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不如意就哭鬧該如何應對

孩子不如意就哭鬧該如何應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7 20:12:15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心理學者分享了一則小故事,說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寶5歲,小寶2歲。有天早上大寶哭鬧不止,家裡的阿姨抱着小寶,哄着大寶,怎麼也哄不好。

阿姨無奈的告訴她,起因是給兩個孩子分香蕉,考慮到小寶胃口小,并沒有平分,給大寶的香蕉明顯更大一些,幾乎是小寶的兩倍。可是大寶依然鬧着要小寶再分給他一些,小寶也不願意,兩個孩子就僵持住了,鬧個不停。

阿姨很有耐心,向大寶反複說明:你的香蕉真的比小寶的大多了,然而并沒有用。大寶看起來已經是“混不講理”的狀态了。

這個心理學者很敏銳,立刻悟到了原因,直接對大寶說:你争香蕉是不是因為覺得最近我們關心小寶更多,對你有些忽略呀?

一句話說中孩子的感受,大寶立刻安靜了下來,再經過解釋和安撫,大寶很快開開心心的去玩兒了。

心理學者解釋說,她的做法其實是在幫助孩子進行“心智化”的成長。

何為“心智化”呢?心智化是指一個人能夠覺察、辨識自我與他人的情緒感受,并且更進一步地形成動機、意圖、信念等概念等能力。

通俗的說,心智化水平較好的人,能夠敏銳感知自己或他人有怎樣的情緒,并且還能順利的換位思考,厘清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背後,有着哪些動機、需求和認知。

兒童心智化的發展,取決于兩個最重要的因素——依戀關系和父母本身的心智化水平。

理想的依戀關系,當然是安全型依戀,這就要求孩子從小有穩定的撫養人,6歲以前最好在父母身邊長大,得到很好的照料,各種生理需求被及時滿足,經常跟父母交流互動。

而父母本身的心智化水平是怎樣影響孩子的呢?

這就像上面的例子裡,這位心理學者所做的——幫助孩子說出他自己說不出的情緒内容和根源。

幼兒的情緒表達,常常是“隐喻式”的。比如這個大寶,堅持讓小寶讓給他更多的香蕉,那是因為,他覺得小寶“得到的(關愛)”遠多于他。

而“父母關愛”還包括着買玩具、陪玩耍、分配其他食物、生活用品等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眼前的香蕉隻是“父母關愛”的一部分。

當大寶覺得小寶在其他方面已經獲得了遠超于他的關愛,那麼此刻,小寶讓出更多香蕉,甚至把所有香蕉都讓給他,才能稍顯“公平”。

又或者,如果媽媽沒能敏銳覺察大寶的感受并妥善幹預,大寶内心的“虧損感”沒有被看見和補償,他接下來還可能會繼續跟小寶搶玩具、搶别的東西,出現很多看起來“自私、霸道”的一系列行為。

父母本身心智化水平較好,就常常能夠破解孩子在情緒表達中的“隐喻”,悟到真正的症結所在,解決本質問題。

而心智化水平不好的父母,會為孩子的行為表象而困惑,會執着的跟孩子掰扯“你手裡的香蕉明明就是多,我把兩段比給你看!你是不是多,是不是!” ,也可能會在孩子出現其他“自私、霸道”的行為時,反複跟孩子講道理,向孩子說明“何為公平”,逼孩子承認父母已經做的夠好,有問題的、無理取鬧的隻能是孩子自己。

結果是孩子更加崩潰,最後又在父母打罵或冷漠不理之下,獨自壓抑,獨自煎熬,心理層面的創傷新舊相疊。

為什麼很多幼小的孩子常常哭鬧不止,很難哄,那是因為他們的負面情緒,常常是混沌的一團,裡面可能摻雜着憤怒、委屈、害怕、内疚等很多成分。

更複雜的是,這團情緒的起因,還可能并不是眼前的一件事,而是過往若幹件、同一類事的總和。

但孩子又說不清楚,當情緒積攢發酵到一定程度,又必須有個出口,這就難免讓孩子的表現看起來特别“沒道理、無厘頭、混不吝”。

所以,當孩子鬧情緒,父母發現給孩子“講道理”講不通的時候,就要提醒自己,此刻要解決的恐怕不是眼前的事,孩子的情緒裡還有很多“隐情”,需要父母去聯想或耐心詢問。

當父母能夠悟到孩子哭鬧的真正根源,去替孩子說出來,那麼孩子就會學着覺察,哦,原來的我此刻的難受,包含ABC等好幾種情緒,起因是DEF等好幾件事。

當混沌的負面情緒一次次被父母看見、清晰描述、耐心安撫,孩子就會把“辨别情緒-分析根源-找尋解決方案”這套腦回路很好的固化下來,實現心智化水平的進階,漸漸成長為一個能夠理解自己,也能夠共情他人的人,看問題不偏激,且勇于溝通。

孩子不如意就哭鬧該如何應對(為什麼有些孩子哭鬧起來就哄不好)1

再舉個例子,一個3、4歲的孩子,在外玩耍時,借到别人家大孩子的玩具,玩到一半,大孩子要拿回玩具,小孩子不想給,大孩子煩了,直接搶過去了,小孩子崩潰大哭起來,甚至滿地打滾,很不好哄的樣子。這時家長就要注意,孩子哭的原因可能比較複雜。

此時,家長需要替孩子說出:

“你是不是特别喜歡那個玩具,還沒玩夠就被哥哥拿走了,太傷心了。”

“哥哥搶走玩具時,樣子有點兇,你是不是也有點害怕呀?”

“而且玩具被拿走的瞬間,好像某個棱角刮了一下你的手,有點疼,是嗎?”

“最近你在幼兒園(或其他場合)有沒有被别人搶過玩具呀?當時是不是沒人幫你,你也不敢哭,覺得很無助?”

描述和詢問的同時,注意觀察孩子表情變化,一般來說,如果被你說中了,孩子要麼情緒瞬間和緩了一些,要麼看起來哭的更兇,但哭泣中的焦躁、歇斯底裡減少了,更多的是一種“委屈釋放”的狀态,還可能有一些靠近你,鑽你懷裡、求抱抱之類的肢體語言。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家長的“糟糕操作”是,拼命跟孩子講道理:

“玩具是人家的,人家就是有權拿回去,你不給是你不對……”——強調抽象的社會規則,孩子理解不了。

“玩具要分享,剛才已經給你玩了一會兒了,現在輪到别人玩了,你不能這麼霸着,你不能這麼自私……”——給孩子貼标簽,上升到道德批判。

“你喜歡我再給你買一個,給你買個一模一樣的還不行嗎?”——提出自以為是的解決方案。

這些操作,往往會讓孩子的心智化水平發展停滞,甚至卡在某個節點,再無長進。成年後,自己有了負面情緒,也隻知道“導火索”是啥,而無法辨别出其他因素,最後把“導火索”當成主要目标去解決,卻發現怎麼補救好像都是隔靴搔癢,或隻能給自己帶來短暫的快樂,大部分時間自己依然快樂不起來。

其實,大約從孩子2、3歲能夠聽懂一些話開始,如果家長總是能夠很好的輔助孩子進行心智化發展,那麼差不多在6、7歲時,孩子就已經基本具備“通情達理”的能力了。

有的家長可能想問:我猜不到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怎麼辦?那就做到閉嘴、安靜陪着不走開,等孩子完整釋放情緒。如此,至少可以避免二次傷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