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2:29:31

4月1日,清華大學微納電子學系主任、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教授在清華五道口在線大講堂進行了主題分享《芯片還将伴随我們一百年》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

(圖源: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

魏少軍教授以武侯祠中趙藩的一副對聯開篇:“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他指出審時度勢的重要性,對于時勢的判斷和選擇,會影響個人的發展。就當前的時勢來看,信息技術推動了過去20年GDP的發展,但在信息技術的背後,是半導體在推動着這個産業的發展,如今集成電路産業已然成為一個重要的行業。

芯片的前世今生

莊子有言:“一日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一尺的東西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後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總有一半留下,所以永遠也取不盡,這體現了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思想。魏少軍教授講到,半導體和芯片的發展,恰好就是按照這樣一半一半的往下縮小,而且縮小的過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停止。

但是,縮小過程當中必須按照某種規則來進行,也就是要按照規矩,沒有規矩,那就不能成方圓。這就印證了孟子在離婁章句上所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芯片縮小所沿用的規則正是摩爾定律。

梁啟超在莅山西票商歡迎會學說詞當中講到:“夫舊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為人之處世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魏少軍教授解釋到,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芯片發展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産業就是因為沒有跟上技術發展,最後真的就是不進則退,甚至退出曆史舞台。魏少軍教授對此舉了幾個有趣的例子:

舉例一:膠卷的消失。三四十年前彩色膠卷是稀罕之物,國際著名的柯達公司成立于1880年,但一個百年老店卻在2012年1月申請了破産保護。那麼打敗膠卷的是什麼呢?“殺死”膠卷的正是CIS和數碼相機。1921年,奧因斯坦因發現了光電效應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48年之後,1969年有兩位科學家boyle和Smith,發明了世界上首個電子成像技術—電荷耦合器件,也就是攝像頭;1991年柯達發明了數碼照相機,當時價格高達13,000美元,重量5公斤,很少有人買得起,所以柯達覺得數碼相機沒有什麼發展前途,故沒有生産,但是半導體技術發展之快超乎想象,數碼相機的重量和價格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數碼相機也漸漸地普及開來,遂而許多人都不再買膠卷。現在看來,當時的“殺死”膠卷的技術從根本上來說正是半導體技術。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2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舉例二:機械鐘表的消失。發明于15世紀的機械鐘表,從純粹的計時功能看,已經完全沒有存在的價值。毫無疑問殺死機械鐘表的是電子表。1971年,當摩托羅拉推出第1款電子手表芯片的時候,大概他們也沒有意識到,過了幾十年以後,電子手表已經開始取代,甚至基本上把機械手表從計時功能領域當中趕過去。

舉例三:磁存儲被電存儲逐步取代。磁存儲的代表産品如磁帶、磁盤和計算機中的磁盤等。在1960年代,計算機存儲單元的主流是磁芯存儲器,并不是今天的半導體内存。如今磁芯存儲器早已被半導體内存取代。

舉例四:蘋果公司的崛起。由于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電子産品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以蘋果公司為例,其芯片和軟件的發展實現了iPhone的價值。在同期曾經非常知名的市場占有率高達60%的諾基亞的手機“失寵”的原因就在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事物的發展都這樣,我們要跟上事物的發展,否則隻能被世界的大潮所淘汰。

過去四十年還有很多東西都消失了,如MP3、DVD、電子詞典、随身聽等等。由此來看,任何集成電路能夠參與競争的技術,最終都不可避免地成為“失敗者”。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3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不可思議的芯片技術

《論語·學而》當中有一句話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代的大學者朱熹有這樣的注語:“嚴治骨角者,即切之而複蹉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複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業”。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精益求精,這個詞用在集成電路或者芯片上是最貼切不過的。

下圖是2007年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圖。圖中縱軸指的是可以沿着摩爾定律一直不斷的微縮下去,到今天為止,工藝技術節點已經來到了7nm,很快5nm也将随之而來。橫軸是各種不同半導體技術和傳感器等産品多樣化的發展路徑。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4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5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技術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歇,當下我們還在探索更進一步的技術。7nm和5nm甚至更低的工藝之後是什麼?後CMOS時代,将有新型晶體管的問世。芯片尺寸的微縮還遠遠沒有走到盡頭。例如人們已經基于二維材料制備出了1nm晶體管。

但魏少軍教授也提到,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任何一個單一的事物總要走到盡頭,特别是今天的線性技術,它事實上存在4個重要的極限:

  • 物理極限:就是最小尺寸,現在看起來如果我們的材料上沒有太大突破的話,我們最小尺寸可能在1nm左右,到2030年前後,晶體管的特征尺寸可能會接近1.5nm;

  • 功耗極限:是指在物理極限下的器件功耗密度将達到上千瓦/cm²;

  • 工藝極限:将CMOS推向極限需要革命性的材料和器件創新,在這過程中,必然遭遇巨大的技術和工程障礙;

  • 經濟極限:要實現上述各類技術創新必将引起制造和開發費用極急劇上升,因而隻有少數全球化的企業才可以支撐。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6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陷入萎縮,而中國可圈可點

經常會有人問半導體産業是什麼樣的一種産業?魏少軍教授用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得的一句話來引出,那就是“創新不是一個技術概念,而是一個經濟概念”。半導體或者芯片産業,恰恰是一個創新驅動的産業,它的發明最終變成了錢,它是靠創新的方式來發展。所以它是個創新驅動的産業。

了解了半導體産業的形式之後,再來看下半導體産業的發展情況。以史為鑒,從1987年到2019年的這段時間中,我們不難發現半導體産業的發展并不是一路高歌猛進。以2019年為例,去年半導體銷售收入位4121億美元,比上一年衰減了12.1%。這是2012年經曆小幅衰退後,時隔7年再次出現的衰退,也是2001年後最大的一次衰退。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7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從全球半導體市場分布來看,2019年全球的市場萎縮到了4121億美元,美國市場為785億美元,歐洲市場398億美元,日本市場360億美元,中國市場是1446億美元,其他的亞太地區是1133億美元。總體而言,全球半導體市場都有所衰退,但非常有趣的是,中國的占比增加到35.1%。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8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去年全球各類半導體産品也有所萎縮,其中存儲器萎縮了34.2%,存儲器衰退之後與邏輯芯片的市場份額一緻,大約占比25.8%。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9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從全球半導體産品應用來看,2019年除了政府應用增長之外,其他應用都發生了萎縮。那麼是不是因為中國政府買了很多芯片,魏少軍教授解釋道:“從數據上看還真不是,是因為美國政府的采購量增加才使得政府采購量的上升。所以其實半導體的應用,除了我們常規知道的消費類汽車、計算機、工業應用通訊,政府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0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是哪些企業的銷售額衰退才使得2019年全球半導體下滑如此嚴重?這點我們可以從2019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的銷售收入中找到線索。在全球前十大芯片廠商中,銷售額下滑最嚴重的四家企業有三星、海力士、美光以及東芝,他們分别下滑了37.3%、40.4%、36.9%、42.9%,由于這4家廠商的大幅萎縮,才使得全球的萎縮比例如此高。而且有趣的是,全球前十大企業在2018年的占比還占到了65.5%,去年就萎縮到56%。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1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而相比全球中國的半導體情況要好的多,中國半導體是全球很重要的部分,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産業繼續維持兩位數成長,相比與2018年增長了16.2%,達到7991億元人民币。從全球範圍看,中國集成電路産業的增長仍是最高的。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2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從我國集成電路産業鍊各個環節發展情況中看,2019年,在貿易環境發生動蕩的大背景下,中國集成電路産業各個環節均維持了兩位數的增長率。設計業增長率最高,為16.31%;封測業緊随其後,為16.26%;芯片制造業的增長率為16.07%。在過去幾年中,第一次三個細分行業的增速都低于20%,但也是第一次三個行業的銷售均超過了2000億元。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3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2019年,我國芯片制造業全年銷售達2110.4億元,第一次超過2000億元,但增速卻下降到16.1%。值得指出的是,這一統計中包含了在華外商獨資企業的營收數據,所以,制造業的快速增長也包含這些企業的貢獻,在中國集成電路制造業銷售統計中,預計約50%是由外資和台資在華企業貢獻。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4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同樣,在封測業中,也有外商在華獨資企業的貢獻,但可以預計的是,這些企業在封測領域要比在芯片制造業領域所占的比例要低一些,外資和台資在華企業的貢獻約為30%。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5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而芯片設計業作為我國的在半導體領域的第一大産業,超過99%是由中國本地企業貢獻的。芯片設計業是我國本土企業貢獻占比最大的一個細分行業,2019年設計業銷售達2930億元,比2018年增長16.3%。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6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高端芯片進口依賴難擺脫

雖然我們在集成電路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國的芯片占比還很低。按價值計算,占比僅在10.3%左右;按照本地市場計算,占比為29.5%;所以大部分還是要進口。從2013年開始,我國進口集成電路超過2000億美元,2018年超過3000億美元,到2019年繼續保持超過3000億美元,雖然降低了2.6%,但仍然非常高。魏教授還特意講到,進口的3000多億美元,我們本地隻用1000多億美元,其中間的差值便是裝到整機中出口到國外中去。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7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8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中國是個芯片進口大國,那麼我們都進口了哪些芯片?魏少軍教授進一步分析指出,2019年我們使用了168億美元的微處理器和微控制器,416億美元的存儲器,356億美元的邏輯電路,以及213億的模拟集成電路,這4大類産品加起來大概占了我們進口電路本地市場的百分之七八十。但進口的芯片并沒有完全用到本地,我們用隻掉了三分之一,剩餘的部分被裝成整機再次出口。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19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總體來看,我國對一些高端芯片産品對外依賴性還很高。在過去20年中,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主要動力是靠智能卡芯片、通信芯片以及移動智能終端芯片的發展。相關通信、智能卡、計算機、導航和消費電子等五個領域的企業數量有所增加。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20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從我國市場主要芯片産品的銷售情況中看,主要為微處理器和控制器、半導體存儲器、邏輯集成電路以及模拟集成電路。這種情況說明,我國半導體産品還不夠豐富,競争力不夠強,尤其是在傳統領域,我們的技術能力還有欠缺。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21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美國仍是半導體産業的領頭羊,中國該如何追趕?

毋庸置疑,半導體産業已是全球化最徹底的産業,美國、歐洲、日韓以及中國均是全球半導體産業的聚集地,代表了全球95%的産能以及近乎100%的産品和98%的市場。但我們也要認清現實,在這個全球化的産業中,我國半導體與半導體強國之間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從美國半導體發展情況中看,美國現在依舊是半導體領域的領頭羊,在很多應用領域,依舊是美國企業占據着主導地位。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22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美國半導體發展的優勢在于,美國半導體企業投資的強度大、規模也足夠大。據相關統計顯示,美國的半導體企業會将其17%—20%的收入用于研發,而其他地區隻有7%—14%。還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半導體企業的毛利可達62%。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23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但我國半導體企業已經在奮力追趕,一個好消息是中芯國際在2019年的研發支出約占銷售收入的22%,但總額僅為6.87億美元,相比美國還有很大差距。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半導體企業的規模偏小,而且毛利不高,這也影響了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增加了向高端芯片發展的難度。

魏少軍教授進一步指出,美國是通過高額的研發投入來獲得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先進的産品。再通過産品的競争力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由于有更好的市場份額就有更高的毛利,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錢來支撐研發,以此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而我國又将如何打破怪圈實現良性循環的發展呢?

魏少軍教授點明,唯有中國半導體投資不再缺位,不斷的加大投資,尤其是加大研發投入,才可打破這種怪圈實現良性發展。好在中國開始呈現出這樣一種态勢,特别是大基金的投入,2019年10月22日,國家集成電路産業投資基金二期已成立,注冊資本為2041.5億元人民币。但是資本投入并不代表研發投入,我們現在研發投入還是不夠的,這方面還需要重視起來。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24

(圖源:魏少軍演講報告截圖)

集成電路再成長100年

很多人都在質疑摩爾定律已走到盡頭,還有學芯片的必要嗎?魏少軍教授借用清代學者陳澹然的一句名言:“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來建議,做一個決策的時候,一定要看全局,而不能看隻看眼前的一點。半導體著名學者胡正明教授曾在2015年的一次論壇中指出,集成電路産業可以再成長100年。

“就目前而言,我們還看不到有新的技術能夠替代半導體,不但現在沒有,我們預測在未來的二三十年當中大概都很難出現,而且也沒有任何産品可以代替今天的CPU和存儲器。如果出現,則意味着要花數十億美元和數十年時間來替代盡頭的技術。因此,對集成電路産業來說,還有很長的曆史要走。”魏少軍教授認為。

未來幾十年當中,半導體會越來越重要。5G、全自動駕駛、類腦計算和深度學習、智慧芯片将成為半導體産業下一階段的推動力。其中,在物聯網中,都會用到傳感器,低功耗無線射頻将會有較大的發展機會。

《禮記·中庸》中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魏少軍教授再次強調,其實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頭腦發熱,不能想一出是一出,而是凡事都要做好準備,預則立,不預則廢。

魏教授最後總結到,芯片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尚不會出現能夠代替集成電路的其他技術。同時芯片也不再是傳統的電路小型化的技術,而是技術創新的高地。芯片已經成為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核心。芯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中扮演着決定性的賦能作用。新技術因芯片而生,老技術因芯片而亡,摩爾定律将長期有效。

如果不重視芯片技術,我們就失去了對未來發展的有效驅動力。芯片是大國間競争的制高點,芯片技術和産業的發展必然成為國家戰略。政策制定者必須抱有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具備正确的戰略判斷力、實現路徑的預見力和長期發展的戰略定力。

本文由半導體行業觀察整理自清華大學五道口視頻直播,魏少軍教授主題分享“芯片還将伴随我們一百年”。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内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系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274期内容,歡迎關注。

★日本芯片廠商Top 10榜單:期待第三個亮點

★GaAs PA還有未來嗎?

★NAND Flash跨入128層時代

存儲|射頻|CMOS|設備|FPGA|晶圓|蘋果|海思|半導體股價

作家李文豹談芯片制造最新(芯片産業再成長100年)2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