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讀史記說智慧

讀史記說智慧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09:32:21

讀史記說智慧?劉邦和項羽,兩個争取天下的對手,這就好像是中國象棋裡的紅黑雙方,也就是楚河漢界如果說,項羽是紅方帥,那劉邦隻能是黑方将,你來我往,厮殺不斷,最終五年楚漢之争後是泱泱大漢,卻是為何?當然這似乎有點成敗論英雄的味道了,但是回首會發現,劉邦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而項羽堪堪一個性情中人,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讀史記說智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讀史記說智慧(讀史記楚河漢界)1

讀史記說智慧

劉邦和項羽,兩個争取天下的對手,這就好像是中國象棋裡的紅黑雙方,也就是楚河漢界。如果說,項羽是紅方帥,那劉邦隻能是黑方将,你來我往,厮殺不斷,最終五年楚漢之争後是泱泱大漢,卻是為何?當然這似乎有點成敗論英雄的味道了,但是回首會發現,劉邦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而項羽堪堪一個性情中人。

1

先揭揭雙方的老底吧。劉邦的确是個市井之徒,有點痞子氣,雖然史記說“隆準兒龍顔,有美須髯”卻也有“喜施,意豁如”,也就是本山大叔說的:擱現在,這小夥兒簡直帥呆了,還有點黑社會講兄弟義氣的風範,雖然後來他最親的兄弟是被他逼上絕路的。可是還有兩個字卻也是頻繁的出現:狎侮,不失準确。這就是所謂的市井無賴的氣質了,再加上“好酒及色”“不事家人作業”,現在看來就是遊手好閑,貪杯好色,天天在外面混着,不幹正經事,除了有點帥講點義氣大度之外無甚可講了。但是劉邦混自有自己的混法,竟然混到了一個堂堂的泗水亭長,當年十步一殺的無名也是一介亭長,好歹管着幾十号人,這點比後來的韓信同學要強得多。

反觀項羽,容貌着墨不多,但是看到别人的忌憚就應該知道此人英氣逼人,面目可憎,還有一身力氣:力能扛鼎,也是身高八尺,放到現在很多女孩子的身高要求應該應經滿足了。項羽是将帥世家出身,楚将項燕就是他的先祖,一直跟着他的叔叔項梁,也是差不多在混些日子。相比劉邦,項羽的身世應該是不錯的,起碼有書讀,門第還可以擡出來吹吹,想當年我祖項燕什麼的,有點小資本。可是,書沒讀幾天就扔了,狡辯說會寫名字就行,又跑去學劍術又沒幾天的耐心,但是卻誇下海口要學萬人敵,自然是指兵法了,之後可想而知,又不争氣的半途而廢。放現在,老師罵家長恨,大學更是做夢,但是那是秦末。

當然有一點兩人是相同的:都見過一個人都說過一句大逆不道的話。這個人是秦始皇,中國的第一個皇帝,大秦帝國的締造者。當初劉邦在鹹陽服徭役時,有幸遠遠地看見了這位皇帝,劉邦的反應是:喟然歎息,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而項羽更是語不驚死人不休,在秦始皇遊會稽的時候項羽也看見了,他會說的更是狂妄:彼可取而代也。這句話真的是大逆不道。殺頭也不為過分。幸虧項梁捂住他的大嘴巴。不過,劉邦估計是吹吹牛感慨一下皇帝真好,還得繼續幹活,修長城,而項羽卻是讓項梁注意到他的不同,估計是敢吹牛,項梁認為小夥子很有種。

由上可見,這段時間是沒什麼可說的,劉邦,未來的皇帝,現在混混,小亭長,不幹正經事。而項羽雖然是世家,讀過幾天的書,最起碼會寫自己的名字(他自己說的),還看過兵法,學過劍術,雖然沒什麼大成就大造詣,起碼有點老本可以吃。至于史書上關于劉邦的種種怪異事件,大家看看就可以了,什麼龍啊,什麼雲啊,還有白帝子赤帝子之類的,這些都是糊弄古代的迷信的封建老百姓的,我們作為唯物主義的新時代的學生,要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2

後來,陳勝吳廣第一個吃螃蟹,揭竿而起,舉起反秦的大旗,史書上說的很形象:秦鹿天下逐之,用今天的話來說,秦朝好比一隻鹿,天下的人追着他打,都想一箭射死他。作為一個時代的主題,劉邦和項羽自然也會順應天意,反他一把,秉着落井下石不踩白不踩的原則,大家反了他了。所謂破鼓衆人捶不是沒有道理的。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心理環境,套話是說,由于曆史地理人文環境的不同,所以人與人會有不同的行為模式,這時候劉邦和項羽發迹方式的确不同,但是卻殊途同歸。

沛令,也就是沛這個地方的縣令,也想順應天意一把,可是又怕自己實力不濟不能服衆,于是蕭何曹參就告訴他把劉邦請來幫助他就可以了。可見劉邦的義氣不是白給的,關鍵時候還有點作用,當年他作為亭長押解别人去鹹陽服役的時候看見很多人逃走了,就大方的放了剩下的人,自己也逃了。再加上一些酒肉而來的朋友,應該說劉邦還是有一定的人脈的。于是沛令派個人去把他找來,順便說下這個人叫樊哙。後來劉邦來了,縣令又反悔了,堅守不讓人進去,估計怕自己做不了老大,還想殺了蕭何和曹參,還好二人眼疾手快逃了,投了劉邦去了。這就是後來的兩位漢朝丞相。劉邦還是有點小聰明,派人射箭信進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投降大家都不會死,不投降看着辦,别跟着那個縣令混,倒時候大家都要遭殃。之後縣令舍己為人,舍小家為大家,雖然是被迫砍掉了腦袋。

應該說,劉邦的确有點無賴,但是卻能摸透人的心理,沒讀過兵法卻知道用法,不戰而屈人之兵,劉邦做到了。

如果劉邦算和平解放沛縣的話,那項羽就是陰謀之後武力奪取政權的。也是個官,也想反秦,也要找個可靠的人,會稽守(守是官職)跟項梁商量,想找個人一起共謀大業(電影台詞),這個人叫桓楚。具體是幹嘛的,我不知道,反正他認為行就行。項梁就騙說項羽能找到此人。于是就招項羽來,項羽來估計也沒幹什麼,一起騙、哄人家開心。一會兒,項梁說出了那句簡短的暗号:可行矣。項羽動手殺了人家,之後更是連殺數百人,最後“懾伏”衆人。可以看出來,這是個陰謀,人沒幫人家找,還殺了人家,還有個明顯的暗号。

後來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大家互相掐架,打來打去,你來我往,都是些小人物在其中摻和,戰國時候的各路諸侯又重新死灰複燃,其他的就不說了實在是弱的不值一提。項梁聽從範增的意見從山溝裡找到了當年楚國的後人,就是後來的義帝楚懷王,被人家從山溝裡找出來當王,從一個放羊的娃一躍成為了獨占一方的的諸侯。後來劉邦和項羽就在這裡面混了一段時間。

兩個不相幹的人終于是因為曆史與命運而交叉在了一起。但是兩個卻有着不同的嘴臉。劉邦一路走來更為老道,為人低調,待人寬和,見領導打招呼,見人就拉攏,給個迷人的微笑,随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後來相約入秦,懷王和大家一緻認為劉邦可但此重任,說劉邦“素寬“,就是一向寬厚。但是項羽就不同,脾氣躁,恃驕無恐,揚言說懷王是我項梁立的,整支隊伍裡隻有他項羽和諸位将領,鋒芒畢露,嚣張得很。但是大家沒辦法,忌于他的武力。之後趙國被圍,項梁不聽宋義勸告,被秦将章邯用計所殺。後來項羽殺宋義,破釜沉舟,殺王離,降章邯,救圍趙,一舉成名天下知,各路諸侯紛紛依附。劉邦依之前的盟約西取三秦,降秦王子嬰。有人建議劉邦稱王,據守關中,無内諸侯。這一段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了,鴻門宴就是以此為背景。

但是這期間有一個人卻在不斷成長,到後來終成為左右戰局之人。史書上說:為漢則漢勝,為楚則楚勝,可見一斑。這個人名叫韓信。韓信之前的種種傳說就不多說了,大家應該略有所聞,什麼鑽跨施舍飯之類的,總之就是比較慘。後來韓信還在項羽的麾下混過一段的日子,做過火頭軍,也就是做飯的,破釜沉舟那會還砸過幾口鍋,後來也就是一個執戟官,就是扛着兵器的小兵,終究是沒有大用。之後亡楚投漢,劉邦開始也不用他,隻是讓他管糧草,不過也是誰會重用一個無名小卒呢,現在找工作還得有經驗呢,你一開口就當大将,怎麼服衆。但是有個人卻很是欣賞他,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就從此而來。追出去之後。劉邦慌了,以為蕭何逃了,回來之後就舉薦韓信,并強調是要封大将,注意不是普通的将,是大将。劉邦終于是聽了。應該說,韓信還是有點知恩圖報的感覺,後來不斷有人勸他造反,他不聽。韓信就是決定未來戰局的人。

3

言歸正傳,劉邦入秦,分毫不取,美女也不要,連秦地的百姓送糧食都說夠了别浪費,拒絕。秦地皆服,是心服。而項羽一來,殺子嬰,燒阿房,秦民不敢不服。可見劉邦被人稱為仁義不是沒有道理的,項羽真的是殺氣太重。其實,劉邦不是仁義,隻是明白民心的重要,而且現在項羽勢頭正盛,不敢纓其鋒芒,所以劉邦隻能忍,這就是政治家的忍耐力。而項羽就沒這些講究,想稱王就自立為霸王,想殺就殺,想燒就放把火,性情中人,愛憎分明,不明白人心,更是不懂低調為何物。後來更是幹了件聳人聽聞的事,因為燒掉了秦宮,就覺得太破了,想走有懷疑秦地軍民會背叛他,就坑殺了二十萬秦兵,隻留下了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果真是兵法沒幾個,匹夫之勇而已,我的評價。兵法說:殺降,不祥。項羽根本不知道。

說到坑殺那真的是項羽的愛好,當年曾在一個地方,叫外黃,由于幾天沒打下來,後來人家投降了,他又想殺了城裡15歲以上的男子,還是個13的小子勸他,好說歹說才罷了。真是不可理喻,不知所謂,仿佛天下跟他無關。

雖然劉邦也不是什麼好人,但是如此不祥的事還真沒幹過,因為作為一個像擁有天下的政治家,知道自己要的是天下人心,忍人所不能忍,百姓城池能和平解放就和平解放,郦食其單憑一張嘴連下70城,而韓信才50多,無怪乎漢興楚亡。

火燒秦宮,坑殺秦兵,項羽就拍拍屁股走人,盡管有人告訴他三秦才是天下首都應立之地,但是項羽說有了功績不回家炫耀下,猶如衣繡夜行,作為回應人宋四個字:沐猴而冠。于是他用了第二大絕招(第一招是坑殺)烹殺,也就是煮了他。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封劉邦在漢中,是為漢中王,都南鄭。之後的封賞就更是絕,章邯司馬欣董翳距三秦,隻為防備劉邦,自己手下親信則封風水寶地,不信任就随手封個窮鄉僻壤,連義帝楚懷王也沒放過,說遷都就遷都,最後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了。

但是,劉邦又豈是池中之物,韓信用計破三秦,連破趙燕,下井陉口,舉兵攻齊,韓信為齊王。項羽立馬動兵攻漢。楚漢之争打響了。

韓信帶兵東征,劉邦身邊沒人了能和項羽的幾十萬大軍抗衡,被圍荥陽,之後又被困成臯,被打得七零八落。應該說這有韓信的因素在,立為齊王之後,久久不來救,擁兵自重。劉邦的妻子兒女老爹老媽還在項羽手裡。真是形勢危急。這期間,項羽勸降過,劉邦不理他,找人挑釁過,被婁煩(人名)射殺三人,之後更是拿出人質——劉邦他老爹劉太公來,又要烹殺,劉邦不吃這一套。

說到這裡,必須說一個人,這個人叫項伯,此人雖是項羽的人卻屢屢幫助劉邦,鴻門宴有他壞事,烹殺劉太公時也是他勸的項羽,人說做一件蠢事不難,難的是件件蠢事。應該說,劉邦很了解項羽的為人,而項羽根本不了解劉邦,這麼多人愣是沒把劉邦幹掉,之後隻能是遺憾終生。劉邦下大價錢花血本,封了兩塊肥地給韓信和彭越,韓信和彭越才出兵救漢。其實劉邦心裡恨得牙癢癢,暗暗地罵:老子後來在收拾你們,這也就是韓信為何不得善終了。當初項羽聽說韓信攻下了齊就打算去攻打韓信,又沒本事,之後後院起火,英布又反了,又調兵攻打英布,真是捉襟見肘。

韓信彭越回歸之後,劉邦竟然和項羽簽下合約:以鴻溝為界,往東是項羽的地盤,往西是劉邦的,項羽還真信了這中分天下的合同,開始東撤。項羽不明白這個亂世的生存法則,有我沒你,天下隻能是屬于一個人的,要麼姓劉,要麼姓項,但是劉邦懂。劉邦背棄合約,舉兵伐楚,韓信的表演時間到了,後面就長話短說,四面楚歌,突圍,烏江自刎,漢定天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