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痔”,事實上并沒有誇張到這種程度,不過這句話倒映出痔瘡高發的現實。有研究表明,中國肛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其中痔瘡的發病率就占到87.2%,而且各個年齡段都有可能得痔瘡。另外,吃辣、喝酒、熬夜、久坐……有這些習慣的年輕人,更容易被痔瘡“盯上”。
01
怎麼判斷自己得了痔瘡?醫生坦言:有這5種不适,八九不離十
(一)大便帶血
大便時帶血是内痔最早的常見症狀之一,顔色鮮紅血,且一般不與大便相混,但并非每次排大便時都有鮮血,出血量不等,或多或少,也可為糞便帶血、便後手紙帶血或點滴而出,嚴重者可出現射血;
(二)疼痛
疼痛是外痔的常見症狀,因外痔位于齒線以下,由脊髓神經支配,一旦外痔發炎、腫脹則疼痛明顯,内痔一般無疼痛,若内痔脫出發生嵌頓、靜脈炎、血栓、感染等,則可引起肛門局部的疼痛;
(三)異物突起或脫落
肛緣突起、有異物感、大便時不宜擦淨、污染内褲等是外痔的标志,脫出則是内痔晚期的常見症狀,往往是在大便時内痔脫出于肛門外,嚴重者在下蹲、行走、咳嗽、勞動用力時,痔核也會脫出肛門外;
(四)肛門潮濕或瘙癢
由于内痔脫出,反複刺激,常并發肛窦炎和慢性直腸炎,腸黏液胰分泌也會增多,而且經常脫出者,肛門松弛,導緻分泌的黏液流出肛門外,刺激肛周皮膚形成皮炎、濕疹,進而發生肛門不适和瘙癢。
另外,外痔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分泌物,外痔發炎、腫大或皮膚潰瘍時分泌物才會增多,當大便後擦拭不幹淨或肛門汗腺比較發達時,也會引起肛門的瘙癢和潮濕;
(五)肛門周圍出現腫脹感
若發生血栓性外痔,疼痛劇烈,咳嗽或排便時加劇,數日後可減輕,可在肛周看見暗紫色橢圓形腫物,表面皮膚水腫、質硬、壓痛明顯。
02
痔瘡該如何防治?
1.注意休息
熬夜、操勞過度,是誘發痔瘡的一個重要因素;
2.注意個人衛生
除了要經常換内褲之外,排便後還應及時清理肛門,用溫水清洗的話就更好;
3.多吃含纖維素的蔬菜
少吃辣椒、胡椒、酒類等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芹菜、白菜、菠菜等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它們可以促進腸蠕動,排便時更加輕松;
4.避免長時間同樣姿勢
對一些從事久坐、久站、活動少工作的人群,工作1-2小時,适當活動10至15分鐘,可以做一下廣播體操、太極拳、球類活動等;
5.不要把手機、報紙等帶進衛生間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排便時間不超過5分鐘,有痛感時不要忍,排便時不要過分用力。然而,現在年輕人非常喜歡帶手機進廁所,刷起手機來就會忽略時間,在廁所一呆就是十幾分鐘,這種不健康的排便習慣很容易會形成痔瘡,所以一定要改正。
小貼士:若出現痔瘡時,建議及時進院就診并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早發現、早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