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以來,大家對小區被封控應該已經見怪不怪了。一般情況下,小區封控是因為出了确診或密接,這時候,被封控的小區居民的生活物資,基本都要依賴線上采購。
上海的疫情大家都知道,形勢比較嚴峻,每天幾百的确診、2萬多的無症狀感染者,很多小區都被封控,居民們每天早起搶菜還被編出了好多搞笑段子。
昨天看了一則新聞,主角是一位來自河南的二孩媽媽,她因為和河南一家食品企業的駐上海機構有聯系,就把這家企業的信息分享給了小區的鄰居們,于是被小區鄰居們公推為小區團購的“團長”,她也隻好勉為其難,“被迫”上崗了。
她給小區團購了面粉等食品,但這個活太難、太累,她又是“被迫”上崗,所以想打退堂鼓,但她女兒說,媽媽咱們既然做了,就要做好,不能讓别人說咱河南人說話不算話,咱不能丢河南人的臉。她聽了女兒的話,堅定了信念,決心繼續當好“團長”。
有意思的是她正在上小學的兒子,因為孩子年齡小,對困難的接受程度和忍耐程度,就不及成人。
他有很多想吃的美味,但現在家裡沒有,也很難都買全,為了一解“相思之苦”,他把這些都畫在了紙上。
他媽媽給他打氣說,現在先忍一忍,多看看自己想吃的東西,也算是“望梅止渴”吧。
單從畫工來說,畫得還是挺不錯的,有模有樣。
雖然有些網友說,即使看了圖也沒食欲,不過也有網友直呼“可愛”。
我倒是覺得,畫出來的這些吃的,像不像、可愛不可愛、有沒有食欲,都在其次,重要的是這位媽媽教會了孩子,在困境中要學會忍耐、堅強、樂觀,這些精神,會使孩子今後的一生中都受益。
每個人都需要增強“免疫力”不僅是我,有不少網友也是這麼認為的。
雖然經過了4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們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不少,但是誰都不會一輩子一帆風順,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大人需要做好抵禦風險的準備,同時,也應該教孩子學會面對逆境,學會吃苦。這次疫情,雖然讓我們面臨很多困難,但也恰恰是一次絕佳的機會,一個給孩子上一堂現實教育課的機會。
這也讓我想起了,前一陣看到的一段話:
同一輛列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這是機體免疫力;
同樣的隔離,有人一年不愁吃喝,有人一星期就經濟拮據,這是财務免疫力;
同樣隔離在家,有人讀書學習,有人渾渾噩噩混日子,這是價值免疫力。
同樣的疫情,有人積極陽光,有人怨天尤人,這是心理免疫力。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增加或這樣、或那樣的免疫力。
加油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