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全球發現最大的恐龍骸骨

全球發現最大的恐龍骸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09:30:07

全球發現最大的恐龍骸骨?登上這架開往遠古的“時光機”,邂逅的不僅有恐龍,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全球發現最大的恐龍骸骨?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全球發現最大的恐龍骸骨(登上這架開往遠古的)1

全球發現最大的恐龍骸骨

登上這架開往遠古的“時光機”,邂逅的不僅有恐龍

新華社國内部全新打造融媒欄目“遠古發現”,用生動有趣的報道揭開古生物研究的神秘面紗

如果有一架開往遠古的“時光機”,你想去看恐龍嗎?

事情或許會出乎你的意料:有的恐龍的确很大,在新疆哈密發現的中國絲路巨龍,保守估計體長超過20米;有的恐龍卻小得超乎想象,在四川發現的恐龍足迹比1角硬币還小,腳印的主人估計隻有麻雀大小;還有的恐龍很“另類”,不僅體型演化得越來越小,還改換“口味”吃起了白蟻……

遙遠又神秘的史前世界,遠不止恐龍這一種“神奇生物”。4.1億年前的一種小魚,為啥長得像古代兵器三叉戟?站立時肩高5米、體重可達24噸的巨犀曾穿越青藏高原,有啥目的?1000萬年前入主北美的劍齒虎,又是打哪來的?

這些千奇百怪的問題,在國社一檔全新打造的融媒體欄目“遠古發現”中,都能找到答案。

探索史前世界的“時光機”

今年4月14日,新華社國内新聞編輯部播發了一條“有點味道”的稿子——《這兩坨1億年前的便便,誰留下的?》,這是“遠古發現”欄目與讀者的首次見面。

其實,作為國社最核心也最“傳統”的報道部門,在新華社推進融媒體轉型的大潮中,國内部也在積極探索如何在新媒體報道中“破圈突圍”。部領導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強融媒體報道的組織策劃,在轉型過程中主動作為。

恰逢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在雲南昆明召開,有關生物多樣性的話題備受關注。國内部借機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全方位報道,抓住許多讀者對未知遠古世界的強烈好奇心,推出了“遠古發現”這個古生物領域的融媒體科普欄目。

這是一個由“90後”年輕編輯主持,面向年輕人,以年輕人的視角、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做科普的欄目,從4月至今已發稿近40篇,受到媒體用戶和讀者的歡迎,平均媒體采用接近200家。其中,7月初播發的《“龍人”!Ta和現代人的親緣關系有多近?》被508家媒體采用。在新華社客戶端上,稿件平均閱讀量接近200萬,讀者評論時常破千條,在微信端也收獲多篇“10萬 ”。

“這些奇特的現象真的大開眼界了”“6億年前的海綿化石,太牛了”“為什麼一億年前的龜蛋具有極厚的蛋殼”“這種巨鲨原來是頂級的掠食者,一看就特别強大”……這個關注古生物研究發現的融媒體科普欄目就像一架“時光機”,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用生動有趣的報道揭開了古生物研究的神秘面紗。

在這裡你會發現,原來化石的種類這麼多:不僅有骨骼化石,還有糞便化石、足迹化石,甚至是卵化石。而古生物學家就利用這些化石來解“應用題”:用古動物化石的大小估算一下“主人”的身高體重;憑着一串恐龍足迹,推斷造迹者的移動速度;掃描一下魚的糞便化石裡都有哪些“食物殘渣”,看看它的消化系統怎麼樣……

有時你又會發現,古生物學家不僅要會數學,還得有點推理天賦。比如,1.35億年前翼龍在準噶爾盆地一個地方留下了極為密集的114個爪印,說明了啥?答案是:足迹大小不一,意味着有不同年齡層次的翼龍在此地生活;足迹的前進方向主要集中在兩個相反的主方向上,表明翼龍可能來回往返于這個區域;而當時這裡主要為大型湖泊,翼龍留下大量足迹,最可能與到湖邊取食有關。

是不是覺得古生物研究還挺有意思?“遠古發現”欄目正是希望通過科普報道,讓讀者不僅可以獲得一定的知識,也能感受到古生物研究的魅力。

開欄之作關注的竟是便便,這個聽起來“不太正經”的話題,一上來就奠定了“遠古發現”不是一個端着“高冷範兒”做科普的欄目。其實,開欄碰上這個研究發現雖是個巧合,但用“有溫度”又接地氣的方式做科普,卻是編輯有意為之。

科技類的報道因為涉及大量專業知識,難免顯得“高冷”,閱讀門檻高,趣味性不足。如何用一種更“有溫度”的方式,将原本“冷冰冰”的科學知識講給更多的普通讀者?

“遠古發現”欄目最終提出,要以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為第一原則,對專業知識進行轉化。為此,編輯提出稿子的語言要樸實,要着重突出科學家自己對相關研究“有溫度”的解釋。

以這兩坨1億年前的便便為例,它們是誰的便便?又是怎麼留存至今的?看了下面這段話,這些問題就全解答了:

“在遠古時代的緬甸熱帶雨林,一隻昆蟲剛剛取食了花粉。它排出由花粉粒組成的糞便,身上和身邊還沾滿了花粉粒。正在這時,一粒樹脂落下,将昆蟲和它的糞便包裹其中,并留存到約1億年後的今天。”

原來這竟是兩坨保存在琥珀裡的甲蟲便便!編輯收到記者的初稿時,覺得稿子裡缺少關于便便是怎麼到了琥珀裡的解釋。為此,記者又對科學家進行補充采訪,最終補上了這段對當時情景的還原。一段充滿畫面感的話,頓時讓稿子變得生動起來。

随着欄目播發一個又一個最新的研究發現,與史前生物、地形地貌、氣候環境等相關的“秘密”被一一解開。恐龍、劍齒虎、各種史前魚類和昆蟲帶領讀者領略五彩斑斓的史前世界。而透過稿子,還可以一窺地球滄海桑田的變化:如今已是高寒草甸地貌的青藏高原中部,曾經水草豐美、森林繁茂;1500萬年前的福建南部曾有一片熱帶雨林,裡邊生長着花、苔藓,還活動着大量蝸牛、蜜蜂、蟋蟀等;而幾億年前的貴州,曾是一片“史前海”……

“科普 融媒”滿足你的好奇心

别看如今欄目已經走上正軌,在最開始,對于如何将“科普”與“融媒”進行有機結合,編輯也有過迷茫和擔憂。許多心得是編輯“摸着石頭過河”,邊幹邊摸索出來的。

如今的“遠古發現”稿件配發海報已成為常态,可回想起第一張海報的誕生,卻隻能用“手忙腳亂”來形容。

就在開欄當天,稿子已經準備妥當,編輯忽然想到,一些科普的大百科全書裡有很多精美圖鑒,欄目是不是也可以給每個發現配一張“圖鑒海報”?

雖然是臨時起意,但是說幹就幹!欄目Logo上哪找?請“隔壁”攝影部的同事幫忙,迅速為欄目設計一個用在海報上的Logo。海報做出來還想更好看?那就去請教部門内部會做海報的同事如何調整畫面……搗鼓了一個中午,最終一張化石圖、複原圖配合稿子裡精彩句子的海報新鮮出爐,也奠定了此後欄目稿件都配發海報的基礎。

從做出第一張海報,到有了第一張動圖海報,再到在稿子裡配視頻、配漫畫,“遠古發現”的融媒體産品門類日益齊全,再加上穿插的化石圖、複原圖,為讀者奉上“融媒大餐”。

做一個好的融媒體欄目,不僅是形式上的融媒化,更關鍵是在思維方式上突破傳統,讓内容适應新媒體的語境。

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生活、遷徙、繁衍的?遠古時的生物、氣候、環境是什麼樣的?這些古生物與今天的有何不同,它們又為何滅絕了?做古生物領域的科普報道,抓住這種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欄目就成功了一半。

為此,“遠古發現”欄目在标題上下功夫,突出稿件中的亮點,希望用樸實、生活化的語言,找到與讀者的契合點。

有些标題試圖從研究本身挖掘讓讀者感興趣的點,比如《早侏羅世,這隻恐龍寶寶因何夭折?》《5.5億年前,柴達木盆地和華北曾是“鄰居”?》等。有的則希望與現代人的生活聯系起來,比如《古生物也有“托兒所”?》《穿越“石”空打開貴州史前海洋“盲盒”,都有啥?》等。

别看标題就幾個字,卻是每條稿子最花心思的地方。比如有一條稿子,記者來稿的原标題為《2.52億年前的大滅絕,地球花1000多萬年撫平傷痛》。編輯收到後覺得,“撫平傷痛”顯得有點“文绉绉”的,不太鮮活。怎麼改?

為了這件事,發稿當天一早,欄目編輯和首席記者就讨論起來。編輯覺得可以用“緩”字,将标題改為“地球用了1000多萬年才‘緩’過來”。首席卻提出,“緩”字程度太輕了,不夠準确。一番冥思苦想,最後,首席提出用“活”字,将标題改為《2.52億年前的大滅絕,地球用了1000多萬年才“活”過來》。

這樣為了一個标題、幾個字“糾結再三”的情況,是“遠古發現”欄目運營的常态。而有時,為了适應不同平台的傳播規律,欄目的标題也要“百變”。

比如在做關于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甲蟲“木乃伊化”肌肉的稿子時,為了适應微信的傳播規律,編輯給國内部“新華視點”公衆号專門想了一個标題——《嚯,這一億年前的“胸肌”》,發出後不僅獲得了不錯的點擊量,标題也引起了讀者的讨論。有讀者留言“趕緊去健身,不然會被一億年後的小編說:嚯,這一億年前的肥肉。”

欄目推出至今,極具特色的标題已成為“遠古發現”的一個“标志”,有同事評價“一看到标題就知道是‘遠古發現’的稿子。”

“冷知識”更需要好策劃

北遷的雲南大象,是否牽動過你的心?

當時,每天刷大象視頻的你有沒有想過,大象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在中國的?這樣的北遷對大象而言,是第一次嗎?

如果想知道答案,不妨來看看“遠古發現”的稿子——《一路“象”北,千百萬年來發生過這麼多回!》。

在今年端午節放假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遠古發現”推出了這條稿子,一經播發就受到讀者的歡迎。最終,稿件被285家媒體采用,微信總閱讀量30萬,新華社客戶端閱讀量170萬。

有讀者評論“動物的許多行為值得我們思考”“千百萬年來大象都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因為氣候變化等原因,象群遷徙很正常”……

趁着雲南大象北遷的熱點,能不能做一條關于古象的稿子?國内部分管部領導對“遠古發現”欄目提出了要求,并轉發了一條報道線索。

收到要求的第一時間,編輯就行動起來。一方面聯系新華社雲南分社的記者,看當地是否有科研院所做相關的研究,另一方面與跑中科院的記者取得聯系,詢問是否能從中科院找到相關專家。

很快,記者有了回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正有一位研究古象的專家。更讓人激動的是,他此前做的研究正好還原了千百萬年間大象在中國南北方遷移的過程!

找到合适的采訪對象,一切都水到渠成。這條稿件順利播發,在鋪天蓋地的大象北遷報道中獨辟蹊徑,為讀者提供了有關大象遷徙的另一個視角。

也是從這條稿子開始,“遠古發現”欄目在報道最新研究發現的同時,發揮編輯部門主動策劃的職能,多方開拓新聞資源,讓欄目的内容更豐富、視野更開闊,影響力也得到增長。

開掘“冷門”博物館主動做策劃,是“遠古發現”欄目的另一個嘗試。8月底,欄目開掘了一個位于小縣城的博物館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聯合新華社甘肅分社策劃推出了一組三篇稿件,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稿件平均媒體采用140家,新華社客戶端平均閱讀量超過350萬、評論量超過700條。

一個“冷門”博物館、一組偏“靜态”的稿子,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效果,背後是編輯、記者的精心策劃和包裝。

從這3篇稿件的标題,或許你能看出一些奧秘:《數萬隻史前動物“出沒”,這個“動物園”不一般》《史前巨獸争霸賽:誰才是陸地最大哺乳動物?》《西北一直幹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發現了嗎?雖然是依托博物館做策劃,标題裡卻既沒有出現“博物館”,也沒有出現“化石”。

在策劃階段,編輯根據博物館的特點,為這組稿件确定了主題“走進‘史前動物園’”,這個概念也貫穿了整組策劃。

一個充滿了史前動物的“動物園”有足夠的反差感,而避免用“化石”,則是希望這個“動物園”是鮮活生動的,裡邊的史前動物是有生命力的。

“在科研人員的幫助下,我們看到了遠古時候的世界”“這個發現太有意義了”“最愛看跟恐龍相關的”“奇怪的知識點又增加了”……每次發稿後,讀者的認可是最好的回報,而從讀者對内容的讨論中,編輯也常能獲得新的靈感。

在國社的衆多欄目中,才5個月大的“遠古發現”還隻是剛剛起步,未來這架開往遠古的“時光機”會有怎樣的精彩之旅,我們共同努力。(記者 金地)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