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長期不吃晚餐的人身體有五大變化

長期不吃晚餐的人身體有五大變化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6 00:35:18

有句古話叫做“過午不食”,“午”當然是指中午時間了,意思就是超過了中午(大概在11點-13點)之後不要再吃東西了。當然,這是一句來自古代的話,現代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無法做到這樣。但這句話體現的一個道理,到至今依然是受用的,那就是晚飯不要吃太晚。

長期不吃晚餐的人身體有五大變化(長期超過這個時間吃晚餐的人)1

經常超過7點吃晚餐,對身體有這些傷害,長壽離你越來越遠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大多不規律,早上睡到日曬三竿才起來吃個早午餐,晚飯過後又會吃宵夜,并且常常是很晚才吃晚餐。可是晚餐如果吃得太晚,久而久之,對身體可能會造成很多傷害。

1、晚餐吃太晚容易變胖

如果晚餐吃得太多,沒有足夠的時間給食物消化吸收,就準備上床睡覺,這時候血液中的糖分、脂肪、氨基酸的含量會增加,進而轉化為身體的脂肪。人體在夜間時,各項器官組織代謝減少,多餘的脂肪不能夠消耗,隻能存儲在人體内。長期晚餐吃得太多,容易出現肥胖。

長期不吃晚餐的人身體有五大變化(長期超過這個時間吃晚餐的人)2

2、晚餐吃太晚容易出現糖尿病

現在說起糖尿病,好像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了,很多中老年人常患有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人常與糖尿病同行。這是因為,許多人晚餐吃得晚,刺激身體分泌了大量的胰島素,增加胰島B細胞的負擔。特别是中老年人,當胰島B細胞負擔過重時,容易出現衰竭,導緻糖尿病的發生。

3、晚餐吃得太晚容易失眠

夜間是身體進入睡眠的時刻,而有些人能明顯感覺到身體在吃太飽的情況下,不好入睡。這也是和晚餐吃得太晚有關。晚餐太晚,身體的肝髒細胞還會持續向大腦傳遞信息,使大腦保持在興奮的狀态下,從而出現了失眠、多夢的症狀,長此以往,自然會影響到情緒,精神不振。

長期不吃晚餐的人身體有五大變化(長期超過這個時間吃晚餐的人)3

4、晚餐吃得太多會降低免疫力

身體有足夠的免疫力可以為我們阻擋疾病,而當長期的晚吃飯時,會導緻身體的新陳代謝紊亂,降低人體的免疫力,造成記憶力衰退、思維能力下降等,容易感冒、生病。

既然說晚餐不能吃得太晚,那麼超過什麼時間才能算是晚呢?一般情況下,建議在7點之前吃晚餐,并且晚餐以七分飽為宜,不能吃太多,也不要吃得太葷、辛辣油膩,如果是想吃火鍋或燒烤等時長比較久的餐點,建議安排在中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