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上肢以靈活協調和技能性運動為主,偏癱後不容易獲得代償,恢複也會比下肢差。這樣,我們對于上肢的康複訓練的目的就是:促進運動、恢複功能。以下便是幹貨滿滿的操作,無論是患者還是治療師,都可以從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識點。
患側上肢運動(注意: 圖示為右側癱瘓)
1、雙手上舉訓練
患者雙手叉握、患側拇指在上,掌心相對,取仰卧位或坐位,健手帶動患手上舉過頭。
作用:
①恢複肩胛帶、肩、肘、手各關節的解剖關系
②緩解肩痛及上肢水腫
二、上提肩胛骨訓練
患者取坐位,上臂自然下垂,用力向上聳肩并保持2-3秒,然後放松
三、上肢負重訓練
患者取坐位,肩關節輕度外展,外旋,肘伸展支撐于健側,将重心逐漸移向患側,維持數秒再恢複原位。重複進行訓練。
注意:
初期需治療者協助伸肘
中期可向長軸方向加壓
後期可進行肘關節的屈伸運動
促進肘關節的運動控制能力
四、治療球訓練
患者取坐位,治療者立于病人的患側予以保護和輔助,病人雙手交叉放在上将球向前,後,左、右推,當患側上肢有獨立活動能力後,可單用患肢推球。
五、上肢屈肌痙攣的抑制
患肢屈肌協同運動階段時,屈肌痙攣明顯,治療者一手握住者前臂,另一手握住上臂,緩慢柔和地将患肢的肘伸直,使患肢處于伸展狀态,然後,一手控制患肢使肩關節外展、外旋、腕背屈、手指伸展,持續數秒,另一手輕拍或快擦上臂伸肌,刺激伸肘。
六、手指與腕關節痙攣的抑制
治療者一手握住患手四指,并将五指及腕關節均置于伸展位。
七、活動伸展的上肢
目的:誘發、促進上肢的主動運動
病人取仰卧位,肘伸展,治療者輔助患肢上舉、外展、内收或旋轉上肢,活動範圍由小到大。随着主動性的增加,減少輔助量
八、肘屈伸控制訓練
目的自主屈伸肘關節。
病人取仰卧位,肩屈曲,病人用患手觸碰位于前方的治療者,再回觸碰自己的對側肩,并多次重複此動作。
在肘屈伸能力提高後,囑病人在任意角度停住并保持數秒,目的是訓練上肢的空間控制能力。
九、前臂運動訓練
前臂的運動為旋前、旋後,對前臂進行關節松動及相應關節活動後,在患者有一定自主運動的前提下,,可進一步誘導、加強前臂的運動性。
十、手的抓握與松開訓練
前提:患側手指已能活動且出現分離運動後,才能練習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過早訓練此動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團屈曲,應特别注意。抓握的器具應選擇直徑較大的杯子、球開始,再慢慢過度到鉛筆、火柴棍等。
練習抓握的同時,注意練習抓握後的松開訓練
十一、滾筒訓練
目的:改善關節活動範圍,促進上肢的運動功能
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訓練用滾筒,患者雙手叉握,由健側帶動患側向前方滾動滾筒,促進上肢的伸展運動。
十二、木釘盤訓練
目的:改善關節活動度和手眼協調性,提高運動和控制能力。
從粗木釘開始,逐漸過度到細木釘,患者取坐位,雙手叉握,由健手協助患手抓起木釘,移至另一處放下。
加大難度時将木釘翻轉插至另一個木釘盤上
加大難度由患手獨立完成
應反複訓練,每天訓練30min以上
十三、分指闆
目的:矯正手指姿勢,防止攣縮變形、抑制攣縮
将手指放在指槽内,用固定帶固定好手指和手掌
分指闆可用合适的石膏模型代替,使用不受時間限制
十四、冰水刺激
目的:反射性的抑制手指和手腕屈肌的痙攣
将患手放于冰水中,浸泡約3秒。可反複3次,間隔數秒
十五、患側上肢的管理
因為多數患肢的機能恢複至較低水平時,患者或家屬的訓練不再強化,易導緻功能的下降,所以要求:
患肢的體位擺放在功能位,避免肩關節的拉傷
患手手指分開、手心向上
盡量使用患側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動作
十六、利手交換
盡可能用患手完成力所能及的動作,恢複患手的最大功能,不要廢棄患手,因為患手功能恢複困難,如患手是利手(如右利者右手癱瘓)應将手的功能進行交換,如可訓,練左手進餐、寫字等。
最後,我再提下手,手的康複和其他部位相比,确實比較的漫長,遇到的問題也最多。我們都需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持之以恒的康複訓練,不放棄,踏踏實實,從基礎開始一步步訓練,努力總會有收獲。
為了更好幫助大家進行上肢的綜合性訓練,針對挎籃手,雞爪手,手指伸不直,僵硬,沒有功能、肩痛等方面的問題,我和幾位老師開通了腦卒中康複訓練營,如果想和大家一起參與鍛煉,可以在文章的評論區回複數字1或者私信,和我入營免費學習。#長城心血管健康周# #腦卒中# #腦梗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