玉米等。綠豆根系對氧氣變化很靈敏,要求土壤疏松通氣性好,因此要求春種的田塊土壤中耕翻土,深度達20㎝,麥茬種植的地塊,中耕滅茬。耕地結合施肥,畝施有機肥300O公斤,三元素複合肥40公斤。
三、适時播種
綠豆既可春播也可夏播,春播不宜早,因為綠豆是喜溫作物,一般地溫在16一20度即可播種,最适宜生長溫度為25一30度,如果播早苗期易受低溫傷害,影響産量。夏播宜早,因麥後氣溫高,早播可延長生育期,提高産量。地區不同播期略有差異,一般春播宜在4月底一5月初,夏播5月底6月初。播種方式有撒播,條播及穴播,不論那種方式播種都不宜種太深,以3一5㎝為宜。
四、田間管理
及時間定苗,在綠豆幼苗出現第二片複葉時開始間苗,去除疙瘩苗,3片葉時定苗,一般是單行行距40㎝,株距12㎝,每畝留苗1.2萬株左右。也可按品特性決定密度,如直立型的宜密,半直立和蔓生的則稀。也可按地力水平決定,如肥地則稀,反之則密。一般最高留苗不能超1.5萬株,最低不能少于1萬株,稀與密在二者之間。
中耕鋤草是綠豆生産中一個重要措施,結合間苗,定苗進行中耕,第一次間苗時可淺中耕,以劃鋤為宜。第二次結合定苗,比第一次鋤深些,達到去雜草疏松土壤目的。三次中耕在綠豆分枝前進行淺鋤,為最後一次中耕,同時畝施複合肥15公斤右。
綠豆是需水較多,但又怕澇,在生長期間要注意天氣變化,澇則及時排水,旱則及時澆水。
五、适時收獲
綠豆成熟不一緻,豆莢變黑代表已成熟,發現一批采收一批,即分期收獲及時收獲,以免籽粒脫落影響産量。
總之,綠豆生産中隻有掌握關鍵技術措施,就能獲得高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