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隆重的傳統節日,
對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特别的,
但這些專屬于春節的冷知識,
你可未必都知道?
1、春節從前不叫“春節”
古代不同時期春節的名稱也不同,唐宋元明,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11年,為了“行夏利,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決定使用公曆。這樣,把公曆1月1日稱為元旦,以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
2、古代春節不是在正月初一
現在的春節是在正月初一,可是中國曆史上關于正月的時間确定卻不一樣,夏朝用孟春(即正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曆。公元前104年,《太初曆》的制定才将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孟春為歲首,春節時間才确定下來。
騎樓老街年味濃。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劉文芫 攝
3、春節可能過兩個
什麼時候會有兩次“春節”呢?就是閏正月的時候,不過曆史上閏正月出現的次數屈指可數,據曆史記載,最早的閏正月出現在宋代。下一個閏正月要等到2262年,我們是沒緣分碰見了。
4、年份有十二生肖,正月裡也有“六畜之日”
秦漢以來,民間說法從初一到初六,分别是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和馬日,到了初七便是人日。傳說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積累了經驗後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所以,初七為什麼要上班?!
海口博愛路開啟了“春節模式”。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林建 攝
5,大年三十也會在“二十九”
發現了嗎?今年就沒有大年三十,這跟我國曆法有關。農曆是根據月亮的圓缺變化來編算的,在天文學中被稱為“朔望月”。從“朔”到“望”,再到下一個“朔”,一個周期約29.53天,所以農曆一年中就出現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而今年的臘月恰逢小月,隻有29天,因此也就沒有大年三十了。
6、壓歲錢其實不是“錢”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最初的名字叫作“壓勝錢”。這種錢币不是用來流通的,而是一種用來觀賞的、可佩帶的錢币形狀的裝飾品。古時,晚輩們将長輩賞賜的“壓歲錢”像玉佩一樣佩戴在身上成為一種裝飾品,以用來鎮惡驅邪保平安。
春聯、福字、中國結等傳統年貨制品将老街裝扮得紅紅火火。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林建 攝
7、“福”字倒貼有講究
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口貼上一個“福”。有些人會将“福”倒着貼,因為福倒的諧音是“福到”。但民俗傳統中,水缸、垃圾箱才要倒貼福字。這是為了避諱在倒水和倒垃圾時把家裡的福氣倒走,便在這兩處倒貼福字,巧用“福至”來抵消“福去”。
8、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春節燃放爆竹至今有2000多年的曆史。在中國古代沒火藥和紙張時,人們把竹子放在火裡燒,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
手寫春聯讓年味更濃。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客戶端拍客專欄攝影師 林建 攝
9、拜年抱拳有學問
在我國,男女拜年的手勢是有區别的,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國傳統習慣尚左貶右,所以抱拳時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謂“吉拜”;
如果右手包左手,則稱為“哀拳”,是向别人報喪或求饒時使用的手勢。女性抱拳則相反,可不要搞錯啦。
10、春節也有“春節老人”
漢武帝元封年間,曆法由于多年維修非常混亂,與天象不合影響農業生産,于是漢武帝下旨編造新曆。在那時,元月是歲首,春節是迎春,迎新年與迎春天,兩者時間不一定相同。落下闳等人修制了一部曆書,把“迎接新年”與“迎接春天”統一起來并沿用至今。由于落下闳是在曆法上确定春節的天文學家,所以老百姓親切地稱他為“春節老人”。
要想過一個有儀式感的春節
學問還不少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春節的小知識嗎?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北京青年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